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3-61520695 举报电话:023-61520697

孝感前方报道|“十三太保”战孝感

2020-02-20 10:42:34  来源:重庆日报

民间传说里,十三太保是13名异姓兄弟,能征善战、保家卫国、匡扶社稷。

在重庆市赴孝感市新冠肺炎防治工作对口支援队(以下简称“重庆支援队”)首批赶赴孝感的医疗队中,共有13名男性护理人员。他们承担着最危重患者的护理工作。

张克标、周家林、江璐、陈飞、杨耕、钟林桂、毛洋西、张彪、陈创、孙琪、王震、谢圳杭、张国强。年纪最大的张克标37岁,年纪最小的谢圳杭、张国强27岁——他们是这场战“疫”里的13名异姓兄弟,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则必胜。

▲重庆首批支援孝感医疗队里部分男护士的合影。 受访者供图

越来越强的忍耐力

1月27日凌晨,武汉天河国际机场上空,周家林和队友们乘坐的飞机即将降落。

“空乘人员把飞机上能给我们的东西,统统塞到我们手里。”周家林清楚地记得,一位空乘人员微笑着将毛毯塞到他手里,转过身却泪流满面。“那一瞬间,更加明白自己肩头的担子有多重,将要承受的压力有多大。”

压力,在他们到达孝感后达到了极致。

▲孝感重症病区患者在病情好转后对重庆首批支援孝感医疗队中的男护士表示感谢。 受访者供图

8时到14时、14时到20时、20时到8时,这是隔离区内的上班时间,三班倒。

1月30日,首次进入孝感市中心医院重症病区,31岁的毛洋西和3名女护士身着不合格的防护服,在隔离区工作12个小时,感染的风险无处不在。

无论是6个小时还是12个小时,护理人员都必须穿上尿不湿,但没有人愿意尿在尿不湿上。

“先憋着,憋不住了再说。”29岁的张彪告诉记者,许多人都有尿不湿渗出尿液的经历,“特别是12小时的班,出来浑身都湿透了,分不清是尿还是汗。”

▲重庆首批支援孝感医疗队里男护士在工作中。 受访者供图

然而,在隔离区内,他们很少顾及自己身上是汗还是尿——重症病区内,很多患者生活都不能自理,经常一身、一床都是屎尿。

尽管穿着防护服、戴着口罩,但为这些患者做清理时,不仅异味难闻,而且有极高的感染风险。

“相比于女护士,我们的体力和抗压力可能会强一点,所以我们13个人有11个都在重症病区。”2月19日,孝感阳光很好。阳光下,33岁的江璐笑容灿烂。

越来越好的心情

灿烂的笑脸,源于越来越好的心情,源于患者在自己的护理下逐步恢复健康。

“24床才来的时候,很焦虑,担心治不好,也不相信我们。”进入孝感市中心医院重症病区工作第一天,28岁的王震就遇到了难题。

“我就和她聊天,说我们是重庆来支援的,来了很多专家,一定能治好她的病。”在王震的开导下,24床患者焦虑的情绪逐步缓和,越来越配合治疗,还在元宵节治愈出院时给王震写了一封感谢信。

如今,已出院的24床患者还与王震保持联系,并经常叮嘱他:“孩子,你一定要注意安全。”

王震开导24床患者时,32岁的杨耕正在帮助19床的患者与女儿视频聊天。

“老人不识字,但两个女儿都是医生,小女儿在武汉协和医院,大女儿在孝感妇幼保健院。”杨耕记得,老人原本肺上就有肿瘤,还有高血压等基础病,焦虑且容易激动。为了缓解老人的情绪,杨耕帮助老人与在孝感市中心医院隔离的大女儿进行了视频通话。

女儿的安慰,让老人情绪逐步稳定,配合治疗,症状有了明显的好转。

15床的患者,60多岁,症状严重,一直戴着呼吸机。29岁的孙琪通过视频连线让老人与老伴还有孙女通话,老伴和孙女的鼓励,加上孙琪的照顾,老人病情逐步好转。

有了好转,老人却嫌呼吸机戴着不舒服,经常取下呼吸机。孙琪隔几分钟就要去检查一次,为老人戴好呼吸机,再劝导几句。2月8日,15床患者转为轻症。

13人里,只有张克标和谢圳杭分在了收治轻症患者的孝感市东南医院。

张克标才到医院,就与东南医院的战友一起,梳理了联合工作的排班方案,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东南医院隔离病房医疗暴力防范预案》。

谢圳杭细心照顾一位老伴因新冠肺炎病毒去世的老人,收到了老人与儿子送来的感谢信。

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虽然每天工作繁忙而辛劳,但看着越来越多的患者康复,他们的心情也越来越好。

越来越低的泪点

心情越来越好,但越来越多的人,不敢与远在重庆的家人视频通话。

“我们都结婚了,也都有了小孩。”休息时,为人夫、为人父的他们无时无刻不在想念妻儿,却又不愿意家人看到自己脸上渗血的压痕,怕他们担心,也怕他们伤心。

可不见,自己却会伤心。

“小孩一岁多,呀呀学语的时候。”来孝感多日,张国强在前几次与妻儿视频时,孩子总会奶声奶气的喊爸爸。可后来视频,孩子看着视频里的自己,喊的却是“叔叔”,“自己鼻子一酸,泪水一下子就下来了。”

俗话说,男儿有泪不轻弹,可这13名七尺男儿的泪点,似乎都越来越低。

“走的那天,妻子送我,一直没哭,就是叮嘱我要注意防护。”周家林没想到,自己上车的那一瞬间,妻子的眼泪终于没忍住,哭成了泪人,“很难受,我一下也没忍住。”

容易被感动,容易落泪,成了来孝感后13个人共同的感受。

“以前觉得自己的工作很平凡,没那么多可歌可泣的。”29岁的陈创和32岁的陈飞经常被误认为是亲兄弟,“来了才发现,那么多人在关注我们,那么多人在背后默默地支撑着我们,才明白其实我们的工作并没有那么简单。”

▲从隔离病房出来,全身已经全部湿透。受访者供图

于是,他们会因为患者翘起的大拇指而感动,会因为患者的一句问候而觉得暖心,会因为家人的关心和担心而心酸,也会为来自四面八方的声援和赞许而泪湿眼眶。

“我们不会辜负大家的期望,一定会早日战胜病毒,早日回家。”这13名异姓兄弟并肩战斗于孝感,努力实现着每个人心中的愿望。(重报集团孝感报道组记者 陈维灯)


相关推荐:

陈敏尔:分区分级科学抓好疫情防控 有力有序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陈敏尔:急孝感所需 尽重庆所能 全力以赴完成好对口支援任务

“五朵金花”绽放一线(向奋战在一线的医务人员致敬)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