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3-61520695 举报电话:023-61520697

忠县 三峡博物馆镇馆之宝的故乡

2019-04-16 10:06:19

提起忠县乌杨,很多人或许并不熟悉,但如果说起重庆三峡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汉代乌杨阙,相信不少人有所耳闻。乌杨阙,就因出土于忠县乌杨街道而得名。

乌杨街道西边约400米左右的地方,有一处叫花灯坟的矮小山梁。在一般人眼里,这个江边小山梁除了视野较为开阔外,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在北京大学三峡文物调查队制定的《忠县文物古迹保护规划》中,却是这样表述的:“花灯坟墓地所在的将军村,传说为蜀国名将严颜故里。这几个大的土冢有可能是严氏家族的墓群,有重要的发掘研究价值。”

乌杨阙的发现,颇具传奇色彩。2001年6月4日,当地一个绰号“王草药”的村民到河边采草药,发现一处被江水冲刷后的沙土上露出一大块石头,上面刻着一种既凶猛又怪异的野兽画像。“王草药”只有初中文化,却喜好诗词书画,还能辨别一般的秦砖、汉瓦和古瓷器。“王草药”看见石头上雕刻精美的图腾,认定这是极具考古价值的文物,于是赶快回到场镇,给忠县文管所打去电话。

因种种原因,文管所工作人员没及时赶往现场,乌杨阙差点被当地村民当成制作猪槽的石材。“王草药”与村民斗智斗勇,千方百计保全了乌杨阙。后来经考古专家确认,“王草药”发现的大石头,实则为汉阙。

汉阙,即汉代石阙,是我国现存时代最早、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地表建筑,是当时寺庙或坟墓前的神道阙,也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在2000年后的今天,在汉代建筑已经荡然无存的情况下,汉代石阙尤显珍贵,有石质“汉书”之称,是我国古代建筑的“活化石”。

在发现乌杨阙之前,忠县已发现无铭阙和丁房阙。无铭阙是我国仅存的重檐式仿木结构石阙,丁房阙是我国目前已发现的汉阙中最高的双檐汉阙,始建于东汉,2001年被列为第五批全国文物保护单位,现已迁至位于忠县的白公祠内。但凡到过白公祠的人,进入大门后,就能远远望见矗立在右前方的无铭阙和丁房阙。

而乌杨阙,为重檐庑殿顶双子母石阙,石质砂岩,主阙高5.4米,进深1.7米,自上而下依次由脊饰、阙顶盖、上枋子层、扁石层、下枋子层、主阙体、阙基七部分构成。子阙高2.6米,重10吨。阙上雕刻有当时的生活场景、神话传说、飞禽走兽。

现在,走进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乌杨阙傲立于中庭,位居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十大镇馆之宝的首位。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