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

来了,“数字乡村”!

2019-06-12 15:41:19  来源:城乡统筹发展网

文 | 薛峰 李文萍

18世纪末,蒸气机的发明和推广,拉开了第一次科技革命的伟大序幕。

19世纪末,电力的发现和运用,启动了以电气化为主要特征的第二次科技革命。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电子科学理论的突破和电脑的广泛运用,推动人类文明迈上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浩瀚征途。

……

回顾人类文明发展史,每一次技术革命,都是一次抢占发展先机、实现腾飞和跨越的战略机遇。

能否把握这样的机遇,也就成为一个关乎国运的历史命题。

当21世纪第二个十年即将走到终点,一场基于大数据、智能化等新兴互联网技术的伟大变革,已然拉开了“数字革命”的序幕。

这场变革,被人们称作“第四次技术革命”。

时代的风口再次降临,前行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途上的我们,自然不能错过。

要把握“数字革命”的伟大机遇,中国广袤的农村地区、庞大的农业人口自然也不可缺席。

因此,2019年5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提出了建设“数字乡村”的战略目标。

《纲要》概括了我国乡村数字化发展的现状,描绘了“数字乡村”的美好愿景,也指出了建设“数字乡村”的战略路径。

在《纲要》描绘的宏大蓝图上,“数字乡村”正大步走进你我的生活——

●“临界点”已经来临

在重庆荣昌区,不少村民的手机上都安装了一款名为“在村头”的APP。该APP包含农村“销售农产品”、“购买农资”、“学习信息技术”和“共享网络社区”等多种功能。

作为电商服务平台,“在村头”APP自荣昌区安富街道通安村初创之后,迅速覆盖荣昌区所有行政村,并建成了300余个“在村头”电商服务平台——这一切,仅仅用了不到两年的时间。

依托本地大学生“村官”、“本土人才”和创业青年,“在村头”的服务已经遍布荣昌乡村,解决农户农产品销售、农产品生产标准化、农产品生产溯源、工业品下乡和村级物流配送等难题。

同时,为了加强农户对电商的接受度和平台的服务功能,“在村头”APP免费开启电商培训和特色农产品种植技术课程,并建立村务公开平台、村内人脉网,形成了线下管理和网上管理相融合的新型农村治理模式。

目前,“在村头”APP已经为农户实现销售收入数百万元,与426户农户签订了购销协议,实现了电商精准扶贫。

像这样依托信息渠道和数字化手段谋求发展的例子,在全国广袤的农村地区早已不是稀罕的场面。

随着数字化技术在农村的普及运用,“数字乡村”已经成为可能。

对于当前全国农村数字化发展的形式,《纲要》进行了深入总结:

当前,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空前活跃,不断催生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推动全球经济格局和产业形态深度变革。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作出一系列战略决策,统筹推进网信事业快速发展。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加快建设,线上线下融合的现代农业加快推进,农村信息服务体系加快完善,同时也存在顶层设计缺失、资源统筹不足、基础设施薄弱、区域差异明显等问题,亟需进一步发掘信息化在乡村振兴中的巨大潜力,促进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

立足新时代国情农情,要将数字乡村作为数字中国建设的重要方面,加快信息化发展,整体带动和提升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数字化生产力,注重构建以知识更新、技术创新、数据驱动为一体的乡村经济发展政策体系,注重建立层级更高、结构更优、可持续性更好的乡村现代化经济体系,注重建立灵敏高效的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系,开启城乡融合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在这样的导向下,建设“数字乡村”的宏大战略也就应运而生。

●“四步走”描绘的美丽愿景

为保护村庄生态环境,浙江省杭州市桐庐县江南镇“全国美丽乡村”示范村——环溪村,采用物理和生物方式进行污水处理:先用植被、土壤、石子等将污水沉淀和过滤,然后通过微生物曝气降解,待污水治理达标后再排入河道中,确保水清河畅。

令人惊叹的是,在这种生态污水处理方式的背后,移动4G网络完美彰显了信息技术节约人力、精确监测、提高效率的科技性能。

首先,通过移动4G的实时监控装置,可将封闭污水池的水位、曝气机等通过视频、照片等转为可视状态,方便工作人员随时监测运行情况。

其次,通过移动4G安装的各类传感器,工作人员能随时监控污水排污口的流量、污水的PH值、太阳能蓄电池的安保情况。

最后,通过手机中的APP应用,能实现对监管人员现场巡视的考勤、现场移动执法的技术支持、污水池位置GPS定位、基础数据的整理分析报警等功能,为环保工作人员提供了高效的移动办公环境。

这样的场景,也将是“数字乡村”的一种常态。

那么,未来的“数字乡村”究竟什么样?

