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统筹发展网-乡村振兴杂志1月10日报道(文/依文) 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加速转型,“一兴四美七彩大地”美丽乡村建设迸发蓬勃生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位居全市前列……
忠县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论,走实走深“两化路”,实现高质量发展,书写了乡村振兴精彩答卷。
走“快特高”新路 绿色崛起步稳蹄急
忠县地处长江上游、三峡库区腹心,生态资源和农产品丰富,是典型的传统农业大县。
如何把生态优势转变为产业发展优势,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忠县以创新引领闯出了一条“快、特、高”的新路。
——谋事早,站位高。
党的十八以来,忠县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学好用好“两山论”,走深走实“两化路”,实现绿色崛起。
2017年9月,忠县县委全会作出了加快建设“一兴四美七彩大地”美丽乡村的决定,通过大力发展特色效益农业实现“产业兴”;通过做优自然生态、整治人居环境、建设乡风文明、提升民生福祉,实现“生态美”“村容美”“乡风美”“生活美”,构建起以秀美自然的绿水青山为本底的多彩动态大地景观。
忠县县委把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和市委工作要求。结合忠县实际创造性转化落实,推动项目化、事项化、清单化,确保“方向准、接地气、措施实、能见效”,步入绿色发展“快车道”。
——步伐快,加快实现高质量发展。
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推动产业生态化, 生态产业化。忠县秉承“七彩大地”既是“绿水青山”又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将自然资源转化为财富资本,落实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坚持“建、治、管、改”并举,强化“上游意识”,担起“上游责任”。
目前,忠县6.2万人脱贫成果持续巩固,23个村实现“一兴四美”目标,现代农业产业提质增效,地区生产总值增速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位居全市前列。
——创新引领,走特色现代农业之路。
近年来,忠县结合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现代山地特色效益农业。从县到乡到村分层发展特色产业,推动小农户和现代农业结合。县级层面,突出发展以柑橘、笋竹、生猪、生态水产四大主导产业;乡镇层面,既对接全县主导产业,又因地制宜发展雪茄烟、白茶、藤椒、肉牛、肉兔、山羊等特色种植业、特色养殖业、农产品初加工、乡村旅游业,形成“一乡一业” ;村级层面,通过专业合作社等组织,引导发展“一村一特”;对农户,确保至少有1个以上稳定的持续增收产业项目。目前,该县已经构建起了“4+N”的现代山地特色效益农业体系。
依托产业优势,积极推进农旅融合,充分挖掘乡村生态休闲、旅游观光、农耕文化教育,建成了新生街道望水一天池裕华猫耳山红豆杉森林休闲地、东溪河生态漂流旅游基地和马灌镇乡村田园休闲旅游地等乡村旅游示范景点。
突出园区化发展,探索以田园综合体为示范的现代农业发展新实践。全市唯一的全国首批18个田园综合体试点项目——忠县“三峡橘乡”田园综合体布局“一镇三廊四区”,立足“田园”本质,做好“综合”文章,构建了生产、产业、经营、生态、服务、运行六大支撑体系。园区推动种植标准化、加工集群化、产品品牌化,打造现代柑橘基地2万多亩,完成10万吨“派森百”橙汁加工生产线技改,建成国内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现代化柑橘皮渣利用加工厂,生产果园亩产值达1.5至2万元,“派森百”鲜冷橙汁成为驰名商标;开发了柑橘全产业链“数据电商+金融”三大功能,推动了柑橘产业从“榨干吃尽”向“一网打尽”的价值链、供应链升级;发展柑橘+休闲观光、文化旅游、体育健身,有效拓展和融入民宿、生态、休闲、文化和健身等功能,形成新产业、新业态。
忠县坚持科技兴农,近年来不断加大农业科技创新力度,积极培育农业科技型企业,示范推广新技术、新成果,农业科技贡献率达63%。实施果菜茶有机肥替代化肥项目,在全国首创“绿肥+”技术模式,苕子绿肥对杂草抑制率达到95%以上。忠县积极探索“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现代农业产业发展新实践,发挥国家柑橘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优势,建设柑橘国际协同创新中心,实施万亩柑橘基地高效节水灌溉,建设水肥体化、管理智能化智慧柑橘果园,十大柑橘技术广为应用,柑橘品种、育苗、建园、田间管理、NFC橙汁五大标准通过国际采标确认,抢占了柑橘技术制高点。
以人才活村,广袤大地焕发生机活力。忠县建立了30万外出务工人员数据库,连续两年在春节前后召开县乡村三级返乡人员“诉乡情、话发展”恳谈会,共吸引3.1万人返乡创业就业,新增新型农业经营主体4238个、龙头企业25家,培育农村实用人才、新型职业农民1.2万人。
坚守绿色本底 描绘生态富民新画卷
推动生态优势向产业发展优势转变。通过全面实施绿肥还田、生态循环、有机肥替代化肥和绿色防控,强化先进适用技术集成应用和示范推广,开工建设水肥一体化、山地机械化、管理智能化示范基地实现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同步提升。积极推动产业绿色发展,特别是柑橘、笋竹、生猪产业,打造35万亩柑橘、17万亩笋竹,提高了森林覆盖率,防止了水土流失;50万头生猪产业一体化项目还给柑橘、笋竹提供有机肥,实现产业支撑和生态循环,促进了经济价值、生态价值、社会价值有机统一。
全域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忠县首先在贫困村实施“三清五化八改”村庄整治行动,随后通过“以奖代补”引入竞争机制全域,创建“一兴四美”美丽乡村,大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近两年,花桥镇显周村被评为全国农村人居环境保障基本示范村,新立镇桂花村被评为全国美丽宜居村庄。
探索“创新驱动、利益联结”农业农村现代化新实践。推进“三变”改革,全县规范有序流转农村承包地69.54万亩,土地流转率达到51.89%;适度规模经营面积达到48.85万亩,适度规模经营率达到36.45%;全县亩均“产值上万、收益五千”效益农业面积达到18.4万亩;探索财政扶贫资金股权化改革、水利建设项目股权化改革,市场主体与村级集体、农民(贫困户)建立了稳固的利益联结机制,实现了财政资金的效益最大化。
在“三峡橘乡”项目区,农民以土地流转、树权分红、返聘务工、辅助创业等方式实现充分参与、受益,园区吸纳本地区及周边3000名农民就业,人均年劳务工资收入8000~10000元。项目全面建成后,可实现年综合总产值35.5亿元,直接间接带动农民就业1万人,农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5万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