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在风景如画的白马山旅游度假区游玩。(资料图片)
本报记者 李柏翠
5月伊始,赵家乡新华村村民杨成贵忙得和天气一样热火朝天。在乡党委政府支持下,杨成贵搭上了乡村旅游发展顺风车,农家乐月收入3万元以上。这对前几年因病致贫的杨成贵来说,是想都不敢想的。
“都是旅游带来的好日子哦。”杨成贵感慨地说,“旅游饭”确实香,不仅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还过上了好日子。
杨成贵的经历在武隆,并不稀奇。
聚焦深度贫困,破解贫中之贫,旅游是一计良方。武隆紧紧围绕旅游资源、旅游产业推动脱贫攻坚,通过“四集中”路径,取得良好的脱贫攻坚成效,并走出了具有武隆特色的“旅游脱贫模式”。
避暑经济
变化翻天覆地
随着夏季气温一路攀升,避暑纳凉出游也迎来一年之中的高峰。仙女山作为避暑游的核心区,其平均海拔1900米,夏季平均气温仅21℃,负氧离子含量极高。每逢周末每天都有上万游客前往露营、避暑,在酷热的夏日寻觅大自然的清凉。天生三桥、龙水峡地缝等核心景区亦是人山人海、车水马龙。
然而,曾经的仙女山,是名副其实的“鸟都不生蛋”的山旮旯。
十五年前,仙女山建成区面积不足0.3平方公里、常住人口不足300人,交通落后、地势偏远,土地贫瘠,贫困发生率高达45%,是武隆最穷困的高海拔乡镇。
“做梦都想过上好日子呀。”仙女山街道明星村村民侯晓梅的梦想就是山里人的梦想,更是全区人民的梦想。
通过实施“基础设施、景区品质、行业管理、品牌营销、旅游业态”等工程,仙女山旅游辐射带动力度和效应日益增强,形成全区旅游扶贫开发的共振与和鸣。
旅游地产开发商来了,游客多了,侯晓梅夫妻俩不懒,有主意,想干事,借着旅游的东风开起了农家乐,每年仅一个夏季就能挣10余万元。
如今的仙女山街道,守着“好风景”脱贫“有钱景”,已成为旅游区面积10.3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5万人、夏季度假游客每天超过10万人次的旅游重地,片区7个乡镇、50个行政村、近5万农民人均纯收入12000元以上。不仅因旅游扶贫摘掉了贫困帽,还先后荣获“全国重点镇”“中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中国最具特色名镇”等殊荣。
旅游风“愈刮愈敞亮”,白马山片区是“第二战场”,该片区人口稀少、开发强度低,在旅游开发方面与仙女山互为补充。位于白马山片区的白马镇豹岩村,通过整合各类扶贫项目资金,打造红茶品牌“仙女红”,同时通过农旅融合的方式发展避暑游,全村85%的农户实现了茶叶、避暑经济等产业带动稳定脱贫。
乡村旅游
实现稳定脱贫
4月6日,清明。作为近年来武隆乡村旅游的热门景点之一,黄莺乡复兴村在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的首个小长假,变得热闹起来。一度停摆的诸多游乐项目重新开放,前来体验的游客络绎不绝。
复兴村距武隆城区15公里,境内高山、坡地、深沟、悬谷密布,一度严重制约着发展。脱贫攻坚启动后,复兴村将交通建设作为脱贫工作的重中之重,新建、改建了多条村级道路和入户便道,村民出行状况得到极大改善,高山蔬菜、烤烟等产业也得以发展。2017年,复兴村宣告脱贫。
脱贫摘帽,是一次新的起点。复兴村争取和整合资金2500万元投入基础设施建设,环境面貌不断蝶变,朝着“市级清洁村庄”目标挺进。 同时,将扶贫开发和乡村振兴有机衔接,大力实施稻田综合种养的“文化 ”“旅游 ”和“生态 ”,挖掘传统的稻鱼文化,建设田园综合体。依托稻鱼景观发展体验、观光休闲农业,建成“稻田 ”立体生态养殖示范基地100亩、金秋梨基地500亩、花卉基地200亩。建成有机大米加工厂,注册“龙洞米”商标,实现集体收入6.18万元。
