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江,传奇大地,红色热土。这里孕育了秦朝女实业家清,成汉皇帝范贲、丞相范长生,宋朝东南第八将秦世璋,清末土家诗人陈景星等历史人物,更有铁血英雄温朝钟,红三军政委万涛,黔江游击大队大队长龚昌荣,抗日将领李永端、王宇震等仁人志士,留下了邓小平、刘伯承、贺龙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战斗足迹。
红色的印记、热血的精神,至今仍在传承并激励着勤劳勇敢的 56 万各族儿女,朝着建设山清水秀美丽黔江砥砺前行。
万涛故居
桂花村的忠魂
——革命烈士万涛和妻子冉启秀的故事
阿蓬江,自鄂西向渝东南逶迤而来,流经黔江一个名叫冯家坝的小镇。小镇上有一处四合大院,门口及院内,原各有一株根深叶茂的大桂花树,“桂花村”由此得名。而令桂花村声名远播的,却是这里走出了一位对党无比忠诚的红军高级将领,曾任红三军政委的革命先烈——万涛;更令人动容的,是其妻子冉启秀守候爱情60 年,直至青丝变白发。
1904年1月22日,大院主人万远屿家一个新的生命呱呱坠地,起名“诗楷”。阿蓬江水日复一日地奔流,诗楷也年复一年在长大。男大当婚,托媒人说上了阿蓬江边三门滩冉家千金启秀。1923年4月,两人喜结连理;7月,万诗楷考入重庆川东师范学校,他告别新婚的妻子,踏上赴渝求学之路。1924年,他从重庆寄回一封家书,内夹一张身着一袭长衫、头戴礼帽的黑白照片。他在信中说自己在外求学,不能承欢父母膝下,叮嘱妻子侍候好公婆,代夫尽孝。信中还说,不要回信,担心信件一旦落入别有用心的人手中,可能会带来麻烦。
将近一年的杳无音信,突如其来的鸿雁传书,让冉启秀喜不自胜。此后的岁月里,她与其他土家女人一样,一边尽心侍候公婆,当孝顺的儿媳;一边坚守爱情诺言,做忠贞的妻子。然而,她哪里知道,昔日文弱书生,今已倥偬从戎。
原来,万诗楷到重庆后,吸收五四运动民主与科学的养分,接受马克思主义洗礼,毅然投身革命洪流,与重庆学联负责人张锡畴一起,从事学生运动、青年运动。1924年,他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改名万涛,意思是将自己一生献身于革命的万顷波涛之中。1926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随后赴上海党的中央机关,在周恩来的直接领导下工作。1927年“八七会议”后,他以中央巡视员身份赴湖北指导农民暴动,与周逸群一道恢复鄂西特委,出任特委副书记。1928年冬,在华容指导反“清乡”斗争中,万涛不幸被捕,面对敌人严刑拷打,他坚贞不屈,大义凛然,后经党组织营救获释,与周逸群、段德昌等人继续领导鄂西的革命斗争。1929年初,他代表特委协助贺龙完成了红四军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鹤峰堰垭、走马坪整编,3月,兼任特委组织部长。1930年2月,他兼任红四军第二路党代表,与贺龙一起率军东进,致力于苏区党的建设和土地革命。
1931年5月,周逸群牺牲后,万涛实质性担负起地方工作。6月,湘鄂西临时省委成立,万涛当选为省委常委,先后兼任组织部长、宣传部长。9月,红三军与九师召开前委扩大会议,改组红三军前委,万涛任前委书记,兼红三军政治委员。10月15日,万涛卸任红三军政委,调后方工作。1932年8月31日,万涛在洪湖根据地瞿家湾青龙坑不幸遇害,年仅28岁。
程祖全在讲解
桂花年年飘香,可万涛离开桂花村以后就再没回来。在特殊的岁月里,冉启秀把丈夫的照片藏在挂蚊帐用的竹竿里,藏在毛主席像背后,偷看丈夫照片,等候丈夫归来,已经成为她生活的全部和活下去的希望!
