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

自强不息发展产业 多残家庭成“最美脱贫户”

2020-05-09 11:38:51  来源:武陵都市报

黔江区鹅池镇南溪村3组的庞建华,是一个5口之家,村里的建卡贫困户,也是一户多残家庭。现年58岁的庞建华,肢体二级残疾;妻子胡艾娥,听力一级残疾;80岁的母亲,双目失明;两个儿子,一个读职教,一个上初一。

2015年,这个一直靠农村低保维持的家庭,在政府精准扶贫帮扶下,发展蚕桑产业实现脱贫越线。如今,庞建华的蚕桑基地扩建到50亩,养蚕收入达到10万元,蚕桑园全年解决当地8户留守家庭就近务工增收。2017年,庞建华被鹅池镇评为“新乡贤”;荣登2017年第64期“重庆好人榜”;2020年1月,被黔江区委区政府表彰为“最美脱贫户”。

扶贫公路》》》

连通山外拔“穷根”

“南溪山高两面坡,男女老少会唱歌;沿河两岸号子起,歌声吼断南溪河。”

从这首当地群众传唱的山歌,便知道南溪村地势的险恶、山路的陡峭,村民生活环境之差。

南溪村相距鹅池集镇10公里,地处一个夹皮沟地段。历年来,这里的村民依靠在石漠化土地上种些包谷、洋芋、红薯等作物维持生活。庞建华家作为村里的多残户家庭,也一样守着几亩薄地,过着穷日子。

扶贫攻坚,让南溪村变了样,两面高山的绝壁上,新建起的一条连通山外的水泥公路,进入南溪村开始分岔入组到户。有了公路,人们过上富裕生活,村里的产业如雨后春笋,钢筋混泥土构造的高楼彼连此接。

时下,正是采桑养蚕季节,居住在南溪河岸的庞建华,与妻子胡艾娥一早把牛儿赶上山坡后,便到蚕桑基地采摘桑叶。庞建华家的桑园,位于大山中部的一面坡地带,修剪过的桑树已长出手掌大小的绿叶。

据了解,庞建华从小左脚摔伤,当时没有得到更好的治疗,导致左下肢瘫痪,不能从事重体力劳动;其母亲肖玉莲,今年80岁,2012年因患病双眼失明,日常生活需要人照顾;妻子胡艾娥,先天性聋哑,却是这个家庭的主要劳动力。她不仅要负责照顾婆婆,承担养猪养牛等家务活,还要负责蚕桑地从管理到养蚕等活。

2010年,当地党委政府解决庞建华家5口人的农村低保。自黔江区脱贫攻坚工作启动后,庞建华家被确定为村里的建卡贫困户。

“庞建华是一个很自立的人,虽然一家人有3人残疾,但这么多年来,他从不找政府要这样救济、那样照顾,按政策能享受的他就享受。”该镇残联干部黄春秋说。

政府帮扶》》》

贫困户栽桑养蚕

2015年,黔江脱贫攻坚战打响。对于居住在黔江区这个偏远、且没有任何支柱产业的南溪村来说,要想改变穷乡僻壤的面貌,让村里的建卡贫困户,在短时间内实现脱贫摘帽谈何容易。

据该镇党委书记冉俊潘介绍,当时庞建华家的帮扶责任人是黔江区机关事务局的一名干部和镇上的一名干部。两个帮扶责任人听说这是一户多残家庭,认为帮扶的难度大,很难实现脱贫越线。

当两名帮扶干部来到庞建华家时,看到他家房前屋后干净整洁,栏圈里猪牛满圈,房顶还养了6桶蜜蜂,知道这家不是他们想象的那种扶不起的懒人。

庞建华在当地党委政府和驻村扶贫工作队的帮扶下,他把以前种玉米的6亩坡地,用于栽桑养蚕,有一个长远的经济产业。

“桑苗栽到地里,我心头都是悬起的!”庞建华说,因为他从没接触过蚕桑产业,担心弄不好要遭失败。

“庞大哥,你就放心好好干,把我们农业服务中心工作人员的电话存起,在桑园管理和养蚕季节时打电话。”冉俊潘给庞建华支招,解决了他的担忧。

当年,在蚕桑管理和喂养小蚕时,镇农业服务中心技术人员亲自上门指导。由于是当年栽桑,桑叶产量小,只养了4张蚕,收入了6000多元。另外卖2头肥猪,收入了4000多元。

