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3-61520695 举报电话:023-61520697

铜梁:开启智能新时代 共享智慧新生活

2019-08-26 17:11:24  来源:重庆日报

去年,铜梁区智能制造产业实现年产值达51.52亿元,增速28.33%;预计今年铜梁全区智能制造产业产值将达到100亿元;到2021年,智能制造、先进装备制造等支柱产业占全区工业总产值比重80%以上。

一连串数据背后,折射的不仅是铜梁智能制造产业的方兴未艾,更是铜梁坚持高质量发展、坚持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的创新驱动发展行动计划的坚定信心。

近年来,铜梁区坚持以《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的创新驱动发展行动计划(2018-2020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为引领,推动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并先后引入云丁科技智能安防设备产业园、3D智能终端制造产业园、京东云·铜梁产业培育中心智能制造产业基地项目、汽车智能行车、汽车电子研发生产项目等一系列先进智能制造企业、项目落户铜梁,为打造工业互联网新生态注入了强劲动力,也加快促成智能化生产、智慧化生活变成现实,一步步走进人们的生活日常。

抓顶层设计——

出台政策措施,培育发展智能制造产业

从传统产业的粗放式经营到大数据、智能制造产业集约化发展,从枯燥乏味的日常生活到智慧便捷的智能时代,每一次重大转型跨越首先得益于解放思想。

随着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逐步发力,生产一线新风扑面。在实验室里、操作台边、生产线上,不少企业或改造技术,或更新设备,人工智能(AI)、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逐步发力,新的生产要素不断汇聚,新的竞争优势加速形成。

为在智能新时代抢占先机,铜梁将目光锁定在生产智能化、生活智慧化上,加快布局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5G、人工智能等战略新兴产业。

为加快营造智能制造的良好环境,去年1月,铜梁借机构改革的契机,增设了铜梁区大数据应用发展管理局,负责拟订全区大数据、人工智能、信息化发展战略,促进大数据政用、民用、商用,统筹推进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国民经济各领域融合应用。

同时,为让企业甩开膀子干,去年以来,铜梁先后出台了《行动计划》《铜梁工业跃升倍增工程实施方案》《领军工业企业和明星工业企业培育实施方案》,为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铜梁工业振兴行动计划同频共振,完善智能制造产业链和创新链,培育发展智能制造产业指明了方向,同时也明确了智能产业发展的总体思路与目标、重点任务以及保障措施等,这为加快智能产业项目的落地生根扫除障碍。

做优质服务——

加速智能项目落地,催生智慧企业生根

云丁科技是小米生态链中智能家居企业的代表,在智能门锁市场的份额已在10%以上。自2018年智博会云丁科技与铜梁签约后,铜梁高新区立即派一名经验丰富的服务专员积极与企业对接,协助云丁租赁厂房,并积极协调企业解决水、电、气方面的问题。

今年5月14日,云丁科技在重庆的第一把智能门锁成功下线,标志着年产500万台智能门锁的云丁科技铜梁项目正式投产,这不仅为推进整个小米科技智能制造产业园做大做强迈出了坚实一步,对于重庆铜梁智能产业集群的发展也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

铜梁区经信委相关负责人透露,为促进智博会签约项目生根,铜梁制定了重点项目建设清单,明确责任领导和责任人,及时掌握落地项目情况,主动加强与各专业招商小组对接,专题研究解决项目落地中个性化问题,保障项目顺利开工建设,同时通过“放管服”改革,优化审批流程,建立“互联网 政务服务”企业服务系统,构建标准化政务服务体系,将审批时限由以前至少267个工作日压减到15个工作日。

事实上,催生智慧企业落地生根只是铜梁做优服务的一个缩影。为吸引更多智能项目落户铜梁,该区健全系列机制突出靶向招商,围绕“1 6 3”工作机制,健全从信息捕捉整合、论证研判、对接签约、落地建设的全流程服务工作体系,并进一步收窄出击范围,细化目标企业清单,实现精准招商、靶向招商。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智博会铜梁将有小米生态链上投资10亿元以上生产智能耳机和健康设备的2个项目进行签约。

走两条路子——

完善智能配套,引领制造业变得聪明起来

不仅是智能制造企业有政府扶持,在铜梁高新区传统产业也在加速进行智能化改造。

在重庆庆兰实业有限公司,宽敞明净的车间里听不到机器的嘈杂,三五个人操作数控平台就能完成此前数十名技工的任务。智能化新技术的应用,让当地传统制造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同样,重庆长安离合器制造公司计划引进7台智能化设备,并将全部用于企业技术化改造。今年该企业引进了首台智能化设备,正在进行安装调试。该企业相关负责人透露,第二台设备将于2020年2月到位。两台设备到位后,可以形成年产20万套新能源的电机定转子产能。

