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人们震撼于奉节《归来三峡》给人以视觉冲击和诗歌人文传承的同时,却不知道另一幕更加震撼的现实“归来”故事在天天上演——全县各级各类学校8218名教师,纷纷走出校园、走进13.3万名学生家庭开展家访工作……
白帝小学教师家访
“下课的时候,他经常会默默走到我身边背课文和背诗,我已经能看到他眼中的亮光了。”
“我真心希望这小小的关怀能带给他一缕照进心灵的阳光,帮他走出阴霾,迎接阳光生活。”
“我暗自庆幸当初没有放弃他,从他身上我体会到——无论是班主任还是任课老师,只要有爱心、有耐心、有恒心、有策略,每个孩子都能绽放光彩。”
“通过家访,我更加了解了农村孩子家庭教育这块是个薄弱环节,这也给我们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需要付出更多时间、精力和更多的爱去对待孩子才行啊!”
这四段文字,来自重庆市奉节县不同学校、不同年级的四位教师家访心得摘录。
当人们震撼于奉节《归来三峡》给人以视觉冲击和诗歌人文传承的同时,却不知道另一幕更加震撼的现实“归来”故事在天天上演——自2017年,全县各级各类学校8218名教师,纷纷走出校园、走进13.3万名学生家庭开展家访工作,架起学校与家庭的“连心桥”,搭建教师与家长的“爱心桥”,以良好的校风营造学风、影响家风、改变民风,切实提升家长对教育的认可度、信任度、满意度。
龙桥小学教师家访
家访初衷:办人民满意教育 让教育回归初心
“我没有爸爸,同学都看不起我。”
他叫小奕,是奉节县三台小学学生,从小父亲意外去世,看着其他同学都有爸爸,小奕特别自卑,不与同学交流,成绩全班垫底,以致老师和同学都认为他是智障。任课教师李元辛通过家访了解到小奕的家庭情况后,立即对小奕更多关注:带着他读书,坐在旁边指导他做作业,只要小奕有一点点进步就大张旗鼓的表扬和奖励,李元辛还在班级宣布:不能再听到任何一点点像以往一样议论小奕的声音。
慢慢地,小奕开始主动做作业、主动背课文,主动和同学交流,快乐重新回到他的脸上。
“我心中最喜欢的人就是李老师!”小奕告诉记者:“我今后一定要成为有用的人,不让老师失望。”
这个事例,只是奉节教师家访事例中的沧海一粟,这样的温暖事例,在奉节教师两年走过的家访路上,发生得太多太多。
让教育回归本真,让教育回归初心,教师家访成为奉节探索“四访”(干部走访、教师家访、医生巡访、农技随访)最亮丽的风景之一。
记者走访的奉节中学、庙湾小学、旭峰向阳幼儿园等学校,家长们都赞不绝口。2019年春季,奉节县展开学校民意调查,全县参与调查的满分学校有153所,占全县学校总数的81%,较上年增加6.7个百分点;其中平均分99.9分,较上年增加1.5分;满意度最低分98.67分,较上年最低分高7.67分。
值得一提的是,2018年奉节城乡教师教书育人负责任程度均居重庆市第一,而在前些年,奉节教育民调排名一直处于垫底状态。
据记者调查,奉节教育从短短两年时间由全市垫底到拔尖并非偶然,关键在于对“办人民满意教育”的深刻理解与落实。而教师家访,则是“办人民满意教育”的突破口。
据了解,奉节教师家访中,全县老师们走遍奉节,把建卡贫困户、孤儿、单亲、留守等作为重点走访对象,每月“送育上门”、“送爱上门”、“送教上门”,当好家长的倾听者,当好孩子的引路人,把教育和关怀送到老百姓的心坎上。
“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据奉节教委相关负责人介绍,除了家访全覆盖,奉节还坚持精准施策,落实“资贷结合”,实现了教育资助全覆盖。通过精准资助不重不漏、助学贷款应贷尽贷、政策宣传多措并举,保障学有所助,实实在在帮群众解难题、为群众增福祉、让群众享公平。
数据显示,2015年至2018年秋,奉节全县累计落实常规资助资金30949万元,惠及贫困学生417710人次,累计办理大学生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29333万元39130人次。全县学生生源地贷款金额和人数均位居重庆市前列,县学生资助管理中心连续9年被评为市级“先进集体”。
“坚持政治家办学、教育家办学、慈善家办学、家长办学。”奉节县在实践中演绎着“四家办学”理念,让“办人民满意教育”的愿景照进了美好现实。
兴隆初中教师家访
家访内涵:满足百姓热切期盼 实现优质公平教育
奉节教师家访的内涵是什么?
据了解,2017年以来,奉节县将教师家访工作作为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探索“教师家访扶智”家校共育新机制,组织开展教师家访全覆盖工作,多管齐下阻断贫困代际传递,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公平教育的热切期盼。
那么,奉节教师家访如何实现“教师家访扶智”,从而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公平教育的热切期盼?
