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黔江区打造武陵山区脱贫攻坚先行示范样本的实践
城乡统筹发展网11月6日讯图文/黔江区扶贫开发办公室
黔江区地处渝东南中心和武陵山区腹地,集革命老区、少数民族聚居区、边远山区、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区于一体。“八七”扶贫攻坚时期,黔江地区贫困群众面对“赤贫千里”的无奈现实,以“敢叫日月换新天”的革命气魄,众志成城向贫困宣战,谱写了“北有临沂、南有黔江”的扶贫奇迹,孕育了“宁愿苦干、不愿苦熬”的黔江精神。
国家新一轮脱贫攻坚战打响后,根据国家现行贫困标准,黔江2014年底共有贫困村65个,贫困人口11430户40641人,贫困面29.8%,贫困发生率8.1%。致贫原因主要是因病、因残、因学、因灾、缺资金等。此外,全区还有15%以上的村道路为等外级公路,10%的村民小组不通公路,23%的农村人口安全饮用水未解决,10%的农户电网需升级改造,15%的村无主导产业,16%的村无卫生室,31%的村无农家书屋,12%的农村人口未实现广播、电视、互联网覆盖,18%的村无便民服务中心。
2015年7月,按照党中央部署、市委统一安排,黔江区吹响了“贫困户越线、贫困村脱贫、贫困区摘帽”的冲锋号,集中力量向贫困宣战。近年来,黔江区践行习近平总书记“以人民为中心”思想,坚决做到领导重视空前、人力投入空前、物力投入空前、财力投入空前,以背水一战的决心、破釜沉舟的勇气和抓铁有痕的力度,众志成城、合力攻坚,坚决打赢脱贫攻坚硬仗。2017年,黔江历史性摘掉30年以来国家贫困区县“帽子”,群众认可度达96.87%,成为重庆市及武陵山集中连片贫困地区首批通过国家评估验收的摘帽区县之一、全国首批19个“贫困县摘帽案例研究”样本区县之一。
截至2018年底,全区65个贫困村全部销号,累计实现10987户42654人脱贫,贫困人口减少至776户2753人,贫困发生率降至0.88%。
黎水镇华阳社区脱贫户覃太清讲述自己的脱贫故事
弘扬升华黔江精神 凝心聚力尽锐出战
立足新时代、肩负新使命、开启新征程,黔江区弘扬升华“宁愿苦干、不愿苦熬”的黔江精神,不等不靠、不等不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靠辛勤劳动改变落后面貌、创造美好生活。
上下联动抓扶贫。建立完善“区负总责、部门协作、乡(镇、街道)抓落实、任务到村、责任到人”的工作机制,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区委区政府每月研究一次脱贫攻坚,区委书记、区长严格落实“双组长制”,坚持每月至少5天用于脱贫攻坚工作;38名区级领导“定点包干”,每月到所联系的乡镇街道调研工作1次以上,指导帮扶解决实际难题。乡镇街道党委政府每周对脱贫攻坚工作进行专题研究,党政主要负责人每年对辖区内贫困户走访1次以上,主动管好“责任区”、种好“责任田”。村(社区)“两委”及时排查脱贫攻坚工作中的难点、阻点和痛点问题,认真研究对策、压茬妥善解决,确保脱贫攻坚工作层层有责任、层层有人抓、层层有落实。
结对帮扶全覆盖。全区行政事业单位和党员干部全员参与、誓师立令,尽锐出战、多点开花,128个区级部门与209个非城市村(社区)对口帮扶,285名区级以上干部组成65支贫困村驻村工作队,6000多名干部与贫困户“一对一”结对帮扶,2327名乡村教师入户家访7万余次,749人“白衣天使”上门随访服务3万余人次,做到帮困不漏户、户户见干部。
困难群众齐努力。依靠干部、教师、医生“三支队伍”,实现结对帮扶全覆盖,同时讲好我的扶贫故事、我的脱贫故事、我的创业故事“三个故事”, 广泛宣传脱贫攻坚典型的先进事迹,发挥好身边人的亲身经历、身边事的示范效应,激发贫困群众彻底摒除“等靠要”思想,4万多贫困人口不等不靠、敢闯敢干,发扬自力更生精神勇战贫困,形成困难群众“比学赶帮超”的浓厚氛围,涌现了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奋进奖”王贞六,“三个土家老汉一台扶贫戏” 滕树文、陈正文、滕树长等先进典型。
王贞六在查看蜂巢
践行“两山论” 搞活产业共同致富
始终牵住“持续增收”这一脱贫攻坚的牛鼻子,走深走实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念好“山字经”、打好“特色牌”,推动山地特色经济高质量发展,努力实现生态优美、产业兴旺、百姓脱贫致富的有机结合。
强化基础设施建设,补齐发展短板。聚焦深度贫困地区,累计投入财政涉农资金50余亿元用于基础设施改善,实现安全饮水、安全用电、广播、电视、互联网全覆盖;基本形成“一村一品”产业发展格局,农村“造血”能力不断增强;村村建有200平方米以上便民服务中心和标准化卫生室。按照对外打通“大动脉”、对内畅通“微循环”思路,在全市率先实现村道公路“6个100%”,武陵山机场10条航线联通北京、上海、成都等国内一线大城市,渝怀铁路、渝湘高速、黔恩高速纵贯全境,“铁、公、机”立体交通体系日臻完善,黔江与全市、全国、全球的距离缩小、用时缩短,发展桎梏被一一打破,发展动力不断增强。
