乡村

以发展农村电商助力乡村振兴

2020-06-17 08:44:17  来源:重庆日报  作者:黄庆华 周密

加强物流体系建设,整合农村电商物流资源,完善县、乡、村三级物流服务体系,建立多站点合一、协同发展的农村电商物流配送体系。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支持电商、快递进农村,拓展农村消费。当前,农村电商作为电子商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刺激农村消费、推动农业升级、助力精准扶贫、促进农村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凸显,为促进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注入了强劲的动力。支持农村电商发展,有利于推动农村产业兴旺、强化乡村人才保障、孕育和谐人文氛围、助建农村良好人居环境、协同健全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制。因此,要进一步加快发展农村电商,为乡村振兴提供新动能、新载体。

以更大尺度的改革为农村电商的发展松绑。一是加强“规模化”政策引导。政府应抓紧完善农村电商发展建设指导意见,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鼓励农民涉足农村电商行业,协同政府部门、农村电商企业、农户、传统经销商、农合社等多方开展标准化、规模化经营。二是加强“品牌化”规划引领。政府要在尊重人民意愿的前提下,调整完善农村电商产业园区空间规划,加强农特产品生产、采摘、分拣、包装等方面的标准化和规范化水平,实施农产品品牌化战略,打造一批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规范化管理、市场化运作的原生态精品网销品牌,打响重庆知名农村电商品牌。三是加强“特色化”建设指引。根据当地的优势特色,探索适合当地的模式,形成农产品的特色品牌,发展数字农业,培育特色优势产业,对产品进行深度包装,提升农特产品附加值,推动“旅游+电商+农产品销售”模式,持续完善农特产品质量追溯和检测体系。

以更大力度的政策为农村电商的发展减负。一是加大财税政策支持力度。在财政政策方面,既要继续加大农村电商发展引导专项资金,发挥财政资金杠杆放大效应;又要考虑创设农村电商产业发展扶持基金,落实对农村电商经营主体的资金补助,强化农村电商发展的资本保障。在税收政策方面,可以考虑对农村电商有关企业实行增值税简易征收政策,减征或免征农村电商仓储用地的房产税和土地使用税,对农村电商企业所得税政策比照小型微利企业执行。在收费政策方面,可以考虑对农村电商平台及其配套快递物流企业的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工会经费等非税收入实施减征甚至免征政策。二是完善土地政策措施。按照集约、节约利用土地原则,保障各地农村电商产业园区的用地需求,推动相关市场主体入驻园区、集聚发展,盘活闲置的房产资源用于农村电商企业发展,对年销售额达到一定规模的企业予以土地资源保障,对推动农村电商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的项目实行“一事一议”政策,对农村电商平台及其快递物流企业所需的仓储用地按照工业用地性质实施租让。三是细化相关激励政策。制定创业资助政策,吸引大学生进行农村电商创业;鼓励高层次的创新创业团队发展农村电商,明确具体的资助金额;引进专业的第三方农村电商企业,商洽详细的优惠政策;制定农村电商评优奖励政策,助力农村电商的经营主体。

以更大强度的服务为农村电商的发展挖潜。一是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加强物流体系建设,整合农村电商物流资源,完善县、乡、村三级物流服务体系,建立多站点合一、协同发展的农村电商物流配送体系。优化农村交通运输网络,为电商扶贫提供交通运输基础保障,提高农村电商快递物流网络的饱和度,降低农村电商向村组和社区延伸业务的边际成本,扭转短期内的规模不经济现象。二是加强公共服务保障。强化资源整合能力。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完善农村电商行业的准入机制,在农村电商企业的经营范围、经营形态方面更加包容,支持农村电商企业开展多业态混合经营。建立健全农村电商监管法律法规,完善农村电商主体准入制度,深化跨地区、跨部门的协调联动机制,借助新兴技术创新监管模式,规范农村电商各环节企业的收入监管和税收征管,保证农村电商全供应链的有效运营。建立风险防控机制。针对农村电商扩张发展可能面临的风险,推进农村电商企业参保,按照产业收益固定提取和财政等额补贴等方式筹集农村电商产业风险防控基金。三是重视人才队伍建设。农村电商的人才队伍建设工作必须综合统筹、统一规划。一方面,制定农民人才培养专项计划,加强基础知识教育和网络培训,培养解答客户疑问的服务型和销售型人才;另一方面,加快引进外地专业人士,在改善农村电商环境的同时,鼓励企业提高电商人才在当地的工资和住房补贴,提高本地农村电商专业化水平。

(作者单位: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