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3-61520695 举报电话:023-61520697

铸魂强根振兴乡村 ——铜梁区乡村文化振兴工作综述

2019-06-25 14:06:00

党的十九大以来,铜梁区在深入推进乡村振兴过程中,把乡村文化振兴贯穿于乡村振兴各领域、全过程,从价值引领、活动支撑、产业突破等方面入手,推动乡村文化兴盛,为乡村全面振兴铸魂强根,农民精神风貌明显改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大大提高,焕发出新的气象。

立足价值引领,建设德润乡村

铜梁区在推进乡村文化振兴过程中,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弘扬主旋律、凝聚正能量,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建设德润乡村。

龙灯彩扎。

安居古城水云龙。

实施“五风”浸润工程。铜梁区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积极探索创新,在黄桷门村试点,以“美丽乡村·洁雅家园”为主题,实施以“和风”化人、“新风”沐人、“惠风”育人、“清风”怡人、“暖风”助人为主要内容的“五风”浸润工程,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百姓生活,将文化“种”进群众心中,以文化滋养的方式提振村民的精气神,让农村人居环境美起来、文化生活丰起来、乡风民风纯起来。如今,“五风”浸润工程已在全区推广,通过党员示范、典型带动、活动助推、文化滋养、村民互助、志愿服务等方式,着力推动乡村文化兴盛,使乡村振兴充满生命力。

铜梁火龙。

大蠕龙表演。

实施“典型带动”工程。近年来,铜梁区村社、镇街、区级层层评选“新乡贤·好乡亲”,全区评选先进典型1000余名,区级命名表彰100余名。发挥典型带动作用,在每个村设“新乡贤·好乡亲”榜,在全区举办“新乡贤·好乡亲”故事分享会300余场。同时评选“最美家庭”“最美院落”“文明家庭”等,用先进典型影响身边人,传递向上向善的精神力量。

群星奖节目《龙把子》。

原乡风情·大美铜梁马拉松比赛。

实施“破旧立新”工程。推进乡村移风易俗“十抵制十提倡”行动,开展文明礼仪、健康知识、手工艺等“新农村新生活”培训500余场,受众10万余人次。制定村规民约、创编移风易俗三字经、顺口溜;在村成立红白理事会,破除婚丧嫁娶中不良风气,推动乡风文明。

强化活动支撑,建设活力乡村

近年来,铜梁区在推进乡村文化振兴过程中,坚持以文化活动为支撑,丰富村民文化生活,努力建设活力乡村。

扎实开展“我写我家”“我秀我家”“我的格言警句”“家庭美德大家谈”等活动,培植“家”沃土。通过挖据整理、宣传展示、活动践行,让优秀家风家训“挂厅堂、进学堂、入心堂”,以传承好家风为抓手,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润物无声融入百姓生活。

荷和原乡彩跑。

“新乡贤·好乡亲”先进典型故事分享会。

常态化开展“新乡贤、好乡亲”评选,播撒“善”种子。通过严把评选程序,让先进典型“评得出、立得起、学得会、过得好”,涌现出全国“诚实守信”道德模范陈淑梅夫妇、“中国好人”吴定富、“全国最美职工”杨发英等一大批“新乡贤、好乡亲”,引导群众崇德向善、见贤思齐。

深入开展少云志愿服务等活动,激发“内”动力。在全区全覆盖建立少云志愿者队伍,注册少云志愿者近13万人,开展了文明旅游、爱在身边、文化惠民等志愿服务活动。全国道德模范陈淑梅、李其云夫妇作为志愿者,经常免费发放“爱心包子”;志愿者李佳关爱困境儿童获评“重庆好人”,志愿服务正成为铜梁广袤乡村一道亮丽的文明风景线。全面推行农村人居环境改善积分制,引导群众通过爱护环境、美化家园挣取积分,兑换日常生活用品,参评“最美庭院十星级文明户”等,推动村民从“袖手看”到“动手干”,让文明乡风蓬勃生长。

荷和原乡一景。

开展群众文化惠民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2018年开展流动文化服务进村、惠民电影放映、全民阅读、“红色文艺轻骑兵”进基层等活动7000余场次,惠及群众110万余人次。以“巴岳文津”和“荷和印象”文创街为代表,发挥乡土艺术家积极性,常态化开展作品展示、辅导培训等活动,带动老人、儿童、妇女学习优秀传统文化。各镇街村社建立自发性群众文艺队伍80余支,常态化开展跳坝坝舞、打腰鼓、舞龙等文化活动。

着力产业突破,建设富裕乡村

铜梁区在推进乡村文化振兴过程中,坚持“文化+产业”,着力在特色文化产业发展上突破,大力建设富裕乡村。

少云志愿者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做靓龙舞文化。举办龙灯艺术节,春节期间吸引游客400多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0.2亿元;推动龙舞文化走出去,原创舞蹈《龙把子》荣全国群众文化领域最高奖——群星奖,铜梁龙舞先后赴美、英等20多个国家交流演出,今年央视10次聚焦铜梁龙。

壮大龙文化产业。设立5000万专项资金,建成国家级龙灯彩扎基地,采取“公司+农户”的经营模式,开发龙灯系列产品120余种。建立龙灯彩扎基地10个,培育民间龙舞表演团队20余个。全区已形成彩扎、教习、研发、展演、产品为一体的“一条龙“文化产业经济,龙文化产业链条年产值超10亿元。

拓展文化创意产业。依托黄桷门村互联网基地、荷和原乡文创街,对农副产品实施文化创意植入和延伸产品打造,在产品包装、内涵、宣传中融入文化元素,“原乡小艾”"铜梁龙柚”等一大批文创农副产品搭上“互联网+乡村振兴”直通车,品牌和附加值大大提升,助推了集体经济壮大和群众增收致富。

文化是乡村振兴的魂和根,84万龙乡儿女正发扬“靠得住、顶得起、过得硬、容得下”的铜梁龙脊梁精神,加快推进乡村文化振兴,以文化振兴促进乡村全面振兴。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