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3-61520695 举报电话:023-61520697

永乐镇干部群众—— 热议“三峡第一村” 建设“三峡第一村”

2019-05-14 15:28:13

4月以来,奉节县永乐镇、尤其白龙村干群,无论是在村头、屋檐下、村便民服务中心,还是在QQ群、微信群、抖音平台等各种“圈子”均不约而同在“热议”一件大事。

白龙村4社村民谢忠英长期在浙江嘉兴务工,看到微信群中“热议”,忍不住“发言”,称不仅积极支持公司进入流转土地,还表示到时侯回来开农家乐。

因为要在贫困村——白龙村建设“三峡第一村”。东靠夔门之首瞿塘峡,北倚长江遥望白帝城。白龙村地理位置并不差,但基础条件很滞后,其中饮水难和道路差最为突出,就如同“两座大山”,当然也还有其他原因,导致出行不方便,经济上不去,排名总靠后,村民怨气大。

机遇来自脱贫攻坚。内“自我挖潜”。县人大常委会牵头永乐镇脱贫攻坚帮扶工作。镇党委、镇政府尽锐出战,精准出击,形成集团冲锋,坚决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

2017年6月,县人大常委会“不拘一格”,文档科科长曹路担任白龙村驻村工作队队长,有人说她“多管闲事”,也有人说她“不厌其烦”,更有人说她“对症下药”。润物细无声,基础设施大幅改善,群众满意度不断上升。

外“定点扶贫”。2002年,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开始帮扶奉节。脱贫攻坚开始以后,三峡集团又成为定点扶贫奉节中央单位。相比曹路晚来2个月,三峡集团枢纽局徐磊出任中共永乐镇党委委员兼白龙村第一书记。

“双子星座”熠熠生辉。就在第一年——2017年全镇年终考核时,白龙村“逆袭”成功,脱贫攻坚工作居首位、综合评比第二名。2018年被列为全县乡村振兴示范村。

自然水到渠成。2018年10月29日至30日,三峡集团总经理、党组副书记王琳率队赴奉开展定点扶贫工作。企地同心形共识,全力以赴突重点,明确推进十件大事,包括把白龙村打造成为“三峡第一村”。

因而县长在2019年阳春四月密集召开三场现场会。4月刚到,紧锣密鼓。调研、座谈、推进同步进行。

2日,县长祁美文实地查看“三峡第一村”规划建设情况,提出明确要求和努力方向,不仅要把其打造成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生活富裕,以及生态村、文化村、小康村、富裕村、5A级景区,而且是奉节脱贫攻坚示范点和乡村振兴示范区,努力实现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目标。

因此要全面聚焦人居环境改善,全面建设现代产业园,全面研究并尽快启动多规合一和基础设施建设。

当前要尽快启动5A景区规划,高起点、高质量推进相关工作,在保护生态环境前提下科学、合理、有序开发“三峡第一村”,加紧加快推进项目落地见效。

10日,县长祁美文在白龙村现场召开“三峡第一村”建设工作推进会,听取汇报,特别是交办任务完成情况。他从协同推进、落实政策、饮水保障、基础设施、产业发展、项目建设、生态保护、集体经济、凝聚合力等方面要求各级各部门务必高度重视、全面推进,在打造“三峡第一村”样板上迈出新步伐。

28日,星期天。县长祁美文第三次实地查看“三峡第一村”建设项目和前两次交办任务完成情况,推动各项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

工作更加细化。要求清晰扶贫方案,提前谋划帮扶项目;抓紧时机实施林相绿化、彩化;做深做细改厨、改厕、改院坝等“五改”项目。

工作更加具体。强调充分考虑易地搬迁点产业配套问题,把扶贫项目和5A景区规划结合起来统筹安排,避免项目重复造成资源浪费。加快启动骨干水源建设项目,全力推进交通提升工程。

因此牵动各方热议不断行动不慢。永乐镇扶贫办干部阳汶认为,热议过后,就要看实际行动,这是效果层面。

她举例说,4月10日上午9点,5社贫困户秦琴在自家养鸡4000多只、自己还在哺乳孩子情况下,跑到镇扶贫办要求报名参加万州中级厨师培训,称不久乡村旅游肯定会红火,应早作准备,以后在家开一个农家乐。

据永乐镇扶贫办主任罗银介绍:县长要求各级各部门加强沟通协调,加快编制5A级景区规划,深度听取群众意见,突出环保理念,融入长江大保护意识。我们已细化完成白龙村扶贫方案。

镇长侯柱双深感责任重大,任务艰巨,使命光荣。

他介绍,镇党委、镇政府和有关部门在4月10日建立“1+2+2+N”工作机制。比如:县农业农村委和县文化旅游委就落实专人负责推进。镇里梳理完成白龙村贫困户需求,“五改”进入初设,委托市农科院编制完成精品水果采摘园、脐橙提质增效示范园规划初稿……

白龙村村民委员会主任胡术浩侃侃而谈:村支两委第一件事就是成立乡贤理事会,将本村在外政府官员、企业老板汇聚起来,为家乡出谋划策,现已有20多人进入名单。

随后4月19日完成村便民服务中心设计,选定两个片区打造农家乐;完成人饮和灌溉方案、林相改造及绿化彩色方案。我们正与重庆蜀江楚峡文化旅游有限公司洽谈,探索民间资本和国有投资同步推进产业与旅游融合发展模式。

蜀江楚峡文化旅游有限公司现已流转320亩耕地、2800亩荒山,大量种植桃树、培植花草等,用于农旅开发。

胡术浩还不忘“打趣”:想必你们都知道县城“袁氏长江鱼”嘛! 餐饮老板就是本村人,他多次与我们讲同一句话,就是要尽快回村开一个分店。

正是,天天在热议,日日在行动,周周在变化。

我们坚信,一个美丽富裕的“三峡第一村”一定会在夔州大地上诞生、崛起,因为这片土地是那样厚重与深沉。

(文:刘圣宇 龙怀楚)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