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

酉阳车田乡:油茶产业铺就脱贫路

2019-08-12 09:47:06  来源:重庆日报

漫山遍野的油茶树将带动村民脱贫。(酉阳县委宣传部供图)

返乡青年游敏在油茶林下喂养火鸡。 记者 左黎韵 摄

8月,骄阳似火,即使在海拔900米的酉阳县车田乡,依旧能感到夏日炎炎。

一大早,车田村66岁的陈永桃便带着农具出了门,到山坡上给油茶树除草、施肥。他种植的3亩油茶树已结出了果子,再过几个月,果子由青转褐,就是收获的时节。

油茶果子长势喜人,陈永桃心里却有些纠结。原来,几天前,车田乡刚引入的农业公司找到他,希望他将自家的油茶林转让出来,除了给予合适的转让费外,他还可用土地作价入股,每年获得保底分红。虽然效益是实实在在的,但望着眼前这片自己管护了七八年的油茶林,陈永桃又心有不舍。

酉阳是我市油茶种植大县,其中又以车田一带的油茶最为有名。油茶果子可用于榨油,榨出的茶油素有“东方橄榄油”之称。虽然拥有上百年的油茶种植历史,可多年以来,酉阳油茶仍处于小打小闹的散户种植阶段,当地村民仍以种植“三大坨”(玉米、土豆、红苕)为主,经济效益低下。

脱贫攻坚短期靠政策,长期靠产业。依托当地的土壤、气候优势,这两年,车田因地制宜发展以油茶为主的特色效益农业,闯出了一条产业脱贫路。

然而,这条路走得并不轻松。

寻求产业

村民们几度受挫

在陈永桃的记忆中,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村里山坡上长有大片野生油茶林。每年白露过后,乡亲们会背着背篓上山捡油茶果子,捡来的油茶果子经脱壳、晾晒,才有了茶籽。

村民们用传统方法压榨茶油,整个制作过程包括烘干茶籽、碾制茶粉、制作茶饼、压榨、过滤沉淀等七八道工序。

“那时,农村生活条件有限,一年也吃不上几回猪肉,村民们用茶油炒菜或拌饭,就当‘抹油’。”陈永桃说。

到了90年代末,村民们的温饱问题基本解决,便琢磨着如何能致富。听说酉阳有几个村靠种植烤烟出了好几个万元户,村民们坐不住了,纷纷上山将坡上的老茶树砍了,种上烤烟苗。头几年,烤烟效益还不错,村民的腰包渐渐鼓起来。可由于长期施用化肥等原因,土壤开始板结,严重影响了烟叶品质。烟叶卖不起价,种植烤烟的村民越来越少。

车田乡位于酉阳县东北角,距离县城75公里,和大巴山深处的众多山村一样,这里是典型的山区,林地多、耕地少,如何因地制宜发展合适的产业?事实上,早在2010年,乡政府便将目光投向了油茶树。

陈永桃还记得,那年,村里来了家农业公司,双方协商,由村民免费将土地流转给公司种植油茶,公司管护3年后,再交由村民自己种植。最初,村民们积极性颇高,陈永桃就将自家3亩土地全部流转了出去。然而,油茶产业投资大、回报周期长,没到两年,公司老板“跑路了”,村民们大呼上当。

油茶树填不饱肚子,好多村民又将茶树砍掉,改种“三大坨”。

就这样反复折腾,车田乡的经济发展始终滞后。2017年时全乡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有540户2472人,人均年纯收入还不足3000元,成为全市18个深度贫困乡镇之一。

引入新模式

油茶成了主导产业

不过,还是有些村民舍不得砍掉油茶树,陈永桃便是其中之一。

他的妻子患过脑溢血,听说茶油能缓解病情,他咬咬牙,就算再累也要让茶树结出果子。2016年,油茶树开始挂果,但这榨油的过程有些心酸。这年头,会榨油的手艺人不多,陈永桃背着沉沉的茶油籽,要搭乘好几站农村客运才能找到最近的榨油坊。而且,古法压榨的茶油,产油率只有20%,只够自家食用。所以,虽然城里茶油已卖到了每斤50元,但是陈永桃家的茶油,能卖的并不多。

守着茶树却无法增收,陈永桃的窘况正是车田乡产业发展的短板。毫无疑问,在贫困地区,培育可持续、效益明显的支柱产业,是助力脱贫的重要手段。2017年,当地政府经反复调研后认为,车田乡具有油茶生长的自然优势,但缺乏健全的发展模式。如何实现油茶集约化、规模化发展,成为乡政府不断思考的问题。

一次,乡长田华强带着干部到酉阳可大乡考察,发现当地政府引入的酉州实业集团采取“公司+集体经济组织+基地+农户”的模式发展油茶产业,极大地调动了村民们的积极性,仅当地吴家村一个村庄就发展了5000亩油茶。

