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节县鹤峰乡青杠村支部书记李仕选面临艰难抉择。
2018年10月,青杠村连接本乡毗邻柳池村“青柳产业路” 宣布动工修建,青杠段就矛盾重重,没法动弹。
公路全长8.09公里,其中青杠村仅占3公里,似乎“微不足道”,但却“举足轻重”——
1社“领地”,涉及62户80余亩土地。海拔175米至275米,九盘河沿线,土地肥沃,种植脐橙和小水果近1万株,对村民而言无疑“价值连城”。
李仕选又何尝不知。2012年,一位老板准备在这里修路,承诺土地流转费一年一亩600斤谷子,当时村民根本看不上,无动于衷,最后无疾而终。
一位村民在群众会上说:“修路是大事,更是大局观,但现实问题也不是小事,我们更不是小心眼。”
“新修这段公路没有补偿,确实难于上青天!”乡人大主席姜伟坦言,自己虽然分管扶贫工作,也是联系青杠村领导,但都不知道从何处“下牙”。
他称,这几年脱贫攻坚,全村新修公路30多公里、水池46口,同样要占用一些田地,村民从未说一个“不”字。但这次“不可同日而语”。
李仕选左右为难:“对上要有说话,对下要有交代,搞不好里外不是人。”
乡长陈洪林斩钉截铁:“只要是为老百姓做实事,再困难也要做。”
李仕选一边硬着头皮撑,一边心里打着鼓。同时作好最坏打算:宁愿不当村支书, 也不接手这次活。
自从2017年底,他就支书、主任一肩挑,另加3名女村干。自己还要“白天当支书,晚上干保安。”
毕竟是一名优秀村支书,李仕选仍不失时机地抓住一个突破口。村民代某打算砌屋坎,而这条公路正要从他家门前经过。
干部多次跑上门来做工作:“一打两其便,何乐而不为。” 虽说占地近3亩,经其再三权衡,觉得既卖人情,又不吃亏。最终代某点头答应修路。
刚进入2019年就取得“开门红”。不久成立指挥部,乡长陈洪林担任指挥长。2019年3月中旬,经过几轮村民代表会议,同意先丈量土地。
市属单位增派贫困村第一书记李跃荣不由自主地笑起来:“我是3月19日到村,第二天就下田量地。”
后来她天天与乡村干部一起挨家挨户走访,“转来转去,晕头转向。”“从早到晚,踏破门槛。”
又一位村民“松口”:我只是不能“冒头”。持续跟进,他最后“改口”:我还是可以“冒头”。占地最多要数村民代世友,接近5亩,但表态感人肺腑:“该是我们作出牺牲时候,各位不要再想不通。”
4月15日,村民们签字不要补偿,同意修路。5月底,青杠段公路完工,宛如一条玉带缠绕山间,为当地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李跃荣不胜感慨并撰文:从一条路开始,“学”。学习成果体现于以下几句话:统一思想,熟知政策;乡贤代表,重要支撑;依靠群众,村民自治。激动人心还在最后一句话:路已修成,心却牵挂。
指挥长陈洪林心如明镜,总结成三句话,也叫“三个看到”,个个都给力——
依靠群众在任何时候都是不可或缺;新乡贤和自治组织作用在新时期日益凸显;基层干部成为一支重要稳定力量。
2019年4月,李仕选不得不放弃银行保安“兼职”,尽管已经11年。相较一年前,他身上更瘦,脸上更黑。
笔者也同样面临艰难抉择,如果此文放进奉节县“四访”工作专刊,究竟是“榜样力量”,还是“典型案例”,亦或“经验交流”。(文:刘圣宇 彭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