据调查,奉节探索了“五种教法”同步推进。
第一种是“目标式”教法,采用“定数量一起参与、定形式一网覆盖、定重点一体部署、走访记录标准化”的“三定一化”统筹推进。通过这一规范措施,将全县教师家访的对象、家访形式、家访的过程及效果等全部囊括在内。目前,全县共撰写规范化家访记录13万余份,建立家访专项档案1000余卷,收集家访典型案例1300余个。
第二种是“情感式”教法,即教师每月“送育上门”、定期“送爱上门”、每周“送教上门”,同时还要保证每天“课后帮扶”,即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成立“放学加油站”,开展作业辅导、兴趣培训等个性化帮扶,让学生晚走可留校、留校有陪伴、陪伴有温度,有效破解课后“四点半”难题。
第三种是“讲授式”教法,让家访教师讲学生表现、讲教育政策、讲家庭教育、听意见建议。入户家访与家长沟通学生在校表现,让家长关注孩子成长,当好教育的“贴心人”。而听意见建议,更是把“办人民满意教育”、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公平教育的热切期盼有效融入到家访之中,通过倾听家长的意见或建议,以针对性改进教育方式方法。2018年以来,全县累计收集意见建议1.1万条。
第四种是“体验式”教法,邀请家长“进学堂”、邀请家长“进课堂”、邀请家长“进食堂”、建立教育资助保障体系,做到学生安心,家长省心,社会放心,“教育是最大民生工程”得到最好诠释。
第五种是“考核式”教法,有县级督查、片区督查、学校督查、评价考核,确保家访落到实处。
2019年4月,奉节县在全国“增强内生动力、巩固脱贫成果”论坛上分享了教师家访“扶智”经验做法。
云雾小学谭小春老师谈留守儿童管理
家访外延:办新时代人民满意教育 深度聚焦公平而有高质量
采访中,记者发现,奉节教师家访,只是该县教育工作众多举措的一个缩影。2018年民调满意度居重庆第一,教师家访仅是一个引爆点,而百姓满意度的上升,与全县教育既定目标、发展理念、不断夯实教育基柱等密切相关。
近年来,奉节提出“抓教育就是抓未来,抓教育就是抓经济,抓教育就是抓民生”,始终以“小县办大教育、穷县办好教育”的气魄和担当,优先发展教育,扎实推进教育各项工作,在全县上下形成了人人关心教育、多方支持教育、全面发展教育的浓厚氛围。
奉节县的终极目标是“办新时代人民满意教育,公平而有高质量”。一直以来,奉节县委、县政府都切实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政策上最大倾斜,投入上逐年加码,并将其作为政府重要的民生实事下发任务清单,多次召开全县教育专题会,出台教育改革提质系列举措。各部门在教育改革发展中层层落实目标责任,主动解决矛盾问题,形成全社会关心教育、支持教育、发展教育的良好局面。
同时,奉节始终坚持贯彻“四个第一”的理念,积极引导全县树立“教师以学生第一、校长以教师第一、教委以学校第一、全县以教育第一”的意识,不断增强做好新形势下教育工作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加快建设区域性教育服务高地,全力推动全县教育事业迈上新台阶。
除了各级重视,坚持贯彻“四个第一”的理念,教育科学布局成为“办新时代人民满意教育,公平而有高质量”的必要条件。
据了解,奉节县对标“凝聚人心、完善人格、开发人力、培育人才、造福人民”目标,落实学前教育广、小学教育近、初中教育强、高中教育精、职业教育新、继续教育实“六学布局”。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
在“六学布局”指导下,奉节制定教育“十三五”规划,建立城乡学校布局动态调整机制,根据人口分布及相对集中原则,设置初级中学22所、九年一贯制学校3所、小学95所、小学教学点101个、特殊教育1所,布局调整盘活资源,促进基本均衡,让更多的孩子在家门口就能上好学。
“优化教育格局,‘硬件’和‘软件’两手都要抓。”奉节深知,打好合理布局的基础后,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则成为促进城乡教育内涵发展的重要条件。
基于此,全县充分发挥优质资源的引领作用,实施“名校+分校”、“强校带弱校”管理改革,一方面对接县外名校结对帮扶,另一方面在城乡学校之间采取捆绑发展策略,通过“巧借外力”与“苦练内功”,有效缩小了城乡、校际间的差距,让优质教育资源辐射更广、影响更深。
2017年,奉节成功通过了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县国家达标验收,其中以学历提高比例100%达标,功能室建设100%达标,设备设施配备100%达标,教育经费实现三个“增长”的优秀成绩圆满完成验收各项指标。在全县上下“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担当与实干中,“学前教育广、小学教育近、初中教育强、高中教育精、职业教育新、继续教育实”的良好格局已逐步形成。
办新时代人民满意教育,奉节,正在扬帆向深度和广度远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