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东北黑土地保护高端论坛暨第五届梨树黑土地论坛上,中外专家学者围绕“保护性耕作和东北黑土地”这一主题发表主旨演讲。 王纪佳 摄
8月24日,中国黑土地博物馆在梨树县正式揭牌。王纪佳 摄
论坛期间,中外专家到中国农业大学吉林梨树实验站试验示范基地实地考察交流。 王纪佳 摄
黑土地保护与利用国际交流研讨会现场。王新月 摄
8月23日,东北黑土地保护高端论坛暨“第五届梨树黑土地论坛”在长春南湖宾馆开幕。
“要不就不做,要做就做好”!聚焦北纬43°,以“更高、更广、更深”三大亮点“实力圈粉”,将一个单纯的学术论坛淬炼为黑土地保护的一面旗帜,梨树仅用了5年时间。
从“守着黑土不愁粮”的连年高产,到地力逐年下降的“黑土之殇”,面对黑土地保护这一历史课题,作为农业大县的梨树将思考转化为行动——“种”下了一棵以保护性耕作的“梨树实践”为根,以高端论坛为主干,以五大平台为枝条的“希望之树”,立足东北、携手世界,共同守护人类的“母亲土”。
黑土地保护,风起梨树,声动八方。
接力艰辛求索——
打磨黑土地保护“梨树方案”
“捏把黑土冒油花,插根筷子能发芽”,是人们对黑土地的“最初印象”。但连年高产的背后,是黑土地的被“透支”——由于长期的重用轻养,原本肥沃的黑土地累“瘦”了。
东北黑土地在中国农业发展特别是粮食生产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黑土区环境的日益恶化,让“遏制与保护”变得刻不容缓。面对这一关系重大而又长期艰巨的任务,2007年,梨树县与中国科学院、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科院等多家科研院所开展广泛的院地合作,肩负起“保护培育黑土地,高产高效可持续”的历史使命,开启了黑土地保护与利用研究、示范、推广的漫漫征程。
经过13年的艰辛探索实践,一项辐射东北区域、具备国际影响力的耕作制度在梨树诞生,其核心内容是“秸秆覆盖、条带休耕”,即在玉米收获后,将秸秆全部还田并覆盖在地表,将耕作次数减少到最少,从而达到保墒蓄水、培肥土壤、减少侵蚀、改善土壤生物性状、稳产高产的效果。此项成果率先解决了东北黑土区玉米连作、秸秆焚烧导致的土壤退化以及衍生的环境问题,是对耕地质量保护最直接、最简单、最经济、最有效、最容易被农民接受的耕作方式,被业界称为保护性耕作的“梨树模式”。
在此基础上,梨树县形成了遏制黑土地退化的玉米秸秆覆盖免耕栽培保护性耕作技术体系,并成功研发出与之配套的中国第一台集成式免耕播种机,率先实现了“三化”,即秸秆全覆盖技术“国产化”、免耕播种机具“中国化”、耕作技术推广“系统化”。
从梨树县高家村一块200多亩的“秸秆全覆盖”试验田起步,如今梨树秸秆全覆盖耕作推广面积已达200万亩,占梨树县玉米耕种面积的七成以上。在研究保护性耕作的道路上,梨树从未止步。为了比较和展示不同耕作和种植模式下秸秆还田的效果,探索适合同类地区的秸秆还田措施,中国农业大学梨树实验站打造了10种不同种植模式的展示基地,通过更加直观的效果对比,探索适合不同地区的保护性耕作模式,为推进黑土地保护与利用,实现东北粮食主产区持续稳产、高产提供“梨树方案”。
聚力高端论坛——
发布黑土地保护“梨树声音”
黑土地保护是一个“世界课题”,不能搞“一言堂”,理论“碰撞”和实践交流显得尤为重要。
为了进一步放大院地合作优势,在全国推进黑土地保护和利用中率先破题,2015年,由梨树县政府和中国农业大学联合创办的“梨树黑土地论坛”肩负重大使命应运而生。论坛以“面向世界、立足黑土、服务三农”为宗旨,通过多学科、多角度、多层次的大型学术交流活动,开启了黑土地保护学术研究领域的“思想革新”。
5年来,共举办10次会议,包括5届年会、1届现代农业国际研讨会、2届参加了海南博鳌论坛和4届“梨树黑土地论坛”实践篇会议,来自国内外的20位院士及300余位专家聚焦梨树,共商现代农业发展大计。
今年8月22日至25日,为期4天的东北黑土地保护高端论坛暨“第五届梨树黑土地论坛”成功举办。与以往四届论坛相比,本届论坛紧紧围绕“保护性耕作和东北黑土地”这一主题,分为主论坛、现场考察和交流研讨三个阶段,以其“层次更高、范围更广、研究更深”的特点,再次向世界发出了黑土地保护的“梨树最强音”。
在“更高层次”上举办,将黑土地保护提升到国家层面。本次论坛由中国工程院、农业农村部、吉林省政府主办,中国农业大学、吉林省农业农村厅、四平市政府、梨树县政府承办,规格之高堪称历届之最。
