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山一水一分田”,面对这种特殊的自然禀赋,该如何发展农业,带动脱贫攻坚、促进乡村振兴?近年来,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立足当地资源,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探索新型经营方式,以期在真山真水里淘真金,逐渐走出一条颇具亮点的现代特色农业之路。
不断壮大优势特色产业
在低纬度、高海拔、多云雾、少日照的地方,发展农业的出路在哪里?在都匀市毛尖镇茶产业核心基地螺丝壳,记者找到了答案。
站在基地高处,放眼望去,半山腰那绿油油的茶园成群连片,这让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都匀毛尖茶制作技艺传承人张子全很是欣慰。“这儿许多地方并不适宜种植传统农作物,但种植的茶叶泡出来却是汤色清澈、色泽浓郁,这就是远近闻名的毛尖茶,因为形状卷曲,又称‘鱼钩茶’‘雀舌茶’。”
“怎样让毛尖茶的种植、加工、销售形成规模,打响品牌,避免单打独斗?”2009年,毛尖镇村民张子全成立摆忙十里茶香专业合作社,流转上百亩土地,开始精耕细作。
“起初只有8家农户参与,但是凭借着独特的制茶技艺进行精加工,市场被慢慢打开。”张子全说,“目前已有38家农户加入,茶园基地增加到380亩,还引进了机器设备进行加工,基地年收入超过300万元。”如今,在整个毛尖镇,像张子全这样的合作社已经超过40家。
在贵州省委、省政府“来一场振兴农村经济的深刻的产业革命”引领下,黔南州茶叶种植规模不断扩大。依托独具特色的茶产业,将传统毛尖茶制作技艺与品茶、茶园观光相结合,吸引了更多外地游客,当地走上了一条茶旅融合发展的致富新路。
2018年,黔南州调减低效作物面积119万亩,茶、菜、果、菌、药、畜等优势特色产业不断壮大,经济作物占种植业比重提高到70.4%。
新型经营方式助力脱贫攻坚
特色农业既提高了农民收入,也推动他们不断探索新的经营方式。
一辆辆货车有秩序地停在路边,等候装车;一片片瓜果立在田间,等候采摘……这种忙得热火朝天的场面,在都匀市墨冲镇良田坝现代蔬菜产业园已经成为日常。
产业园内,鲜嫩的茄子、翠绿的黄瓜、火红的辣椒密密麻麻,映入眼帘,却不见当下时兴的大棚。“这里水源充沛,土质肥沃,光照充足,恰好可以种植正季蔬菜,绿色无公害,这是我们的特色。”都匀市农业农村工作局农技服务中心主任杨仁翠说,“这既能保护生态,又能降低成本,还能取得不错的经济效益,可谓一举多得。”
看到眼前的景象,工作人员吴月娥很是感慨:“过去就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过活,看天吃饭,年龄大了出去打工也没人要。现在好了,不仅有工作,还能分红,这好事去哪里找?”
据了解,产业园流转了1200亩土地,采取“公司+合作社+贫困户”的经营模式,蔬菜不仅供应省内,还远销粤港澳大湾区,年总产值可达到2500万元,能同时解决400多人的就业,有力带动了当地脱贫攻坚。
精耕细作推动产业链延伸
在黔南,做出特色的还有刺梨产业。作为云贵高原特有的天然野果,刺梨外观呈扁球形,表面是黄褐色,别看它个头小,还带着刺,却已成为龙里县助推脱贫攻坚的主导产业。
起初,龙里县茶香村主要种植玉米,好的年份,一亩地的收成也仅在800元左右,一直没有脱贫。后来为了响应政策,村里有近3000亩土地实施退耕还林。耕地少了,玉米的收成又上不去,这让村民犯了难。
“刺梨果既能食用,又可入药,还能涵养水源、治理石漠化,一亩的收成就在2000元以上,可以实现经济与生态效益的双赢。”村委会主任兰江说。
燕启富作为返乡农民工,2007年回到村里成立了龙里县茶香有机刺梨专业合作社。“从最开始售卖刺梨果到后来做成切片、果脯甚至是刺梨汁,规模越做越大,产业链不断延伸。”
截至目前,燕启富流转的土地从最初的12亩增加到现在的60亩,年产值超过30万元。许多与刺梨产业相关的合作社纷纷涌现,县里还引进了大型深加工企业,进一步提高刺梨产业的附加值。
如今,茶香村也从2000年人均收入不足400元的省级二类贫困村,发展成现在远近闻名的小康村,土墙房摇身变成小楼房,小汽车也不再止于念想。
截至今年9月底,黔南全州新增农业龙头企业27家,总数达到755家;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114家,总数达到6774家,实现合作社行政村全覆盖,共带动18.5万农户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