立足绿色资源禀赋,壮大扶贫产业。依托全区森林覆盖率65%、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357天、为全市无重金属污染的两个区县之一等资源禀赋,深耕现代农业、延伸产业链条,大力培育“3+X”特色产业,发展亩产万元立体农业10万亩,粮经比调整到40:60,蚕茧产量连续8年居全市第一,连续11年获“全国生猪调出大县”称号,脆红李、猕猴桃、羊肚菌等特色农业效益明显。立足卡斯特地貌独特地质禀赋,推动“旅游+扶贫”,全方位打造“全景黔江”,变脱贫攻坚“主战场”为旅游开发“新高地”,带动全区10万余老百姓吃上“旅游饭”。
构建利益联结机制,带富贫困群众。围绕食品加工、生物制药、丝绸服装等产业,积极培育双河丝绸、尝必乐、蓬江食品、尹记瓜子、科瑞南海制药等农产品加工市场主体。抓好农产品加工园建设,引导农产品加工主体入园,鼓励业主就地就近开展农产品初加工,不断提高农产品精深加工的附加值,2018年农副产品加工产值达50亿元。稳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加快推进农村“三变”改革壮大集体经济,通过“村集体经济组织+龙头企业∕专业合作∕家庭农村+农户”的模式入股分红,农业产业覆盖贫困户达90%以上。
土家三老汉同唱一台扶贫戏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同心共筑圆梦小康
坚持以人为本、坚决依靠群众,聚焦深度贫困人口,集中精准发力,严把识别、帮扶、退出三道关口,攻克坚中之坚,实现小康梦。
严把识别关,不落下一个贫困人口。探索“338”识别帮扶方法,“三查”存疑农户,即:查房、查床、查粮;“三帮”找重点,即:重点帮扶脱贫不稳定户、未脱贫户、贫困边缘户三大群体;“八措施”明确帮扶方法,即:落实房屋、医疗、就业、产业、教育、设施、兜底、责任八项措施。严格按照“八步两评议两公示一比对一公告”的流程,让群众身边最熟悉情况的人来把关,确保识别过程阳光真实,凡有异议必核查,核查结果必研究,研究情况必反馈。坚持每月开展摸排工作,做到户户见面、人人过关,确保应进则进、应退必退、应扶尽扶。
严把帮扶关,着力解决突出问题。建立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1+6”政策体系(“1”即一个总文件《关于开展六大专项行动集中力量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的通知》,“6”即六个专项文件:《关于创新扶贫资金使用利益联结机制的指导意见(试行)》《黔江区脱贫攻坚行动住房安全保障实施方案》《黔江区教育脱贫结对帮扶行动计划》《黔江区健康扶贫工程实施方案》《黔江区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行动方案》《沙坝中信互助养老扶贫中心试点方案》),实施收入、住房、教育、医疗、饮水、日间照料“六大专项行动”,因地制宜、因户施策,截止目前,全区贫困户每户有1-2项稳定增收项目,11434户44242人贫困人口年人均纯收入稳定超过贫困线标准;建立完善从幼儿园至大学的教育资助体系,没有一个贫困人口因贫失学辍学;“合作医疗政策保+健康扶贫基金保+民政医疗救助保+精准脱贫商业兜底保+慈善帮扶”五大政策保障体系日趋完善,贫困人口住院、门诊自付比例降至9.08%、10.03%,11785户45514人贫困人口基本医疗得到保障;易地扶贫搬迁、农村“五改”工作有效推进,11655户45091人住房安全得到保障,“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太极乡李子村水产+羊肚菌立体农业园区
严把退出关,确保脱贫成效真实。严格执行脱贫农户申请、民主评议、逐户核实、签字确认、公示公告等程序;严格执行贫困村脱贫入村调查、摸底核算、公示公告等程序;同时邀请“两代表一委员”对退出程序进行全程监督,坚决避免“被减贫”“被脱贫”。
坚持把扶贫与扶智、扶志结合起来,坚定“跟党走、干实事、创新路”这一“黔江精神”在新时代再出发的实践方向,通过帮扶干部教育、强化技能培训、选树先进典型、突出示范带动、加大宣传力度,激发内生动力,教育贫困群众常怀感恩之心,引导贫困群众克服“等靠要”思想,发动贫困群众靠自己的辛勤劳动脱贫致富,努力营造出脱贫光荣的浓厚社会氛围,形成脱贫攻坚长效的机制,实现贫困人口的稳定脱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