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个月,金佛山的野黄柏就要开花了,对于32岁的养蜂人唐洪来说,也将迎来一年中最忙碌的季节。他要赶在花期之前,将家里的200多箱中蜂从半山腰转到海拔近2000米的柏枝山山顶,争取今年有个好收成。
唐洪是南川区头渡镇柏枝村的养蜂大户,经过多年的发展,他家已经有500多箱中蜂。
“200多箱中蜂放置在山顶的铁厂坝,这里紧邻金佛山,一个夏天能带来了2000斤左右的黄柏蜜,按目前市场价200多元一斤计算的话,能有四五十万元的收入。”唐洪说,加上卖种蜂和其他蜂蜜,一年毛收入七八十万元。
但是在11年前, 唐洪刚踏入养蜂这一行时,家里的中蜂不成规模,更无养蜂技术。认识专家、学习技术,让他的甜蜜事业“蜂”回路转 。
时间回到2008年,20岁的唐洪高考失利,他的人生面临艰难的抉择。
”考不上大学,那就出去打工吧!“唐洪背起行李离家远行,先后到北京、广州、重庆主城区跑了一圈。一年后,两手空空的他又回到了柏枝村。
离家这一年,当地依靠金佛山丰富的蜜源,大力发展养蜂,父亲将家里唯一一箱中蜂,发展成了13箱。当年,这13箱中蜂产蜜300多斤,给家里带来了1万多元的收入。
"与其在外面四处碰壁,还不如在家养蜂。”唐洪下定决心,就在柏枝山当个养蜂人。
养蜂是门技术活,过去采用老式饲养方法养蜂,养殖中蜂产生的经济效益并不高。如何快速的掌握养蜂技术,成为唐洪最紧迫的问题。
就在唐洪一筹莫展时,养蜂专家程尚和他的同事们的到来,让他看到了希望。
程尚是市畜牧技术推广总站副研究员,作为我市蜜蜂产业技术体系产品加工和品牌建设研究室的负责人,他经常下乡,参与开展全市蜂产业扶贫工作。2011年,参加工作不久的他和同事们一起来到南川区,对蜂农进行技术培训,唐洪就是其中一位学员。
从那以后,只要有程尚的培训班,唐洪都要报名参加,一来二去,两人便熟悉起来,平时一遇到问题,虚心好学的唐洪便打电话向程尚请教,如今,唐洪的养蜂技术突飞猛进,如今成为当地有名土专家。
“以前冬天有蜜蜂死了,大家都以为是冻死的,结果程老师说这是饿死的,入冬前蜂蜜采多了,留给蜜蜂的口粮不足所致。“ 唐洪说,程老师在蜂蜜品质提升、蜂场日常管理等方面,给了他许多好建议。
在程尚等众多专家的技术帮扶下,唐洪的养蜂事业逐步壮大,由当初的10多箱中蜂,发展到如今的500多箱,年产蜜六七千斤左右。他的蜂场也被列为“十三五”国家蜂产业技术体系重庆综合试验站的示范蜂场。
“以前家里贫困,父母一直在家务农,没有多少经济收入,住的房子还是穿斗房,后来成了D级危房。"唐洪说,经过这些养蜂专家的帮助,他家靠养蜂脱贫致富,去年7月还搬进了新房,日子越过越红火。
在养蜂过程中,唐洪还帮扶村里8户建卡贫困户,为他们提供工作岗位或种蜂,带动大家一起致富。
如今,唐洪继续筹划着他的养蜂事业,他打算把自己的蜂场办成培训基地,把技术传授给村民,带动大家一起发展。同时保护好柏枝山上珍贵的蜜源树种,让这大山馈赠的甜蜜永远流淌……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 韩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