重庆庆兰实业有限公司、重庆长安离合器制造公司转型升级,见证了铜梁实施大数据智能化的决心和勇气。

为顺应大数据、智能制造发展趋势,去年,铜梁按照《行动计划》要求,着力完善智能制造产业链和创新链,构建智能经济体系,推动经济社会各领域向智能化加速跃升,打造具有竞争力的智能产业集群。同时,大力实施“机器换人”工程,引导企业更新数字设备,加快装备、产线、车间、工厂向数字化自动化迈进,实现企业“上云上平台”。到2021年,铜梁力争打造3个产业基地,集结30家高端智能终端家电企业;聚集100家智能制造产业全产业链配套生产企业,把铜梁高新区建成智能终端产业园区,实现智能产业销售收入300亿元以上。

与此同时,围绕大数据智能化,铜梁紧盯重点工程推进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全区公益性场所和经营性场所将完成740个AP的建设任务。今年以来,新建及改造4G基站229个,新建5G试验站6个,举办“5G巡洋舰”市民体验活动,让市民零距离感受5G技术在民生服务、产业发展等方面的无穷魅力。

智能点睛》》

镜头①

智慧气象智能化让气象预报更聪明

在铜梁奇彩梦园景区,细心的市民会看到一个新颖别致的小型气象站,通过这个气象站监测到的数据传到区气象台的大数据平台进行分析,就能为景区提供赏花、舞龙等定制化服务。

比如,每周末晚上7点半到8点,景区都会安排舞龙,但根据智慧气象 大数据平台分析的数据,气温、降雨、风速超过警戒,则会延期或直接取消舞龙表演。像这样的气象站铜梁区有61个,所有的数据都汇总到铜梁区气象 大数据平台。

铜梁智慧气象 大数据平台是基于铜梁智慧城市建设需求,由区气象局牵头,大数据局、水利等多个部门共同建设打造的大数据管理平台。据了解,这个平台已经集纳了环保、水利、文旅等14个部门的20类数据,具有“新”“多”“实”等特征。

“新”即是指平台使用了三维倾斜摄像、三维GIS平台、人工智能、5G通讯、物联网等多项先进技术;“多”是平台目前集成14个部门的20类异构数据;“实”是指平台是基于防灾减灾救灾实战需求进行开发,真正将大数据、智能化、人工智能等项技术运用于气象服务,让气象预报变得更聪明。

镜头②

智慧水利602名河长有了巡河记录仪

“有了这套智慧水利系统,我们就可以把河长发送到平台的信息分类处理后反馈到相关责任单位,这些单位就会按照区河长办的要求,及时整改处理问题。”铜梁区水利局水生态建设与河长制工作科负责人介绍,这套智慧系统的优点一是督促河长亲力亲为,深入第一线发现问题;二是有利于在线监管在线督查在线整改;三是节省了人工和时间。

据了解,该平台接入了市水利部门的总平台端口,再从区平台的电脑端和手机端,接入河长手机的专用软件末端端口,河长在巡河中可以及时把发现的问题通过图片和文字传输到区里的平台上。

目前,全区18名区级河长、234名镇级河长、350名村级河长都在手机上安装了巡河报告软件,从去年4月开通这套智慧系统以来,已接到报告的问题千余件,目前处理率达到98.3%,在提高巡河时效和质量的同时,也保护了江河湖库水生态安全。

值得一提的是,铜梁水利部门还建起了智慧水务平台,将物联网、互联网、通讯网、云计算、商业智能、终端设备等现代信息技术与传统水务进行深度融合,提高了供水企业的水务管理水平和水务对社会公众的服务水平。

镜头③

智慧农业“神农大脑”让传统农业更高效

土桥镇新陆有机蔬菜基地与其他基地有所不同,这里处处藏着“黑科技”,大棚四周采用的是升降式地膜,里面安置着水空调、排风扇、滴灌和喷灌系统等设施。

“这些设施全部‘听从’棚内控制箱发出的指令。”该基地技术人员介绍说,大棚里的温、光、水、肥分别由相应的设施负责调控,当哪一项指标需要调整时,中心控制柜会自动分析接收的数据,并将发出的指令反馈到设备终端,设备终端会自动启动排湿、降温、散热、喷水、升温等有关功能,调整到作物生长的最佳环境。

事实上,物联网让农业变得智慧起来,只是铜梁推进智慧农业的一个方面。去年,该区为将大数据智能化技术进行成果转化,联合京东集团开发打造了第一个服务农业全产业链的综合平台——“神农大脑”。

据介绍,“神农大脑”主要为农业提供前、中、后端的全链条服务。其中前端提供农业产业资源管理,掌握资源时空分布和变化;中端提供数字服务指导精准生产,推动农业生产智慧化;后端提供数据洞察、视觉设计,无缝对接市场需求,进而促进生产优化。

截至目前,铜梁区有关部门通过“神农大脑”摸清了农业资源底数,掌握农业资源时空分布和变化,并绘制农业资源监测一张图。同时,规模农业生产经营主体正在进行智能农场的升级革新以及利用京东消费大数据帮助平滩蜜柚、铜梁莲藕进行市场开发、品牌定位、新品开发、营销布局等。

赵童刘玉珮图片除署名外由铜梁区委宣传部提供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