对此,《纲要》提出了“四步走”的发展战略,描绘了这样一幅“数字乡村”的美丽图景——

第一步:到2020年,数字乡村建设取得初步进展。全国行政村4G覆盖率超过98%,农村互联网普及率明显提升。农村数字经济快速发展,建成一批特色乡村文化数字资源库,“互联网+政务服务”加快向乡村延伸。网络扶贫行动向纵深发展,信息化在美丽宜居乡村建设中的作用更加显著。

第二步:到2025年,数字乡村建设取得重要进展。乡村4G深化普及、5G创新应用,城乡“数字鸿沟”明显缩小。初步建成一批兼具创业孵化、技术创新、技能培训等功能于一体的新农民新技术创业创新中心,培育形成一批叫得响、质量优、特色显的农村电商产品品牌,基本形成乡村智慧物流配送体系。乡村网络文化繁荣发展,乡村数字治理体系日趋完善。

第三步:到2035年,数字乡村建设取得长足进展。城乡“数字鸿沟”大幅缩小,农民数字化素养显著提升。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本实现,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基本实现。

第四步: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数字乡村,助力乡村全面振兴,全面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

蓝图已经绘就,接下来需要努力的,就是按照蓝图规划的方向开山辟路、通达美丽愿景的未来。

●通达美丽愿景的路径

在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区乌山街道团山湖村的农美基地,流传着这样一个辣椒“传奇”——基地的辣椒种子成活率高达98%,比普通辣椒提早上市10-15天,在不增加额外投入的情况下,每亩增产1200斤左右,帮助农民每亩增收上千元。

农美“传奇”如何产生?

原来,农美基地采用了先进的无土漂浮育苗技术,即辣椒定植以后用营养液进行灌溉,既能防止土壤连作病害及土壤盐分积累造成的生理障碍,又能充分满足作物对矿物质营养、水和空气的需要,栽培材料还可以循环利用,具有省水、省工、省肥和高产优质的特性。

同时,农美基地还大力推进“互联网+农业”,启动智慧农业项目,导致种苗生长和产量都将会更好。如使用寿命更长、内部空间利用率更高、自动化程度高的连栋大棚,通过手机终端就可观察大棚内温度、湿度和苗儿生长情况,远程遥控就能打开大棚降温除湿,成功实现指尖管控基地,精准定量施肥、灌溉和通风升温等。

像这样“时髦”的农业,将在《纲要》规划的蓝图里变成普遍现实。

不仅仅是产业发展,《纲要》还针对“数字乡村”建设实际,提出了十条实现路径——

一是通过大幅提升乡村网络设施水平、完善信息终端和服务供给、加快乡村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加快乡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二是通过夯实数字农业基础、推进农业数字化转型、创新农村流通服务体系,发展农村数字经济。

三是通过推动农业装备智能化、优化农业科技信息服务,强化农业农村科技创新供给。

四是通过推广农业绿色生产方式、提升乡村生态保护信息化水平、倡导乡村绿色生活方式,建设智慧绿色乡村。

五是通过加强农村网络文化阵地建设、加强乡村网络文化,引导繁荣发展乡村网络文化。

六是通过推动“互联网+党建”、提升乡村治理能力,推进乡村治理能力现代化。

七是通过深入推动乡村教育信息化、完善民生保障信息服务,深化信息惠民服务。

八是通过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发展、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

九是通过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巩固和提升网络扶贫成效,推动网络扶贫向纵深发展。

十是通过统筹发展数字乡村与智慧城市、分类推进数字乡村建设、加强信息资源整合共享与利用,统筹推动城乡信息化融合发展。

同时,《纲要》还围绕这些重点工作,提出了加强组织领导、完善政策支持、开展试点示范、强化政策支撑、营造良好氛围等具体保障措施。

在宏大美好的蓝图上,在不断贯彻执行的征途中,“数字乡村”必将现实。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