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

开对“药方”产业兴 ——天津市津南区帮扶秦安县侧记

2019-11-26 10:24:20  来源:甘肃日报

冬日暖暖的阳光,透过细细的铁网照射在中山村的蛋鸭养殖棚里,在这里打工的郑贵子正忙着捡拾鸭蛋。这是坐落在秦安县中山镇中山村博盛养殖产业扶贫开发有限公司的一个生动场景,这里的每一位村民,都深深地记着天津市津南区对他们的无私帮助和奉献。

去年天津市津南区帮扶1000万元,援建秦安县百万蛋鸭养殖和深加工精准扶贫项目,通过公司示范养殖蛋鸭,辐射合作社带动农户散养,同时发展周边农户种植饲料,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从津南区到秦安县挂职县委常委、副县长的辛召东告诉记者,该项目总投资6500万元,分两期建设完成,目前已建成养殖大棚36栋,养殖蛋鸭7万余羽,销售鸭蛋250多吨。

“去年11月,我和老婆两人开始在养殖棚打工,到年底领了8000多元的工资,比在外面打工强多了。”中山镇中山村村民郑贵子乐呵呵地说,自己岁数大了,又没什么技术,在外面打工除了到工地搬砖,没有其他好去处。

“现在好了,在家门口就业了,不仅能照顾到家里的老人,工作还比在外打工轻松。”郑贵子老婆补充道。

“津南区的帮扶资金通过折股量化的办法为全镇1246户建档立卡贫困户配股,使他们成为股东,到今年9月,贫困户已经分过两次红了。”中山镇农技中心主任乔鑫告诉记者。

随车继续前进,没过多久,就来到了兴国镇康坡村。远远望去,天津援建康坡村陶艺扶贫车间的红色牌匾格外显眼。

兴国镇康坡村具有悠久的陶艺文化,近些年来,制陶工艺面临着消失的严峻挑战。与天津市津南区结对帮扶以来,津南区精准把脉、精确“开方”,让同样具有制陶传统的津南区咸水沽镇与兴国镇手牵手,心连心,结成帮扶对子。

去年咸水沽镇援助100万元,兴国镇自筹14.6万元,正式建成了康坡村陶艺扶贫车间。

“康坡村陶艺扶贫车间是咸水沽镇与兴国镇结对帮扶工作中探索出的一条将特色产业与乡村旅游相结合的开发式扶贫新途径。”辛召东说,该项目的投入运营不仅弥补了康坡村产业发展短板,为村里及周边贫困户提供了致富平台,更重要的是推动了传统工艺传承,为发展乡村旅游添砖加瓦。

今年57岁的康坡村老手艺人康旺彩告诉记者,有了扶贫车间后,自己做多少,扶贫车间收多少,还不用担心销路问题。现在一有闲暇时间,康旺彩就待在制陶室里埋头制作。

“像制陶这些传统手艺,放在以前就是讨生活的技艺,谈不上传承。现在村里除了老一辈的人还会制陶,年轻人基本上都不会。”康坡村支部书记康小虎说,制陶全凭手感,培养一个好的制陶师,至少需要三四年时间,有了扶贫车间,游客村民都可以过来练习制作,对传承传统手艺非常有利。

夕阳西下,记者来到麻沟村扶贫车间里,几名工作人员正在摊场上搅拌制醋的熟料。

“家里以前就有做醋的习惯,村里有了扶贫车间,马上就到这里打工了,一天少说也有八九十元钱。”麻沟村三组的赵晓霞说,“既能在家门口挣钱,还能照顾家里的老人孩子,这在以前那是想都不敢想的事。”

以前总是担心醋做多了,现在反而要担心怎么扩大产量。麻沟村扶贫车间负责人李志钰说:“津南区为我们提供了销售渠道,我们的醋卖得特别好,经常供不应求。”

如今,津南区在秦安县援助兴建的扶贫车间已遍地开花,扶贫车间发挥扶贫造血功能,贫困群众依靠辛勤劳动,共同勾勒出脱贫致富的美好画卷。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