党中央、国务院和各级政府,高度重视东北黑土地保护和农业可持续发展。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时强调,要采取工程、农艺、生物等多种措施,调动农民积极性,共同把黑土地保护好、利用好。2017年,农业部会同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国土资源部、环境保护部、水利部,编制了《东北黑土地保护规划纲要(2017—2030年)》,明确了保护黑土地的总体要求和重点任务,并提出了关键技术模式和保障措施。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特别强调夯实农业生产能力基础,提出“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严守耕地红线,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面对保护黑土地这一关系重大而又长期艰巨的任务,东北四省区以此次论坛为契机,进一步积极探索、不断实践,在进行全面科学论证的基础上,认真总结推广国内外成熟的技术模式,努力走出一条农业可持续发展之路。同时,进一步加强黑土地保护利用国际合作,交流保护性耕作经验做法,持之以恒地强化东北黑土地保护和利用。
在“更广范围”内开展,发起世界范围内的思想“碰撞”。本届论坛邀请到包括美国土壤学会主席奥勒·温德罗特在内的12位国外行业精英,人数之多成为历届之最。
在8月23日的主论坛上,国内外行业精英围绕5大方面(黑土地保护和培育的工程技术体系、东北地区农业创新驱动发展与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战略与科技对策、黑土地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的科技与社会保障体系、气候变化下东北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与技术、新形势下东北地区农业工程科技创新体系的布局与构建),举行了16场含金量极高的学术报告。其中,8位外籍专家发表了《恢复退化土壤肥力》《可持续农业发展和黑土地健康》《可持续农业的关键》等多个主旨演讲,为中国黑土地保护与利用提供创新性的理论、技术参考和可行性途径;8位国内专家发表了《保护利用黑土地路在何方》《我国保护性耕作发展与建议》《保护性耕作的梨树实践》等多个主旨演讲,展示了黑土地保护与利用的“中国思考”。
如今,“梨树黑土地论坛”已经从最初单纯的国内学术交流活动,升级为面向国际的“华山论剑”,与会代表更是听得过瘾,受益匪浅。来自东北农业大学的谷思玉教授认为:“本次论坛汇集了全球从事土壤保护性研究的顶尖的科学家代表,这在学术研究的角度是特别难得的,对推动我国黑土地保护将起到‘旗帜’性的带动作用。同时,‘梨树模式’为保护性耕作提供了很好的参考,我也在思考如何在黑龙江推广和完善这种模式。”
在“更深领域”里研究,共同破解黑土地保护“世界课题”。8月25日,在梨树举办的黑土地保护与利用国际交流研讨会上,国内外专家学者围绕黑土地保护与可持续利用、保护性耕作技术在黑土区的推广与应用、保护性耕作下作物和土壤研究3个方面展开广泛交流,外籍专家结合各自国家的成功经验为我国黑土地保护提出中肯建议。来自以色列农业与农村发展部的资深研究员穆埃尔·阿苏里,充分肯定了梨树在保护性耕作领域的探索:“通过这几天的深入交流和实地考察,从田间试验到研究成果,我感觉当地政府对黑土地保护的重视程度是特别高的。以色列虽然没有黑土,但关于土壤的研究是相同的,我们在很多领域的经验是可以相互借鉴的。我们要共同探索土壤保护这个世界性课题。”
为保证学术交流更“接地气”,8月24日,院士专家们纷纷深入“梨树模式”研发基地、中国农业大学吉林梨树实验站试验示范基地和中国黑土地博物馆,进行实地考察,在试验田里交流土壤情况、种植现状以及面临的问题,对比多类种植模式的优劣所在,探讨解决方案。
打造五大平台——
释放黑土地保护“梨树效应”
梨树黑土地论坛,犹如一粒神奇的种子,根植于广袤的黑土之中,孕育生发,开枝散叶,集聚能量——五大平台不断扩大论坛外延,诸多制约发展的瓶颈应声而开。“梨树黑土地论坛”底蕴愈加厚重,脉络愈加清晰,品牌愈加凸显。
汇聚人才资源,打造高端交流平台。梨树黑土地论坛汇聚了来自中国农业大学、吉林农业大学、中国科学院、吉林省农科院等各大高校、科研机构的农学、资源环境学、生物学、畜牧科学、工学、农村发展学和农业经济学等学科的三院院士、学科带头人、科研团队300多人,围绕黑土地利用与可持续生产开展学术交流,提出可行性建议或对策,实现了多学科、多层次的科技人员的交流与互动。梨树黑土地论坛已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学术交流平台。