田华强一回到车田乡便召集干部一起座谈。大家一致决定效仿可大乡,引入酉州实业集团,采取相同模式壮大车田的油茶产业。

然而,当干部们深入田间地头宣传时,村民们的态度却不冷不热。“大家不愿把土地拿出来,害怕像之前那样,拿了土地又看不见效益。”田华强坦言,这归根结底,还是村民们没有信心。

干部们继续给村民做工作:“乡亲们,新模式是业主以资金入股、村民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集体以资产入股,组建基地合伙种植油茶。在油茶见效前,为保障大家的利益,公司每年给予固定的保底分红,油茶见效后,所得收益再按照公司、农户、集体6:3:1的比例进行分配。”

见村民们还不明白,他们又掰着指头算账:“盛产期后,每亩油茶的收益在4000元左右,若按照30%给大家分红,每亩地最少也能分红1200元,比种植‘三大坨’划算多了。”

听到这里,村民们陆续松了口。经过协商,酉州实业集团决定在车田村打造全乡第一个油茶示范基地,贫困户庹汉兴来劲了,他将自家5亩土地入股到农业公司,又在基地打工,负责油茶苗的栽种、管护等。去年,算上务工收入和保底分红,他一共挣了2万余元。“这实实在在的效益让我们对产业发展有了信心。”庹汉兴高兴地说。

缩短见效周期

扫除脱贫“拦路石”

车田乡的老品种油茶自栽种后6年投产,12年后进入丰产期,亩产最多可达3000斤。尽管引入了保底分红机制,但相较于其他农业产业,油茶漫长的见效周期依旧是产业脱贫路上的“拦路石。”

“对此,我们主要进行了两方面探索,一是引入新品种油茶,缩短生长周期;二是发展林下经济,通过以短养长,增加村民收入。”田华强告诉记者。

事实上,早在2008年,酉阳县已着手进行良种油茶的引种试验。他们利用酉阳野生油茶这一天然数据库,从油茶林中筛选出芽变优系作为母本,再通过多年物后观察,待其性状稳定后截取母本上的枝条,在不同地域进行试种,再从中选育最优质的品种。

如今,车田乡栽种的油茶主要有长林3号、长林4号、长林53号等,他们的生长周期比老品种油茶缩短了4年,且含油量更高。

而利用油茶林间空地,车田乡还发展起特色种植业和养殖业,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

不到30岁的游敏是村里的返乡青年,他前年回乡后,利用门前的油茶林发展特色养殖业,成为村里第一个养殖火鸡的人。他说:“在油茶林下放养火鸡是双赢的,一方面,能为我节省租住养鸡场的场地开销;另一方面,火鸡还能给油茶除草,帮基地节省用工成本。”今年,游敏一共养殖了1000多只火鸡,预计年收入在4万元左右。

对于新造的油茶林,当地则计划利用苗间空地套种中药材、高山蔬菜等。据初步估计,借助林下经济,即使在油茶生长期,该乡也能实现每亩林地超过万元的收益。未来三年,车田乡将在全乡建造1.6万亩油茶基地,带动辖区4个村庄脱贫致富。

不过,车田乡的油茶产业依然存在着不足:例如,在品牌建设方面还亟待突破。目前,当地一些老的油茶林依旧归村民所有,要加速品牌建设,就得尽快将这些油茶林流转过来,按照统一标准进行管护,提高油茶质量。

此外,农业要获得规模效益,完整的产业链是关键。对此,车田乡也正与酉州实业集团商议,拟打造一条全新的生产线,投产后,将采取国际上领先的亚临界萃取工艺提炼茶油,使茶籽出油率提高到95%。届时,车田乡的油茶年产值将有望达到1.5亿元。

记者手记》》

发展扶贫产业要找准着力点

左黎韵

产业扶贫是稳定脱贫的核心。近年来,我市以脱贫攻坚为契机,深度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了柑橘、中药材、茶叶等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为如期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注入了强劲动力。

然而,记者在走访中却发现,一些地方虽然有了产业,却出现脱贫快、返贫易的现象。究其原因,在于产业质量不高,利益联结方式单一,贫困户参与发展的深度不够。

要解决这些弊端就要因地制宜寻求合适的产业及发展模式,既要保证产业品种的差异化,又要健全体制机制,让村民“有利可图”。以车田乡为例, 此前之所以经济落后,就是因为没有找准产业发展的着力点,浪费了天然的生态资源。而如今,借助农村“三变”改革,当地村民热情高涨,积极投身到产业发展中。其打造的油茶产业盛产期长,只要抚育管护得当,投产后可连续盛产30年。可以说,一片油茶林就能富裕几代人。

总而言之,产业扶贫要放眼长远,要建立可持续、健全的发展模式,让贫困户对美好生活充满信心。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