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长沙10月11日电(记者张玉洁)在379所学校捐建了387座图书馆,受益学生逾22万……回忆12年在内地的公益工作,梁伟明坦言,即使两袖清风也乐在其中,因为让阅读更多更深地进入农村孩子的童年,能帮助他们的梦飞翔,更好地掌握自己的命运。
出生在香港的梁伟明有25年基础教育经验,曾在香港多所学校担任校长,2007年一次偶然的机会与湖南结缘。
当年10月,应一位曾到香港交流的长沙校长之约,梁伟明第一次踏上三湘大地。由于此前听说内地一些乡村学校条件相对较差,他在友人带领下,来到位于韶山的一所乡村学校。
梁伟明至今忘不了看到的场景:教室里,地面坑坑洼洼,桌椅年久失修;被锁住的“图书馆”堆满杂物,放置的书籍陈旧且大多不太适于孩子阅读……
“我在操场看到几个孩子在玩耍,和他们打招呼,他们腼腆地笑了。”看着那充满童真的眼神,梁伟明当时想到的是,孩子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中学习成长,未来会怎样?
临走前,梁伟明对学校老师说:“我会回来,到时候给你们捐书建图书馆。”
之所以第一时间想到捐建图书馆,是因为梁伟明深知阅读教育对孩子学习和品性的正面影响。
返港后,他开始构思:“要做就不能只做一所学校。”于是他草拟计划书,并决定将此作为“人生最后一份事业”。
公益项目需要大量人力与资金,而当时梁伟明和妻子在香港的生活并不算富裕。当他向亲友说明打算并争取赞助时,大家都觉得他“疯了”。不少人担忧他最终会落得一无所有。
梁伟明当时听到最多的问题就是“你为了什么”。他坦言,自己就是想为农村教育做点力所能及的事。
梁伟明甚至做了“最坏的打算”:花光积蓄,等60岁就申请政府援助。好在当时有3位和他同样热心公益的好友愿意出资一起做这个项目。
2008年1月,梁伟明重返韶山,将拟好的书单、精心制定的阅读学习计划,连同自己的3万多元钱一起交给校方,并叮嘱要按照计划去做。
回到香港,他一边继续完善计划,一边筹资创办香港“阅读·梦飞翔”文化关怀慈善基金。为了让孩子真正受益,他制定了一套评估标准,获捐学校若评估不合格,将被撤资。
随后的过程却并不像想象中那么顺利。“不少学校欢迎捐赠,但对于推行阅读教学计划,存在对占用学习时间会影响成绩的担心。”梁伟明说。
通过大量走访调研后,梁伟明决定改变策略,由“通过朋友联系推荐受捐学校”变为“直接与当地教育部门沟通”,并尝试在市区和县城等师资力量较强的校园建立示范学校,形成“教育模式”后再往乡镇推行。
梁伟明奔走于每一所建馆学校,亲自示范阅读教育方法。看着这位不辞辛劳、义务投入的香港校长如此执着,越来越多人深受感染,积极支持梁伟明的工作。
功夫不负有心人。部分学校参与计划后两到三年间,建立了校园阅读文化基础,学校排名和学生成绩也显著提升,不少孩子的行为习惯有了明显改善,写作能力和自信心、表达能力大大提升。
“阅读能刺激孩子思考,产生表达欲望,稍加引导能让孩子将知识和观点运用到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梁伟明说,项目效果逐渐显现,这套教育理念也逐渐被认可。更多的市县教育局和学校开始主动联系他,希望能在当地推广。
成功案例持续增加,梁伟明也始终奔走不辍,越来越多人关注到这个公益项目,不少香港企业家纷纷参与募捐。梁伟明说,这些企业家看到,基金不仅是做捐赠,还进行后续跟踪,捐赠者十分认同这套系统运作,也愿意给予支持。
截至2018年,香港“阅读·梦飞翔”文化关怀慈善基金已在内地投入2700万元,在379所学校建设了387个图书馆,其中湖南省内就有371座,超过80%都是乡村学校。基金也从最初只有梁伟明一人发展到现在拥有15名工作人员。
梁伟明倍感欣慰的是,自己亲眼见证了内地教育事业的发展。“不让孩子因贫困失学,乡村学校教育环境和教学理念大大改善。”他说,自己2018年担任湖南省政协委员后,通过政协搭建的平台,有更多人了解并参与到这项公益事业中来。
“这12年,我很有成就感。”梁伟明说,公益事业就像接力跑,需要一代代传递下去。(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