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3-61520695 举报电话:023-61520697

胡祖才:发掘新型城镇化的巨大动力和潜力

2019-11-27 14:37:31  来源:中国城市报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70年来,我国城镇化经历了由曲折探索到高速发展的历程,城镇人口增加了近8亿,城镇化率提高了近50%,已接近60%,城乡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踏上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城镇化发展方式总体出现深层次的变革,逐步转向质量与速度并重的转型发展新阶段,有力促进了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探索形成了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

2019年是新型城镇化建设向纵深推进、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初步建立的重要一年。这一年来,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坚持以促进人的城镇化为核心、议题高质量为导向,扎实、有序推动各项工作全面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城镇化各领域取得了一系列新进展。

一是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通道进一步拓宽。户籍制度改革持续推进,城区人口500万以下的城市落户政策持续放宽,中小城市落户基本实现低门槛。居住证制度全面落地,发放居住证约9000万张,居住证持有者享有的公共服务项目和办事便利逐步增加,含金量持续提升,为落户城镇常住人口的基本公共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

二是中心城市和城市群城镇农业进一步提升,城市群人口和经济的占比持续提升,城市群作为新型城镇化主体形态的轮廓更加清晰。《关于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的指导意见》的印发实施,都市圈建设的步伐明显加快,同城化发展逐渐呈现;今年,国务院批复了关中平原、兰州、西宁、呼包鄂渝等城市群规划,跨省区城市规划编制全部完成,基本形成19+2城市群格局;此外,今年,京津冀协同发展迈出坚实步伐,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稳步开局,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城市群交通网络的改善带动了大中小城市一体化发展;杭州、南京、武汉、郑州、成都、西安等中心城市发展势头强劲,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加快推进,城镇化的领军城市从一线城市扩展到多个二线城市;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有新进展,特色小镇和小城镇建设更加规范有序,规范周边典型引入和服务支撑的机制,城镇发展空间协同性增强,城镇规模结构持续完善,城市辖区设置不断优化,特大镇设市取得突破。

三是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城市发展动力不断增强,产业布局更趋科学、合理,创新创业创造势头良好,新动能对新增就业贡献率超过2/3,城市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生态环境等方面的短板加快补齐。

目前,我国已有39个城市开通运营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超过5800公里;保障性安居工程稳步推进;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提高到97.8%,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城市更加宜业宜居。

四是城乡体制融合机制体制进一步完善。今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的意见》,为如何推动城乡融合发展明确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目前,城乡土地制度改革持续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三项试点取得新成效。存量土地资源加快盘活,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提质扩面,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基本完成。改革试点覆盖全国1/3左右的县级行政区,城镇化投融资机制不断完善,开发性、政策性、商业性金融和保险资金对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投入规模持续扩大。

2020年是“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决胜之年。当前,我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但也面临新的风险挑战,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必须增强忧患意识,把握长期大势,抓住主要矛盾,扎实做好自己的事,激发国内经济社会健康持续稳定发展的内生动力。

城镇化既是促进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和合理配置,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也是培育形成强大市场,持续释放内需潜力的主要方式。要充分发挥城镇化一头连着供给、一头连着需求的优势,发掘和释放新型城镇化隐含的巨大动力和潜力,扎实推进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全面认识当前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大意义,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实施以促进人的城镇化为核心,提高质量为导向的新型城镇化战略,着力提高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质量,着力优化城镇化空间布局,着力提高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综合存在和资源的优化配置能力,着力提升城乡融合发展水平,全面完成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

在此基础上,我们要按照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这一专业安排的要求,认真谋划面向现代化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思路和重点任务。特别是全面贯彻落实好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深入研究提出健全新型城镇化治理体制的思路和路径,不断提升城镇化的治理能力和水平;继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持续深化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的实践,不断丰富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的理念,奋力推动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为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提供有力支撑,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顺利开启现代化建设新征程提供有力保障。(作者系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本文根据其在“中国新型城镇化理论·政策·实践论坛2019”发言整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