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铜梁的城市建设中,龙文化一直都充当着“主角”。铜梁到底有多少条街道以龙命名?可能老铜梁人也从来没有数清过。
在铜梁老城区,有龙都路、龙门街、迎龙路、群龙街、铜龙路等等。这些街道虽较为老旧和狭窄,但却人口稠密充满着市井气息,倍受老一辈铜梁人的喜爱。而在大气的新城区,则有龙城大道、白龙大道、金龙大道、龙腾大道等笔直宽阔的城市骨干道路。
火龙表演。
文化是城市的“根”与“魂”。如今,龙文化已经成为铜梁最为鲜明的文化符号,融入这座城市的方方面面。巴川河文化观光长廊上,“龙舞献瑞地浮雕”“千年龙魂丝绸街滨河浮雕”等壁画展现了传统佳节舞龙的场景;市民常逛的人民公园、雪庵公园,龙文化元素随处可见;区博物馆还专门设有龙文化展厅,门口有一条数十米长的器宇轩昂的彩扎大蠕龙,博物馆内展示了24个品种的龙舞沿革以及道具、图片……
龙文化融入的不单是城市建设。依托龙文化衍生出来的文化产业,更成为铜梁经济社会发展的一股重要力量。
漫步在安居古城的大街小巷,总能发现龙文化无处不在。龙灯、龙绣、木匾、陶瓷刀、何氏木雕等特色文化旅游产品映入眼帘,让人看得眼花缭乱。在古城街边的小店里,还可以学习舞龙、扎龙,参与到铜梁龙的制作中。
如何传承保护好龙文化资源,让龙文化千年永续,健康发展,打造一批文化与效益比翼齐飞的产业生态圈?铜梁给出的答案是做足、做精、做活龙文化“金字招牌”,将龙文化精髓融入城市建设,推动龙文化进旅游景区,讲好龙文化旅游故事。
近年来,铜梁促进文化特别是龙文化与旅游发展有机结合,大力开发以龙文化为主题的特色产品和旅游纪念品,在安居古城、奇彩梦园等景区建立龙文化特色产品展示销售中心和专营店,形成完整的龙文化产品开发、制造、销售产业链条。通过把文化元素植入商品文化,铜梁研制开发出了龙灯、龙绣、木匾、何氏木雕等商品。丰富了旅游商品文化元素,打造出地域特色品牌。
大蠕龙表演。
“下一步,我们将更加突出精品化和实用性,开发一批具有龙文化元素的旅游商品,提升铜梁龙文化品牌价值,推动农文商旅高质量融合发展。”区文旅委主任刘艳说。
与此同时,铜梁还更加注重培育发展文化企业,建立健全促进企业发展的体制机制,设立2000万元龙文化企业孵化种子基金,制定完善扶持政策和评估机制,成立龙文化传播公司,引进小微文化企业,发展起龙灯彩扎、销售和龙舞培训、表演、龙舞刺绣手工艺品等业态,扩展龙文化产业生态圈。
铜梁龙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铜梁龙舞更是久负盛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蜚声中外。
今年5月31日,第十八届群星奖颁奖晚会上,铜梁的群体原创舞蹈《龙把子》作为重庆代表成功摘得群星奖。
《龙把子》是从龙舞动作精髓变化而来的群舞节目。与传统铜梁龙舞不同,《龙把子》的表演匠心独具,舞台上看不到精心制作的“龙”道具。24个精壮小伙合体“化作”了一条飞转腾挪的蛟龙,时而翻江倒海,时而雍容持重,舞者的肢体诠释高超的舞龙技艺。诸般变化,又整齐划一,在灯光音乐的配合下舞动乾坤,跳出了铜梁人的精气神,令人拍手叫好。
没有原地踏步,而是不断创新。《龙把子》获奖这一过程看似偶然,实则是铜梁大力做好龙文化文章,着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必然,也是铜梁以龙为主题做优精品文艺创作的又一次生动实践。
如今,龙文化已经作为一种文化基因,深深地根植在每一个铜梁人的心里。“未来,我们将积极推动铜梁龙舞艺术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大力培养顶级水平的国家龙舞队,积极创编高质量高水准的龙舞节目,创作类似《龙把子》《那一片云》等龙文化精品力作,不断提升铜梁龙舞品牌影响力、感召力。”刘艳说。
国庆期间,安居古城景区热闹非凡。每天6万多游客来到古城,漫步古街小巷,欣赏千年古城的美景,还和水花飞溅的水云龙互动,在浓浓的喜庆氛围中欢度国庆佳节。
如今,在安居古城、奇彩梦园、中华龙等景区,常年组织开展龙舞民俗文化表演,形成了春天舞竹邦龙、夏天舞荷花龙、秋天舞稻草龙、冬天舞火龙的浓厚的龙文化氛围,让群众一年四季都能够观看到喜爱的龙舞。
近年来,铜梁充分发挥龙舞艺术的特色资源优势,在区内广泛开展龙舞演出活动,让群众共享本土特色文化,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同时,立足铜梁、面向全国、辐射世界,大力实施龙文化走出去战略,让世界人民在对龙舞艺术的审美中感受中华文化魅力,扩大了铜梁龙文化和龙乡铜梁在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影响力,提升了文化软实力。
今年10月1日晚8点33分,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联欢活动上,9条铜梁彩龙亮相北京天安门广场,近300名演职人员通过舞动手中的巨龙,向全世界展现了铜梁龙舞的风采。
“未来,铜梁还将以市场为导向,精心打造一批节庆龙舞演出活动,推动铜梁龙文化广泛交流传播。”刘艳说。
(记者 袁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