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志山是北京石景山发电厂的退休工人。1969年,17岁的杨志山响应党中央的号召,跟随第一批北京知青队伍,满怀豪情地从首都北京来到革命圣地陕西延安,成为这片红色土地上的一名劳动者。
在延安黄龙县柏峪乡五角树村的十年,杨志山同陕北老乡一起劳作、共同生活,从少年成长为青年,他的心里埋下了感恩的种子。2005年,杨志山再次回到这片他日夜思念的黄土地。这里的贫穷与落后,让杨志山迫切地想带领五角树村的乡亲们脱贫致富。十几年里,杨志山数十次往返黄龙和北京,一心扑在了他坚守的扶贫事业上。
五角树村新貌。
十载芳华扎根陕北
初到陕北的杨志山和其他知青一样,不适应这里的生活。但日子久了,杨志山每天与乡亲们一起居住、一起吃饭、一起劳作,思想逐渐转变,与乡亲们的感情也越来越浓。
“我虽然来自北京,但也是个苦孩子,家里很穷,母亲又是残疾人。刚到黄龙县的时候,其他北京知青都穿着新衣服,只有我穿着一件父亲在矿上穿过的旧大衣,上面缝了57个补丁。当地乡亲们见到我时都很惊讶,说我衣服上的补丁比陕北娃的都要多,也因此,乡亲们对我格外地关心和照顾。”谈起知青岁月,杨志山满心的感激。
在陕北插队时,杨志山因为普通话很好,当地政府就把他抽调到黄龙县广播站做播音员。一年后,杨志山放弃了播音员这份轻松光鲜的工作,提出想要到工厂当工人,经过一番调换,他最终成为了黄龙县农业机械厂的一名工人。
1973年,随着政策调整,在黄龙县工作了两年多的杨志山报名参军。当兵期间,身处戈壁滩上的杨志山时刻挂念陕北的家。1977年退伍后,他便又回到黄龙县农业机械厂继续工作。后来,他又在这里完成了结婚、生子两件大事,直到一封电报打破了他原有的轨迹。“1979年,就在我的女儿出生后的第40天,北京家里传来一封电报,里面提到北京的政策有所变化,凡是在带‘农’字单位上班的北京知青可以回到户籍地接班。”那一年,杨志山回到了阔别十年的故乡,成为北京门头沟齿轮厂的一名普通工人。
杨志山(右二)与乡亲们一起干农活。
知青岁月心怀感恩
在五角树村插队期间。村里的乡亲对杨志山青格外疼爱,总会从自己的口粮里省出一部分,留给他补充营养。杨志山性格外向,经常给乡亲们唱歌、读报纸、打扫院子,干脏活累活从不叫苦。村民焦万花对这个从北京来的比自己孩子年龄还小的知青很心疼,就对他说“你给我当儿子吧”,还给杨志山送来了粗布衣裳和新布鞋,这些都是焦万花在煤油灯下一针一线缝制的。
杨志山回忆道:“有一次我和队长去县里开会,回来要翻两座山,我因为拉肚子身体非常虚弱,要被搀扶着才能走。偏偏这时下起了雨,队长不顾我一再反对,背着我走了十多公里山路,后来累得身体都开始晃了,也不肯把我放下来。”当时杨志山的眼泪就涌了出来,他至今都记得队长对他说的话:“毛主席和你爹妈把你送到我们这山沟沟,你就是我们陕北的娃。”
在陕北与乡亲们朝夕相处的十年间,杨志山始终心怀感恩,也正是如此,30年后重回故土时,他在心底默默决定,要为陕北的亲人做些什么,改变这里贫穷落后的面貌。
扶贫路上一波三折
从陕北回到北京之后,杨志山始终牵挂着五角树村的亲人,他一直都想为陕北的亲人们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
拔掉五角树村的穷根是杨志山最想做的事。
2005年,杨志山与妻子文华一同前往北京市民政局咨询并寻求帮助。有关领导得知后,联系了北京电视台主持人秦洪峰。当天晚上,秦洪峰帮助杨志山在北京电视台生活频道某一档栏目中插播了一则字幕,呼吁社会爱心人士向柏峪乡捐赠衣物和书本。秦洪峰被杨志山的精神感动,也时刻关注着黄龙县的扶贫问题。秦洪峰还邀请了几家企业,寻找能够在柏峪乡投资的可行项目,但考察了当地的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以及投资成本和市场规模后,企业都直言,这个地方不适合投资。
此后,杨志山又再次向北京市民政局寻求帮助,民政局建议杨志山可以向农业领域的相关领导咨询。杨志山又分别前往门头沟区和怀柔区农委。经过一番波折,杨志山得知怀柔区官地村的地理环境和村容村貌与五角树村很相似,他决定借鉴官地村的成功经验。
通过与怀柔区农委的沟通协调,杨志山联系到官地村党支部书记,向他说明情况。同时杨志山也联系了五角树村党支部书记刘忠义,请他来官地村一起考察学习。“当时刘忠义的工资特别低,家里非常贫困,我给他寄了买车票的钱,又托我妹妹在我家附近帮他租了一间房。”
通过在官地村12天的参观考察,杨志山和刘忠义发现,官地村在政府的支持下,通过土地流转,发展生态旅游产业,走上脱贫致富的道路。刘忠义觉得这条路说不定行得通。回到五角树村之后,刘忠义在杨志山的协助下,撰写了“发展民俗旅游、振兴乡村经济”的报告。经过三年的努力,报告经延安市相关领导审批后,组织专家组前往柏峪乡勘察,最终在2008年10月通过论证,确定了柏峪乡开发民俗生态旅游的发展方向。
2012年,杨志山带领着秦洪峰的北京爱之声艺术团到柏峪乡进行慰问演出,返京后杨志山病倒了,他说:“心脏做了搭桥手术,还被送到医院抢救了两次,想想都后怕。”
可是,杨志山的助民扶贫脚步却始终没有停止。
身体状况刚有好转,杨志山又于2014年、2016年和2017年分三次前往柏峪乡。在支持柏峪乡发展民俗生态旅游的同时,他还前往延安市八一敬老院看望老红军,同时联系其他北京知青,收集在陕北插队时的老物件赠予黄龙县,并协助黄龙县建立北京知青纪念馆。
回忆在柏峪乡扶贫的14年,杨志山说:“这些年,我坚持文化扶贫、思想扶贫、精神扶贫。我自身能力微薄,但我借助社会集体的力量,众志成城,坚持专注做一件事,那就是帮助柏峪乡的乡亲们脱贫致富。”也正是因为杨志山的坚持和努力,柏峪乡五角树村人均年收入从2005年的不足800元提高到2018年的3万元。这位小个子北京知青,用14年的坚守实现了他当年重回陕北时对乡亲许下的诺言。
杨志山有着陕北人朴实、憨厚的性格特点。他经常把“感恩”和“延安精神”挂在嘴边。毫无疑问,十年陕北生活,使他对这片黄土地有着最深沉的爱,陕北已成为他永远的精神家园。接下来,杨志山还准备撰写黄龙县旅游产业发展成果的报告,推广这一成功经验。这位北京知青与陕北半个世纪的不解之缘,还将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