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建乡完成整治的山坪塘。(三建乡供图)
■采取“集中供水+分散供水”的方式,集中修建小(一)型水库、分散修建蓄水池,并在蓄水池边配套建设自来水厂,让村民喝上干净水。
■农村人饮工程管护是个大难题。三建乡7个行政村都配上了“管水员”,让老百姓自行管护人饮工程,村里的自来水很少再断流。
■自2018年以来,三建乡累计整治山坪塘79口,累计新增、恢复蓄水能力4.2万立方米。农田水利有了保障,村民们发展产业的积极性越来越高。
曾经“望水兴叹”的贫困乡,不仅家家户户吃上干净卫生的自来水,越来越多的老百姓甚至“因水增收”。
10月9日,重庆日报记者来到丰都县三建乡廖家坝村,54岁的贫困户王素娟一边淘着米,一边感慨:“现在我们再也不用为吃水的事发愁了。”
三建乡是我市18个深度贫困乡镇之一。“水困难”曾是脱贫攻坚面临的首要难题。近年来,当地政府通过精准滴灌,不断补齐农民生活、农业生产、农村发展的水利短板,让产业发展步入“快车道”。截至目前,全乡累计脱贫722户2988人,贫困发生率降至1.58%。
“集中+分散”供水
村民喝上干净水
记者从丰都县城出发,一路颠簸近两个小时才到达三建乡,这里地处两山夹槽的断头山部位,平均海拔在200至1200米之间。特殊的地形地貌使三建乡季节性缺水严重,虽然2005年前后,丰都县在当地龙河入河口段修建了鱼剑口水库,用于水利发电,但由于村民居住的地方大多位于水库之上的山丘地带,缺水难题依然未得到缓解。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村民们搭伙挖口水池,靠着漫上来的地下水解决用水难题。“说是水池,其实就是个泥巴窝窝。遇上下雨天,舀出的水是泥黄色的,要先沉淀半天,再反复烧开才能饮用。”王素娟说,干旱时节,池子里没水,她还得到几公里外的双鹰河挑水喝,来回一趟就是大半天,哪还有时间发展产业?
2018年,脱贫攻坚步入深水区。农村贫困人口饮水安全是“两不愁三保障”的重要指标之一,三建乡如何才能补齐短板?在经过反复走访调研后,乡党委政府最终确定了“集中供水+分散供水”的实施方案。
“根据方案,我们首先要解决水源问题。”三建乡副乡长朱小冬坦言,他们在邻近的南天湖镇厂天坝村寻找到骨干水源,并整合扶贫资金,拟定修建一座蓄水能力达130万立方米的小(一)型水库。目前,水库右岸管网已铺设完成,年底将正式投入使用。
针对三建乡海拔落差大,村民居住分散的实际情况,他们还分散修建了蓄水池,使其能够发挥丰水期蓄水、枯水期调节的作用。与此同时,在蓄水池边配套建设自来水厂,借助过滤、消毒、输水管网等设施,可分散解决少则几户,多则几十户村民的饮水安全问题。
专人管水
饮水源源不断
事实上,自脱贫攻坚开始以来,三建乡便将基础设施建设放到重要位置,其中人饮工程更是放在第一位的大事。早在2017年底,红旗寨村自来水厂便已投入使用,村支书张先荣成了村里第一批用上自来水的村民。
可好景不长,张先荣还是常常为吃水而犯愁。由于缺乏专人监管,水管经常爆裂,自来水时有时无,张先荣一气之下还是决定挑水喝。
“农村人饮工程管护是个大难题。如果管不好,就不能充分发挥效益,村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就会大打折扣。”朱小冬称,乡党委、政府思前想后,最终决定让老百姓自行管护,“这样既能增强大家的主人翁意识,又能促使村民加大管网设施的管护力度。”
经过公开推荐筛选,村民董中信成功应聘为村里的“管水员”,负责自来水厂及其配套沟渠管网的监督管理。虽然月工资不到1000元,但董中信干的活却不少,他说:“村里的自来水管网加起来有6公里,我每天巡逻一遍就要两个小时,主要检查水管有无破裂、漏水等。尤其是夏季,自然条件使管道压力加大,我巡逻的次数还要增加,一旦发现水管出现爆管风险,我基本都是自己垫钱买来材料,先进行维修更换。”
红旗寨村自来水厂离董中信的家不远,当初村民们正是看中了这点,才一致推举他为“管水员”。从暨龙河泉池引来的水在这里停留、沉淀,然后进入过滤环节。董中信除了负责水厂的每日投药外,还要负责设备的清扫、维修等。“水厂里的污水沉淀每隔两天就要进行一次大清理,否则处理后的自来水会有股味,村民们不爱喝。”董中信坦言,他的任务就是从源头上保障村里能安全、稳定供水。
如今,在三建乡,全乡7个行政村都配上了像董中信这样的“管水员”,自从“管水员”上了岗,村里的自来水就很少再断过。
保障生产用水
产业发展步入“快车道”
水是生命之源,更是农业生产的保障。因为缺水,三建乡产业发展常年滞后,这也是造成当地贫困的主要原因。
王素娟还记得,脱贫攻坚开展以前,三建乡几乎年年夏季都要遭遇大旱。县里出动的送水车排着队定时往缺水的村送水,可每户村民每天仅能分到两小桶水。政府送来的水,被她多次循环利用,一盆清水用成了脏水还舍不得倒掉。因为缺水,有一年,她养的大肥猪竟然被活活“渴”死。
“不但人要喝水,菜田、牲畜也要解‘渴’。”朱小冬说,自2018年以来,三建乡累计整治山坪塘79口,累计新增、恢复蓄水能力4.2万立方米。
农田水利有了保障,村民们发展产业的积极性也越来越高。对此,乡政府又按照“长短结合,以短养长”的思路,为贫困户规划了脱贫产业。去年,在政府的带动下,王素娟种植了3亩香桃,养殖了1000只绿花鸡。年底,绿花鸡出栏,便为她带来了4万元的纯收入。“短期产业保障了贫困户的近期收入,三年后,以香桃为主的长期产业见效后,他们的钱袋子会逐渐鼓起来。”朱小冬说。
三建乡夜力坪村,深秋时节,这里依旧洋溢着丰收的喜悦。村民们将收获的优质稻谷打成新米,每斤收购价比普通大米翻了一番。稻谷收割后,村民们还忙着撒播油菜籽,期待着来年春季“油菜花开满地黄”的美景。
杨云是夜力坪村驻村扶贫“第一书记”,他说:“过去,村里缺水,村民们只有等到晚上需水量小了,才敢把水池中的水舀出来犁田,‘夜力坪’这个名字由此而来。”驻村一年多,杨云带领工作队从基础设施建设入手,既保证村民用水,又保障生产用水,让村里的“望天田”变成了“活水田”。
该村村民先后发展起1700多亩优质水稻,并采取“水稻+油菜”的轮作方式,增加土地利用率。“以前种水稻是看天吃饭,遇上干旱常常颗粒无收,现在用水有保障,我们水稻种植户总算吃了颗‘定心丸’。”在夜力坪村,靠种植优质水稻成功脱贫的深度贫困户就有14户。
事实上,夜力坪村只是三建乡依靠水利工程发展农业产业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该乡不断夯实产业基础,打造了以优质水稻、雷竹笋、油桃等为主的特色农业产业,让全乡87%的耕地都种上了经济作物。“下一步,我们还将利用三建乡地处雪玉洞和南天湖两大景区的区位优势,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带动更多村民稳步脱贫。”朱小冬信心满满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