1984年9月30日,60年的守望,冉启秀等来了民政部《万涛烈士证明书》。如今,在湘鄂西革命烈士纪念馆内,万涛作为苏区地方政权和革命武装力量的创建者,与周逸群、贺龙、段德昌的名字排列在一起,受到人民的敬仰。
万涛,用短暂的一生诠释了什么叫忠诚!冉启秀,用漫长的一甲子回答了什么叫忠贞!
小南海的枪声
——红三军创建川黔湘鄂新苏区的第一枪
黔江地处武陵山区中部、重庆东南边陲,东北跨连湖北咸丰、利川,西南毗邻重庆彭水、酉阳。城区群山相拥,素为“川鄂咽喉”,向为兵家必争。当年红三军入川,便是在黔江后坝乡的大路坝而今的小南海镇打响了第一枪。
据了解,当时红三军行军路线就是曾经的盐茶古道。站在古道路口,悬崖上穿凿的羊肠小道扑入眼帘,下面湍急的蛇盘溪,仿佛在吟唱“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当地土生土长的李方庆老人说,1933年12月22日拂晓,红三军由湖北省咸丰县活龙坪出发,穿越盐茶古道,奔袭60里,先头部队于凌晨8时许抵达大路坝,战斗打响。当说起贺龙带领红三军打响进入黔江第一枪的故事,他用“神兵天降”四个字来形容。
部队抵达后,在集镇边的一个小山腰修建了简单的军事指挥所,贺龙就在那里坐镇指挥。如今在集镇旁的半山腰上可以看到“红军革命纪念地”石碑,此处即为贺龙指挥所。放眼远观,这里可以把大路坝集镇尽收眼底,战斗打响后指挥起来自然得心应手。
当天,雨后初晴,白雾茫茫。红军凭借浓雾冲上山头。敌保安团周化成部守军正在碉堡外,见红军来了,吓得扔下枪,狼狈地向山下逃。
重走红三军走过的路
红军势如破竹,当日中午,大路坝战斗结束,红三军进入黔江首战告捷。随后,红三军兵分三路挺进黔江城,左翼经九盘岭、老鹰关、大坟堡、杉木桠进攻黔江东门并围抄南门;右翼经小南海、板凳岩、八面山、桃子坝进攻黔江西门;中路大军沿段溪河挺进,轻取中坝后翻过仰头山大垭口进攻黔江北门。三路大军协同作战,当天傍晚胜利攻占黔江城。
红三军在黔江开展一周的革命后,主动撤回活龙坪。1934 年上半年,红三军黔江东北部开展革命斗争,直到5月6日在濯水黄泥沱横渡阿蓬江奔袭彭水,留下了红军赔战损、三进马喇湖等动人故事,也留下了红军渡、红军树等革命遗址。
黔江城的新生
——刘邓大军在湾塘拉开解放黔江序幕
湾塘,距黔江城区15公里,距湖北省咸丰县朝阳寺镇8公里,现属黔江区舟白街道箭坝社区。据《黔江县志》载,1949年11月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11、12、42、50军,第四野战军47军和湖北省军区在渝鄂湘黔1000 多公里的战线上向宋希濂防线发起“川黔战役”。11月11 日,二野三兵团11军31师解放咸丰,然后乘胜追击,于11月12日凌晨在黔江湾塘聚歼宋部54师,生俘5000余人。31师93团继续挺进,解放黔江城。
站在湾塘大桥上,两旁是陡峭的山崖,桥下是碧波荡漾的阿蓬江,青山绿水,如诗如画。仰望,黔恩高速从这里通过,黔张常铁路建设工程也正如火如荼地进行。
在湾塘大桥码头附近有一家小杂货店,主人白发苍苍,叫汪洪海,今年70岁。汪洪海说,他父亲叫汪守福,当时只有他们一家人目睹了战斗的全过程。
“我就是在‘打火线’的那段时间出生的。当时我快要出生了,母亲大着肚子实在跑不动,所以我们一家人就只有躲在家里。”汪洪海说,国民党军队到达这里后就开始布防,还四处抢夺老百姓粮食和牲畜作为补给,当时老百姓逃的逃,躲的躲,有的走之前找地方把粮食藏了起来,家里稍微值钱的东西,能带的都带走,有些还把喂养的猪牛藏在了附近的山林里。
