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3-61520695 举报电话:023-61520697

中国首个产业化油棕品种选育成功

2019-04-23 16:43:42  来源:中国农业新闻网  作者:操戈 邓卫哲

前不久,由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橡胶研究所(以下简称:热科院橡胶所)选育的油棕品种“热油4号”正式通过全国热带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成为我国首个可供大面积种植推广的油棕优良品种。与此同时,适合我国小农种植加工方式的轻简化无壳型品种“热油40号”也已区域试种成功。自主选育品种零的突破,为我国短期内实现油棕产业化开发打下了坚实基础。

据了解,油棕是热带木本油料作物,其单产数倍于大豆、油菜和花生等油料作物,被誉为“世界油王”,且油质稳定性好、维生素A和E含量高。我国是棕榈油消费大国,但全部依赖进口,居世界第二位,2018年进口量达665万吨。通过实地考察和区域性试种,热科院橡胶所油棕研究团队专家认为,我国适宜种植油棕土地面积可达3000万亩以上,该产业发展潜力巨大。

为保障我国食用油安全,有效提高油料自给率,2010年10月,国务院提出了我国油棕“十二五”发展目标:加大油棕新品种引进选育力度,尽快培育一批适合大规模栽培的优良品种。继续开展多点试种,确定适宜品种和适宜种植区域,创造条件适时推进产业开发。

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提出“积极发展木本油料”。海南省政府也早在2015年就提出大力发展油棕等木本油料,力争到2020年建成2个油棕重点市县。因此,利用热区坡地种植油棕发展油料生产对于缓解我国“粮油争地”矛盾、提高我国食用油自给等有重大意义。

“长期以来,缺少自主选育的优良品种是造成我国油棕产业一直未能形成规模化种植的主要原因之一。”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橡胶所油棕研究团队负责人曾宪海介绍,为了实现这一零的突破,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橡胶所经过20年引种研究,终于选育出我国首个可供大面积种植的油棕品种“热油4号”。该品种具有早花早果,高产稳产,品质优,抗旱和抗风性较强,适应性广等优点,每亩年均产油量在360斤到400斤之间。

同时,为了加快我国油棕全产业链建设,热科院橡胶所还着力加大适合小规模种植的无壳型油棕品种选育,初步筛选出我国第一个超高产无壳型油棕品种“热油40号”。该品种在海南儋州、海口和昌江等地的试种表现突出,具有超高产、矮生、抗寒等优良特性,其果肉含油率达60%,果实含油率达54%,果穗含油率达30%,预期每亩年产油量在800斤以上,显著高于目前马来西亚平均单产水平。

曾宪海称,该品种矮化明显,茎干生长量约为其他品种的50%,经济寿命长;抗寒性强,试种期间未发现寒害症状。最重要的特性是,果实中核壳缺失或极小,果肉占果实重量比达95%以上。由于该品种果实没有核壳和核仁,可以省去脱壳、脱仁等大量工艺,进而可实现毛棕榈油压榨设备小型化,可解决油棕小规模种植与配套初榨加工问题,并有望生产出高质量的红棕榈油,有助于在短期内实现产业化开发。

新品种选育离不开油棕种质资源的搜集和保存。为此,热科院橡胶所建成了我国面积最大、种质资源最为丰富的农业农村部儋州油棕种质资源圃,总面积460亩,引进、收集、保存国内外油棕种质资源318份共6246株。初步评价发现了一批不同核壳类型、不同果色、长果柄、高抗(寒)、矮生等特异种质材料,为我国油棕产业开发提供了重要物质基础。

在油棕种植管理等关键技术配套服务方面,曾宪海说,热科院橡胶所还突破了油棕组培技术,建立起试管苗繁殖、驯化移栽、大型苗培育与优选等油棕组培苗繁育技术体系,实现了部分品种组培苗的规模化繁育。国内第一批油棕组培苗也大田试种成功,这意味着我国已具备大量提供优质种苗的能力,为油棕产业发展创造了条件。

我国油棕产业链还不完整,除了品种有限,缺乏初加工工艺及装备研发技术体系,也是制约我国油棕产业发展的又一关键原因。曾宪海解释,不同于热带水果,种植油棕必须得配套初加工才能出产品、见效益,目前初加工环节的缺失使油棕下游产业链的研发无法开展,政府、企业和农民都看不到相关产品和效益,必然阻碍了油棕的种植推广,从而有可能使我国油棕产业面临再次夭折的命运。我国农村土地经营分散、种植规模较小,而国外现有加工设备,都要求油棕种植面积在1000公顷以上才能满足其生产能力。因此,他们与企业、科研机构联合开发了小型化压榨设备,而且试生产效果良好。

“以前农民怕没销路不敢种植,种的人少规模自然上不来,大企业看不上,小企业做不来,便出现了目前油棕产业的尴尬境地。”曾宪海认为,目前油棕无壳品种和小型压榨设备的选育研发成功,标志着我国油棕小规模商业化种植的条件已经成熟。我国油棕产业发展完全可以按照分步实施,由小到大,逐步北移的战略,逐步实现我国油棕北移种植发展目标。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