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
天津市静海区杨成庄乡中学校长张辉——

导演乡村中学“变形记”

2019-07-17 09:53:18  来源:中国教育报  作者:陈欣然
三年前的天津市静海区杨成庄乡中学,不仅教学成绩全区落后,学生的状态也不佳,违纪多、不听教师管教、中午翻墙出去买零食的比比皆是;教师管不好学生,士气不足;家长不信任学校,每年都有百余名学生转学。

而三年后的今天,学校打了一个漂亮的“翻身仗”。变化的发生,是从张辉来到这所农村校开始的。

信息化教学带来巨变

张辉永远忘不了,他接到调令的那一天,是2016年8月12日。在此之前,张辉在天津市静海区沿庄镇东滩头中学工作了27年,这所乡村中学办得有声有色,见证了他从一名普通教师到一名校长的成长轨迹。杨成庄中学,状况却复杂得多。

杨成庄乡由于产业园区发展、大学城建设,近些年周边不少村民因拆迁补偿等原因,经济条件迅速改善,但也使得他们对教育的重视度下滑,学生学习兴趣普遍不高。

如何改变这种局面?接到调令后的第二天,张辉便匆匆走马上任,并展开了调研。

通过梳理学校教师队伍,张辉发现,全校80多名在职教师,40岁以下的年轻教师就有50多人。结合自己去优秀学校学习交流的经验,张辉认为,教育信息化是未来发展的大趋势。在学校里推行信息化教学,一来增加年轻教师的本领,二来也可以探索提升教学质量的可能性。

恰在此时,静海区正大力推行教育信息化的“三通两平台”建设。成绩落后的杨成庄中学则是一个完美的试验对象。张辉邀请静海区电教中心专家来到学校,对老师们进行手把手培训,同时举办校园微课大赛,要求40岁以下的教师每人必须制作一节微课参赛。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年轻教师基本都掌握了微课的制作方法,并将微课引入课堂。

课堂由过去的教师讲述为主,变为如今的学生主动发问,师生互动频繁,教学实现了翻转。对于比较抽象的知识点,通过信息化技术,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比从前深刻多了。

此外,学校利用大数据功能对学生学习情况实现了精准掌握。任课教师对每名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到了如指掌,从而在后期教学辅导中做到有的放矢。

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最关键

在张辉看来,要想提升教学质量,拥有一大批能把信息化技术用好的教师才最关键。

张辉上任没多久,就能准确地叫出每一名教师的姓名,知道教师教什么科目、哪个班级。不仅如此,随机听课,也成为他的工作常态。“张校长听完课从来不会批评教师,而是会找到每个教师的闪光点,让我们把优点发扬光大。”英语教师元绍云说。

“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是张辉的优点。张振柱老师书法出众,他就鼓励他开发了书法校本课程。老教师程志峰有京剧特长,张辉就在学校里开办了学生京剧社团,让他担任指导教师。

张辉千方百计给教师创造机会,去各地参加培训、学习交流活动。这两年,学校的教师在各类教学技能大赛中摘金夺银,成绩令人瞩目。“比赛的机会很多,我不会只让少数几名教师参赛,而是要让每一名教师都有机会展示自己。”张辉说。

班主任的工作细致烦琐、责任重,老师们都不愿意担任,这成为学校工作中的一个难点。为此,张辉带领老师们去听全国各地名班主任的讲座。慢慢地,老师们有了积极性,纷纷争当班主任。身在其位的班主任也都兢兢业业,生怕被别人比下去。

如今,杨成庄中学教师有一股子比学赶帮的劲头,每个人都在尽自己的全力,让学校变得越来越好,帮学生找到自己的位置。

让学生找到自己的位置

刚来杨成庄乡中学时,一到中午,就有不少学生翻墙头去校外买零食。为此,张辉带领同事采用“围追堵截”的方式,每天去墙外蹲守。

张辉明白,管理学生就像治理河道一样,仅仅靠“堵”是不成的,还要“引导”。他决定从德育抓起,自此,一系列德育活动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学生入学后的一日常规教育、新生队列训练、“知规矩,讲规矩,守规矩”主题教育活动、《弟子规》诵读比赛、法制知识竞赛、学农基地劳动教育、感恩教育……

每天中午全体学生分成三组,有序吃完午餐;考试时所有学生按时进场,直到考试完毕才交卷离开;去学农基地劳动时,遵规守纪,令基地教师惊呼“你们的学生变化真大”。

此外,张辉大力倡导在校园里开展各种社团活动和体育、艺术活动。学校里有让学生牵挂的事情,学生在活动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开展课外活动之初,教师对此有质疑,生怕过多的活动会分散学生学习的精力。后来,他们发现,学生不仅没有因为参加活动而耽误学习,学习成绩反而有了提高,同时学校里违纪现象也大幅减少。学校将活动开展情况放到互联网平台上,家长和教师在线沟通,家校互育的效果明显提升。

2018年中考,杨成庄乡中学打了个“翻身仗”。刚刚结束的2019年中考,学校成绩较去年又有显著提高:中考平均分提高12.54分,合格率提升4.28%,高中上线率提高1.51%。

不久前,张辉升任杨成庄乡总校校长,还要管理杨成庄乡的7所小学以及多所幼儿园。尽管工作更加繁忙,他每周还是要回杨成庄乡中学处理工作,他还想亲眼见证这所曾经的落后校,一步一步走向光明的未来,写下一篇名副其实的乡村中学“变形记”。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