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滋养高校、高校支撑城市发展。湖州师院紧紧围绕湖州市发展建设中的重大问题,不断产出金点子,为湖州实现“两高”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近日,由湖州师范学院与企业联合研发的“高耐温包覆型氧化铁黄颜料”获浙江省优秀工业新产品一等奖。这是学院近年来,推进与湖州市三县两区的深度合作的一个缩影。
从湖城人民路仅38亩土地的“袖珍学校”,到大钱港畔占地1600亩的现代化生态型校园;从1958年开始高等教育、1978年恢复重建的湖州师专,到如今的湖州师范学院,他的成长与发展,从来都是和城市血脉相连。
2006年,习近平在浙江工作期间到湖州师院视察,为学校发展指明了方向——因地制宜、体现特色、服务地方,把湖州师范学院建成在国内具有一定影响、一定水平、一定地位的湖州师范大学。
多年来,学院发挥人才、平台和技术优势,立足湖州、面向浙江,主动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致力高水平打造城市与大学命运共同体,为湖州加快赶超、实现“两高”,为学校跨越式发展注入新动能,增添新活力。
打造城市与大学命运共同体
2017年,湖州组建了市地校合作领导小组。要求从“党政主导、校企联动,聚焦项目、市场运作,突出创新、服务产业,注重实效、共建共享”原则出发,为湖州实现“两高”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这是地校合作的一次转型升级。学院3名校领导担任领导小组的副组长,并派出一名干部常驻,实现了市校之间的无缝对接。主动围绕湖州产业发展,组建了绿色制造、新材料新能源、乡村旅游、经济金融、生态文明等产业和领域的重点服务团队,开展精准服务。
在争当服务地方“主力军”的同时,湖州师院将“橄榄枝”抛向了市外、省外乃至国外高校,邀请他们为建设美丽南太湖添砖加瓦。
在学院102周年校庆之际,由地校双方共同谋划的环太湖高校联盟应运而生。16所环太湖知名高校组建起新型“智囊团”,融“政产学研用”、学术交流、科技创新、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等职能于一体。
“高校既要对内深化改革、也要对外开放合作。环太湖高校联盟的成立,是大学之间加大开放、深化合作,更是打造区域内城市与大学命运共同体的一种尝试。”学院党委书记刘剑虹表示,联盟将围绕长三角一体化产业布局,紧密对接环太湖特别是南太湖区域产业发展和社会需求,突出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功能,从人才、成果、项目、平台等各方面集聚资源,推进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培养明体达用“践行者”
明体达用,这一取自北宋著名思想家、教育家胡瑗思想精髓的校训,被湖州师院赋予了现代大学的精神内涵:明体即明德立志,学会做人,体现道德价值;达用即学以致用,学会做事做学问,体现社会责任意识。
这一校训,贯穿始终。学院以全面深化校地共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抓手,推进教育创新和制度创新,大力培养“明体达用”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2016年,出台《关于深化校地共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实施意见》,成立由学校、地方政府、企业用人单位组成的校地共育协调机构,建立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实践基地、招生就业等共建共享机制,促进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三对接”。
为推进产教融合,学院主动对接“4+3+N”产业体系,优化应用型学科产业布局,围绕先进装备制造、电子和信息技术等产业,成立了绿色装备学院、AI学院等六大产教融合学院。同时,制定专业设置与动态调整实施办法,建立健全专业准入、预警和退出机制,增设与信息经济、高端装备、健康产业等紧密相关的10个本科专业。
通过专业链与产业链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建立人才链对接创新链、创新链对接产业链的良性机制,全力构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新模式,形成了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良性互动的专业格局。
在构建人才培养高地的同时,湖州师院做好“加法”,在教育实践中将创新创业与专业应用相加、课堂教学与实践训练相加、教学指导与服务保障相加、创业氛围与校园文化相加,真正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
创业达人郑友赞、科技创新创业实践者杨超、特色文化创意设计先锋徐飞……在这片土壤肥沃、阳光充足的创业热土上,越来越多的青年加入创新创业的行列,形成一股强劲的“湖师力量”。学院统计数据显示,湖州师院本科生初次就业率在96%以上,用人单位满意度居省同类院校前列。
开启合作共赢“新征程”
湖州,东部地处水乡平原,河道纵横交错,湖漾星罗密布,自古以来素有“鱼米之乡”的美誉,淡水养殖颇为发达。但很少有人知道,市面上那些大壳薄、肉质细嫩的沼虾,是湖州师院服务地方经济发展、进行深度科研的成果。
“罗氏沼虾是1976年引进国内,但同时也引入了病原体,直接影响养殖户的经济收入。”学院教授杨国梁介绍。从2002年开始,他带领团队花4年时间,运用杂交育种技术培育出了罗氏沼虾的改良品种“南太湖1号”。2009年,引入国际先进的“多性状复合育种技术”,选育出“南太湖2号”,不但为百姓餐桌提供了更丰富的食材,也为养殖户增收提供了保障。
在湖州师院,像杨国梁这样活跃在生产科研一线、为企业排忧解难的教师数不胜数。学院始终把科技创新作为高校服务地方的重头戏,坚持走产学研合作创新之路,努力为地方产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技术支持和智力支撑。
据统计,“十二五”以来,学院共承接服务地方项目1700多项,项目经费近3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