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黔江区太极乡以“打好脱贫攻坚战、实施乡村振兴、建设美丽太极”为主线,以“一业主导、多业并举”为引领。在做大做强蚕桑产业的基础上,多举措培育特色效益农业,大力实施亩产万元立体农业行动,真正把绿水青山变成了金山银山。
近段时间,大蒜到了收货的季节,该乡太极社区打造的“桑 蒜”立体农业初见成效,桑园里随处可见村民忙着收大蒜的身影。
正在自家院子里晾晒大蒜头的村民易家庆告诉记者:“我去年冬天听了村干部的建议,在桑园里套种了蒜,今年收了1500多斤大蒜头,对于我们老两口来说,这收入相当可观了。”
“蚕桑产业是我们乡重点培植的支柱产业,多年来太极乡党委政府在大力发展蚕桑产业的同时,一直考虑如何利用有限的土地让村民实现增收。我们套种过生姜、南瓜等,失败了。”该乡宣统委员杨鹰武告诉记者,最终决定发展大蒜种植,是因为村里的贫困户易帮富前几年在蚕桑地里套种大蒜取得了成功。
为了促进蚕桑产业转型升级,太极乡政府、蚕桑技术服务站举办了专门的蚕桑技术培训班,对全乡7个村(社区)的400余名蚕农进行了培训。技术人员根据当前蚕桑行业生产及技术环节,对整个蚕期各个蚕龄饲养的关键技术措施、桑园管理、新型蚕技蚕具推广,及如何规范使用农药等,进行了培训。在进行技术层面培训的同时,还引导蚕农兼顾多方利益,科学用药,力争实现户户增加经济效益。
“这样的培训实在,对我们蚕农管用。我能靠养蚕顺利摘掉贫困帽,离不开政府从政策到技术的各方面支持,我现在每年靠科学养蚕,收入有20多万元,这在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养蚕大户李秋菊告诉记者。
据了解,太极乡2020年规划新栽桑300亩,改造低产桑园400亩,计划全年养蚕8760张、产茧7882担、新建小蚕共育室2个、室外养蚕大棚127个,并通过加大投入、强化帮扶、优化管理等方式,促进养蚕“量价提升”,提高蚕桑综合效益,努力推动蚕桑产业再上新台阶。
太极乡坚持以“做大做强做优蚕桑产业引领乡村振兴”的思路,坚定“蚕桑万担乡”目标不动摇。2019年产茧7727担,同比增加857担,增长12.3%,蚕茧产量再次居全区之首。同时,该乡还通过“蚕桑 ”模式延伸产业链,实施亩产万元立体农业行动,促进农民增收。2019年全乡传统产业和特色产业发展态势良好,其中李子村白果坝大闸蟹养殖、太河村300亩中药材种植基地、太极社区“桑 蒜”种植模式成效显著。全年动态调整退出贫困户17户56人,无新增贫困户、返贫户。
当日,记者在该乡李子村2组看到,由大闸蟹、蚕桑、蔬菜、油菜、水稻等产业组成的立体农业基地与民居、河流、公路、树林相间,勾勒出初夏美丽的乡村画卷,吸引了不少城里的游客来此观景。
据了解,数年前这里是以传统的水稻栽种为主,产量产值都不高。短短几年时间,在政府的引导下,大力发展大闸蟹养殖,去年年产值达到了80万元,村民的日子是越过越红火。
(记者 田丹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