第一年栽桑养蚕就有6000元的效益,是以前种玉米收入的2倍,还学到了养蚕技术,庞建华看到了希望。

庞建华家责任地较宽,属于当地典型的广种薄收的岩壳地。2016年,庞建华又刨出10亩岩壳地,新栽10亩蚕桑。全年养蚕16张,收入24000元,当年实现脱贫越线。

扩建基地》》》

解决留守家庭务工

2017年,庞建华流转附近村民撂荒多年的10亩地,以及自家离房屋较远的14亩岩壳地,请人开垦出来全部栽桑。随着蚕桑地面积增加,庞建华在2018年投入5万余元,扩建起一个400余平方米的14个标准化钢架蚕棚。

去年,邻居的10亩老桑园,因外出务工无人管理,庞建华将其流转过来,全年养蚕60张,收入10余万元。

“去年卖的最后一季蚕,1公斤达到39元,是这些年卖的最高价。”庞建华说,他坚信这个价格不会下跌,对他养蚕增添了信心。

每年除了养蚕的收入,庞建华家另外卖猪、卖牛和蜂蜜的收入,一年有近2万元。

从去年开始,庞建华的管理、采摘和喂蚕季节,每天要请8个人才忙得过来。

“我只能在桑园里做些手头活,要是我行走方便,至少可少请两个人。”庞建华说,他们村请活路一天工价是100元。

现场采桑的李祝兰,是当地的留守家庭人员。从2016年至今,她在庞建华的蚕桑基地从事季节性务工,每年可挣到6000多元收入。

“能在家门口打工挣钱,家里的老人和孩子也照顾了,一年家里的零花钱也有了。”李祝兰说,对她们这些出不了远门的家庭来说,庞建华对她们也是一种帮助和照顾。

当地除李祝兰,还有邓品秀、吴治平、王树琼、庞翠容、庞友翠等8户留守人员,是近3年来庞建华蚕桑基地的常客,她们每年可挣到5000~8000元不等的务工收入。

告别贫困》》》

成“最美脱贫户”

“政府帮扶只是一个方面,最终还得靠自己勤奋。有人在扶,你得站起来往前走。”南溪村党支部书记杨光辉说,庞建华一家脱贫后,还带动附近的留守家庭增收,他这个“最美脱贫户”,是实实在在干出来的。

记者观察到,庞建华走路时脚使不上力。在平地上行走,右手拄着竹杖,左手不离左腿部位置,他每行走一步,左手都要用力提起腿部上的裤子,才能往前行走。在蚕桑地用锄头锄草时,锄头在地面作支撑,他才能放下竹杖。抹芽定梢的手头活,离不开竹杖作支撑。在养蚕季节,他只能在蚕棚里为小蚕添加桑叶。

“我们这个家,全是她撑起的,我只是动动嘴而已,她是家里家外一把抓。”庞建华介绍,妻子胡艾娥虽然不会说话,做活路是一把好手,哪个季节做啥活她各晓得。

在村里,庞建华和胡艾娥是很多村民佩服的两个勤劳的人,他家的3间木房是庞建华20多岁时修建的。老屋旁边的2间水泥板房和门前宽阔干净的水泥院坝,都是近年来靠发展蚕桑产业修建的。

庞建华身残志坚、自立自强壮大养蚕规模。黔江残联也从残疾人带头发展产业给予了补贴,区林业局也无偿提供一部分蚕桑肥料。

“产业发展好了,家庭增收了,脱贫摘帽了,一家人过上了好日子。现在我要把蚕桑产业做大做好,才对得起这些长期关心和帮助我的扶贫干部!”庞建华说,今年,他计划养70张蚕,产茧6000斤以上,向年收入12万元靠拢。

(记者 李诗素 文∕图)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