围绕重点技术,打造科研推广平台。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吸引了来自各大高校、科研机构的研究生导师及博士硕士研究生近200人,常年驻守梨树开展科研工作,每年完成10余项国家级科研项目和近30项试验研究项目,技术不断得到优化和提升。与中国科学院、中国农业大学、吉林省土肥站等单位联合组建科技创新联盟,围绕“梨树模式”开展研究示范推广,建立了10个工作站和50个示范基地,新模式新技术试验示范面积超过1500万亩,覆盖了东北四省区。
谋划产业项目,打造成果转化平台。作为典型的农业大县、产业弱县,梨树紧紧借助黑土地论坛的影响力,做大做强“泛论坛产业”,发展黑土地经济。强化与国家各部委的沟通合作,承接一批农业发展项目。从2016年开始,承接了连续3年每年投资3150万元的黑土地保护项目、每年投资近千万元的中国农大科研项目、投资1000万元的玉米秸秆综合利用项目、投资1000万元的互联网+精准农业项目、投资250万英镑的牛顿基金项目等,先后与中国农业大学、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所、中粮营养健康研究院、大北农集团、中化现代农业有限公司等签订合作协议,多个产业项目相继落地,吸收资金10亿元以上。
培育农业人才,打造生产实践平台。做好农业人才培育工作,全力打造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人才队伍。开展“科技活动日”活动,充分利用论坛资源,定期邀请知名专家对科技带头人、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粮大户和科技示范基地负责人开展培训,讲解高产高效生产模式、田间管理技术等知识,并就经济发展、农业生产、农民致富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现场开展技术咨询和互动交流,提升受训人员的科技素质和致富能力;开展“论坛实践篇”活动,结合粮食高产高效创建活动,举办一次由农大师生、农民种田骨干、新型经营主体典型参加的、以经验交流和表彰奖励为主要内容的梨树黑土地论坛专题活动,即论坛实践篇会议;以中国农业大学梨树实验站为载体,结合中国农业大学、省委党校、省人社厅、省科技厅、吉林农业大学等人才教育计划,定期安排培训以及专题讲座。
应用网络媒体,打造服务三农平台。通过建立的论坛微信群和公众号,以现代网络信息化手段,为合作社、种田大户、家庭农场和科技示范户等提供政策、法律、科技、生产、市场等方面的信息交流互动,使他们能够随时随地学习政策内容,及时掌握科技和生产动态,解决实际问题,打造“指尖上的论坛”。
兴建博物馆——
诠释黑土地保护“梨树情怀”
依黑土而生、因黑土而兴、与黑土地根脉相依的梨树,有着极深的“黑土情结”。守护这方“母亲土”,是他们从未动摇的“初心”。
13年的坚守与探索,让梨树人深刻意识到,黑土地保护不能停留在试验田、止步于学术论文,而要“走出去”“喊出去”,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和行动。
为打造一扇弘扬“黑土地保护”国家战略的窗口,8月25日,在第五届“梨树黑土地论坛”上,由梨树县政府投资、中国农业大学国家黑土地现代农业研究院主持设计的中国黑土地博物馆,第一次揭开了她“神秘的面纱”。
博物馆I期建设规模400平方米,以“科技融合艺术”为宗旨,力图通过简练的专业语言和优美的艺术形式,全面介绍中国黑土地的形成、开垦、利用、退化、保护、行动6大部分内容,进而展现中国黑土地的珍贵、人类的贡献、存在的危机和发展趋势。
论坛期间,国内外专家学者走进以黑白色调为主的博物馆,原状实物、模拟模型,再加上声光电、多媒体互动等形式,生动地再现了黑土地的演变过程。在摆放着草甸土、黑土、黑钙土的3个土柱标本前,来自加拿大曼尼托巴大学的弗朗西斯·兹沃穆亚教授,认真观察着土壤的质地和作物根系,他说:“这里的展示方式很特别,不仅可以看,还能触摸到,让我印象深刻。”
谈到博物馆建设的初衷,作为“梨树黑土地论坛”重要发起人之一的王贵满这样理解:“在这里,人们能够直观感受到黑土地的过去、现在和未来,通过了解黑土地的演变过程,引发大家对黑土地保护的思考,让这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在更广大的范围内不断升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