以“三变”改革试点为契机,复兴村引导农民以土地经营权入股组建村集体经济,成立农业企业,鼓励村民以现金、田土入股,赋予困难群体股权权益,实行收益保底。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从农户手中流转统一经营管理,种植辣椒150亩,“稻田 ”生态养殖示范基地100亩。同时,通过在大米加工厂务工,进一步解决了群众和贫困户就业增收问题。
在脱贫振兴之上走出自己特色路径的,不仅是复兴村。
--土地乡把恢复犀牛古寨传统古村落风貌作为重要的扶贫项目,整合各种资金近千万元,聘请专业公司规划设计,平整道路,整修老屋,美化庭院,古村落的特色和韵味得以保留。让村民鼓了腰包,让游客寻到了乡愁。
--沧沟乡青杠村龙溪渡口曾是乌江流域重要货运中转码头。2018年,龙溪乌江大桥建成,青杠村区位发生重大变化,立足乡村文化振兴打造由驿站、驿园、驿市等组成的“古渡驿站”,文旅、农业、商贸同步勃兴。
--文复乡西山村依托独特的地理优势和土地资源,将非常适合当地生长的甜柿作为特色经济产业发展,种植规模从500亩增加至1300余亩。马厂坝荷花观景园、甜柿示范园等农业项目,为当地乡村旅游带来了十足人气。
“旅游做到哪里,老百姓就富裕到哪里”旅游不仅成为武隆区发展的支柱产业,更成为带动农村脱贫致富的重要渠道。
产业脱贫
撑起小康梦想
三月,正值高山蔬菜育苗的时节,在双河镇木根村高山蔬菜生产基地,登峰种苗有限公司负责人刘友正忙着培育番茄苗,他告诉记者:“现在主要采用工厂化育苗,解决了农业生产过程中农民散户育苗成本高、技术不完善、成活率低等制约问题,助推了高效农业发展,也帮助了农民增收致富。”
双河镇是我区重要的高山蔬菜种植基地,平均海拔1000米以上,凭借着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高山蔬菜成为该镇的一项优势产业。生产的甘蓝、大白菜、萝卜、娃娃菜、辣椒、土豆、糯玉米等高山蔬菜以其纯天然、无污染、口感好等特点深受市民青睐。
武隆高山蔬菜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开始起步,以双河镇为圆点向外辐射至全区所有高山、二高山地区,并逐步扩展到仙女山、黄莺、接龙等地,实现了从小菜园到大基地、从小菜篮到大市场、从小生产到大产业的飞跃。
经过多年的发展,武隆逐步建立起完善的高山蔬菜产业生产、加工和经营流通体系,高山蔬菜产业已成为全区农业经济发展的优势产业和山区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支柱产业。
今年1-4月,全区蔬菜播种面积17.5万亩,产量约14.5万吨。全区从事蔬菜生产、加工、销售企业36家,发展蔬菜专业合作社150个、种植大户300余户,蔬菜基地公司和专业合作社的农户覆盖带动率达95%以上。
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武隆将发展产业作为脱贫攻坚和巩固脱贫成果的重要措施来抓,培育市级、区级龙头企业48个,培育新型经营主体1836个,建立扶贫产业基地1983个,扶贫产业覆盖贫困群众13271户。继续执行建卡贫困户到户产业扶持补助政策,将识别的“边缘户”一并纳入产业补助政策,根据产业发展的规模情况进行分段补助。
在产业的引领下,去年武隆完成减贫人口925户2765人,圆满完成市级下达的目标任务。未脱贫人口减少到39户102人,贫困发生率下降到0.03%,脱贫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到10027元,增长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