国民党军队到达湾塘后为了渡江,找来很多木船,然后用竹条编织成的纤绳将这些船连起来,再把从老百姓家拆下来的木板铺在这些船上做成一座浮桥。
没想到12 日佛晓,解放军数名战士趁着夜色游过了阿蓬江,拉回了一条木船,一个班的解放军战士伪装成敌军乘船过河,然后突然向敌118军54师师部的两个团实施袭击,吓得敌人狼狈逃窜。
当时战斗很激烈,战后当地居民挖土还从地里挖出来过迫击炮弹。老人说,老屋旁有一片茂盛的香树林,不少香树的树干上,布满了很多大小不一的弹孔。一次,在砍下香树的树干内,还找到了五六颗子弹头。总是听自己父亲讲起自己的出生经历,汪洪海老人总觉得这一切都像是自己亲身经历的一样。
祖籍浙江金华的李志远老人,当年初中尚未毕业的他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南服务团”的一员,随刘邓大军来到黔江。他曾回忆:刚进城时,大家都不敢相信面前的就是黔江城,一条独街只有500 多米长,街两侧全是破旧茅屋。1985 年,时任四川省人大常委会主任、1949年任二野后勤运输部部长何郝炬再来黔江时也留下了“昔时走马下黔江,灯火稀疏茅舍光”的诗句。
平凡中的坚守
——父子接力为烈士守墓70年
程绍光、程祖全父子是城东街道下坝社区二组居民。2007 年,看管烈士陵园58年的程绍光病逝。临终前,他的儿子、38岁的程祖全接下父亲的班,也成了烈士墓的守护人。看守陵园每月只有400 多元的补助,但程祖全没有怨言,一家人靠耕种和在附近做零工维持生活。如今,程祖全和父亲已为烈士守墓70年了。
关于父子两人接力守墓的事情还得从1949年说起。那一年,黔江解放后,县里把在全县各地牺牲的22位烈士迁到三元宫集中安葬,并建烈士墓。26岁的程绍光参加了烈士墓的修建。
在修建烈士墓期间,程绍光听县干部讲了许多贺龙和红军在黔江、刘邓大军解放黔江的革命故事。从此,程绍光心中萌生了对烈士的敬仰之情。他的家距烈士墓只有二三十米远,烈士墓建起后,县里就安排程绍光义务看管,没有一分钱的报酬。程绍光欣然答应,成为了黔江为烈士守墓的第一人。
无论严寒酷暑,还是刮风下雨,多年来程绍光把看管烈士墓作为自己的一项义务来完成。每天再忙,他都要到烈士墓去察看一两次,有时半夜还要到烈士墓去转几圈。为了守好烈士陵园,他放弃了好的工作机会、放弃了许多与亲人相聚的机会,直接住到了陵园。直到2007 年生病离开的那一刻,他心心念念的仍然是谁能帮自己守好烈士陵园。这一年,他82岁。
明白父亲的担忧,儿子程祖全含泪从父亲手中接过烈士陵园的钥匙。就这样,程祖全接下父亲的班,成为了第二代守墓人。
按照程绍光的遗嘱,程祖全将父亲安葬在叫炭行的山坡上,将坟墓朝着烈士陵园,让父亲“死后也看守着烈士墓”。
从父亲手上接过烈士陵园钥匙后,程祖全放弃了外出工作的机会,专心守护着陵园,一路下来,又是十二个寒来暑往。“跟父亲生前一样,守护烈士陵园已成了我生活中的一部分,一天不去陵园看一下,心里就像有一块石头悬着一样。”程祖全说。
2018 年,“父子接力为烈士守墓70 年”的事迹被媒体广泛报道,父子二人同时获评“中国好人”。
记者 田丹
图片由黔江区委宣传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