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

防城港市区山新村发展民宿旅游释放富民红利

2019-05-13 09:26:44  来源:广西日报

盘活闲置资产 唤醒沉睡资源——港口区山新村发展民宿旅游释放富民红利

广西日报记者张冠年通讯员李林霞黄鸿燕

5月7日,记者沿着曲径通幽的道路进入山新村,只见村中绿树成荫,竹林如翠,一栋栋民宿青砖碧瓦,古色古香,错落有致地掩映于绿树之中。

山新村是防城港市港口区企沙镇“十三五”规划的贫困村,村子临海而建,毗邻企沙渔港。驻村第一书记管国士告诉记者,村中古树参天,滨海田园风情浓郁,但此前,这里完全是另外一幅景象:地处偏僻,交通不便,村内荒地、空房众多。

改变,缘于村里旅游扶贫项目的实施。2017年,在港口区政府及帮扶单位的积极引荐下,山新村引进当地一家旅游开发公司——防城港鑫润旅游有限公司,将村里的民房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统一进行外立面改造。同时,利用村民的闲置房屋打造乡村民宿旅游项目。目前,该公司已和34户村民签订合作协议,由公司出资对这些村民闲置房屋进行改造、修缮并用作旅馆经营。

“现在,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村民的收入和村集体经济有所增加。”管国士说,村里已经对16栋民房改造完毕,并于今年春节前开始营业。“生意一直不错,今年五一假期,村里一共32间客房全部被提前预订一空。”

事实上,仅靠房屋租赁这一项,山新村去年就有6.6万元的收入。而这些被改造成旅游民宿的房屋,基本上是村民们闲置甚至废弃的老祖屋。“很多村民其实已经不住在村里,或外出创业、务工,或已迁到城里,这些房屋没改造前都是闲置资产,没能好好利用。”管国士说。

村民苏以玲一家早年到防城港市区做生意,此后一直在市区居住,村里80多平方米的老房子长期不住。由于年久失修,这栋砖瓦结构的房子显得破旧不堪。租给公司后,这栋两层楼的房子便换了新貌——被打造成一套别墅式的客栈,房子碧瓦朱檐,气派不凡。

“按照合作协议,我们这房子交给旅游公司经营,7年后我们就可以参与分红。”看着自家旧房的新貌,苏以玲满脸憧憬。

跟苏以玲一样,村里的贫困户吴林家的房子也被翻新成了旅游民宿。不同的是,他从签约开始,每年可获得1500元的房租收入,尝到了旅游民宿的“早期收获”。

眼睛残疾的吴林在村中的房子原是一栋50多平方米的砖瓦房,后来在各方的支持下,他一家子另选宅基地,通过农村危房改造项目起了一栋新房。由于其家人一直在外务工、上学,家中就他一个人,他索性也把一栋房子租给旅游公司进行民宿改造。“跟公司签了15年的合同,每年房租1500元,15年后再把房子收回来自己经营。”吴林说。

“我们跟村民的合作方式灵活多样,有的以房子入股,享受公司的分红,有的则直接领取租金。”鑫润旅游公司负责人曾柳敏说。

该公司除了进行民宿改造,还利用村里优美的生态环境,流转村民土地300亩,用于开发农业综合项目,项目集种养、加工、观光、农业示范为一体,打造具有滨海风情的田园风光。目前,正在推进和平湖、生态停车场等建设。随着这些旅游项目的推进,山新村很多村民实现了就地务工。曾经干过建筑活的吴林,就靠在村里务工,每天有100多元的收入。

“努力把‘沉睡资源’转化为发展资本,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实现强村富民,这是我们发展民宿旅游的初衷和目的。”管国士说,山新村特色民宿旅游的打造,既保障了村民的收益,又保障了村集体和民宿经营者的利益,有效实现了村民、村集体、企业三方共赢的局面。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