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伍云燕
过去线下摆摊卖,如今线上不愁销
“以前柑橘成熟后,就拉到城里卖,还卖不了多少。最尴尬的是,按照原来的市场规律,柑橘大丰收反而会导致价格下跌,增产不增收。如今线上一天能卖出几百单,根本不愁销。” 7月5日,忠县冉阳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冉亚林喜滋滋地告诉记者,今年上半年她在电商平台上接了2万多单,卖了5万多公斤柑橘,实现销售额20余万元。
柑橘作为忠县的特色支柱产业,在忠县已有2000多年的种植历史,凭借三峡库区腹心得天独厚的地理气候优势,这里出产的柑橘色泽鲜艳、皮薄汁多、口感细腻,深受消费者青睐。目前,全县柑橘种植面积达35.5万亩,规模化种植达85%,涉及19个乡镇(街道)。
一根网线连通城乡,让村里的柑橘有了好身价。2015年,中国邮政集团公司重庆市忠县分公司积极响应县委、县政府电子商务进农村号召,积极打造邮乐购电商平台,坚持提供“运营+推广+包装+寄递”一条龙服务,帮助果农线上销售柑橘。
通过邮乐购尝到甜头的冉亚林说:“按照订单采摘鲜果,将果子分装打包,只需保证柑橘的新鲜品质,策划、营销等环节由平台全权负责。”如今,全县加入邮乐购电商平台的柑橘种植户已有6家。2018年12月到2019年2月,中国邮政集团公司重庆市忠县分公司农村电商团队通过“预售+促销”的方式,以9.9元至15.9元的单价帮助新立镇、永丰镇、拔山镇的果农们成功接到3万多单,共计销售锦橙7万多公斤,销售额30余万元。
2017年,忠县为进一步做强做大柑橘产业,创建“国家柑橘市场”和“柑橘特色小镇”,大力打造了专注于柑橘产业的互联网生态智慧平台——柑橘网,借助忠县柑橘产业优势,以柑橘核心企业和柑橘运营中心为市场发展策略,依托农信农业互联网平台优势,连接全国柑橘资源,实现柑橘线上交易+线下交收。目前,柑橘网交易范围已实现全国覆盖,线上商户近1万户。
近几年,忠县电商平台的迅猛发展不仅打响了柑橘知名度,也带火了桑葚、竹笋、鲜花椒、无花果、青脆李等特色农产品。县商务委员会相关负责人介绍,忠县围绕电商服务体系、物流体系、品牌营销体系以及电商主体培育4个方面大力发展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现已建成镇级电商服务站27个、村级服务点204个,乡镇覆盖率达到100%,电子商务交易额累计实现41.89亿元。
柑橘纳入公共区域品牌 ,标准化生产品质有保障
外销渠道不用愁,内在品质也要有保障。2018年11月,忠县将春见、红美人、沃柑等7个品种的柑橘纳入“忠橙”区域公用品牌管理。县果业发展中心制定《“忠橙”柑橘生产技术规程》和《“忠橙”柑橘产品标准》,统一标准、统一包装、统一标识、统一管理,授权使用。忠县辖区内凡是符合条件的柑橘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植大户、柑橘果园等农业经营主体均可自愿申请。对获得“忠橙”区域公用品牌使用的主体,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在产业发展政策方面给予优先扶持。
这意味着,想要享受使用“忠橙”区域公用品牌的红利,就必须严格按照符合区域公用品牌的生产标准进行种植、加工等,以此保证柑橘产品质量符合《“忠橙”柑橘产品标准》要求。
“如今在忠县,种柑橘的规矩‘农尽皆知’:打坑必须是1米直径、0.8米深度;每亩种植数量限定在40株左右……从育种、育苗,到建园、管护、榨汁,忠县柑橘已形成一整套标准化体系,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农产品的高品质。”县果业发展中心负责人说。
重庆忠嵘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唐典虎告诉记者,随着互联网电商平台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水果供应商选择加入电商平台拓宽销售渠道,但由于运输储藏方式的落后,水果长距离运输潜在的腐烂变质问题也日益突显,成为制约水果电商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只有积极引导农产品规模化与标准化生产,统筹农产品生产、冷链物流、包装设计等环节,才能让农产品真正“触网”。
为了顺应市场需求,唐典虎打算自建加工厂,主打水果深加工,全程按照标准化生产,纵深开发各类果酒、果干、果浆、果汁等,提升水果产品附加值。
农村电商带动传统产业升级,农业品牌意识越来越强。
近段时间,位于忠州街道红星路42号的重庆市龄童米业有限责任公司,线上销售负责人与员工讨论下半年线上销售活动的计划。“今年‘6·18’,我们接到5000多单,订单量是平时的两倍多。”公司总经理王光伦面露喜色,“这得益于公司专门推出的线上品牌,下半年我们将借助这一优势,争取订单量再翻一番。”
运营农村电商6年多时间,王光伦探索出了农特产品上行、下行的网络“捷径”。如今,他在邮乐购、淘宝、拼多多等十几家电商平台都开了网店。“靠着好招牌,公司主打的贡米、特米、油米、大米、香米等产品,每天线上都有200多份订单,网络销售额每月稳定在60万元左右,占总销售额的25%。”
电商下乡,为县域经济发展增添活力
“各位‘宝宝’早上好,欢迎大家观看我的直播。这是我自己做的榨菜,是不是看上去很有食欲,各位‘宝宝’可以免费试吃哦。”7月5日,马灌镇马灌社区的一个农家小院里,今年49岁的陈章容正在淘宝直播平台“老坛泡菜姐”直播页面上,一边展示榨菜,一边与网友互动。
自2018年2月以来,陈章蓉在淘宝上开店卖货,利用网络直播平台,推销自己制作的各类咸菜、腊肉、香肠等,累计实现销售额100多万元。
借助互联网东风,马灌镇“长”出20多家电商企业。
“农村电商主要涉及农产品和加工类产品两大类。”县商务委员会相关负责人介绍,深加工的农副产品、生活用品、传统工艺品等加工类产品,占当前农村网上销售的“大头”。
与此同时,农产品深加工也给村里富余劳动力提供了大量家门口就业的机会。走进马灌镇白高村毛妈妈土特产经营部的加工车间,工人们正在分拣发酵后的小麦和黄荆。目前,正是制作黄荆晒酱的季节,赋闲在家的村民帮忙挑拣石子、蒸煮、磨面,加工包装。按天计工资,一个工人每天能挣60元。
数据显示,去年我县电商交易额15.47亿元。其中农村网络零售额7.2亿元,同比增长22%,农产品网络零售额4.3亿元,同比增长23%,帮助村民增收7000余万元。
未来,忠县还将着力打造具有忠县特色的农村电子商务和创新模式,大力促进电子商务与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全面构建忠县电子商务生态圈。计划到2020年,全县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应用普及率达到50%,农产品商品化率80%以上,力争全县农村电子商务年销售额25亿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