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家民宿开始营业之前,你无法知道它能不能成为“网红”。
根据游戏规则,网红店、明星店永远都是少数,剩下的是入住率堪忧的小民宿,簇拥在狭窄的街道中,今日有房是常态,淡季甚至无人问津。
网红是竞争的结果,不是特意打造的产品。虽然存在不确定性,但一家网红民宿一定有吸引人的亮点,可能是有名的民宿主人、有特色的装修、独家的位置等等,具备一定的传播属性。
网红民宿需要实力,也需要运气。对于很多民宿主人来说,有的时候费尽心力设计经营,最终效果可能抵不过一场突如其来自带流量的传播。因此,“网红”现象能持续多久也是需要打个问号。
所以,回归到本质,还是如何在非标的个性化当中实现服务的标准化问题。民宿的非标是大家喜欢的,但大家不喜欢非标带来的不便。如果我们把消费者对于民宿的需求也分个“马斯洛需求层次”,最底层的肯定是安全、卫生,再往上才是周边环境、设计和创意等。能满足得越多,越具备网红潜质。
现在的问题是,在追求“网红”的过程中,很多人反而忘了“民宿”是什么。一般而言,民宿有几个关键词,第一,“利用闲置房产资源”;第二,“主人参与经营”;第三,“原乡体验”;第四,“小型住宿设施”。
目前,一些房产资源持有者坐地起价,民宿没有在地文化、没有民宿主人的现象比较普遍。
记得最开始提到民宿时,决定一个民宿是否做得成功的关键因素是民宿主人。主人决定了这家民宿的调性和目标客户群体。
在民宿刚发展起来的时候,有一个现象是,民宿主人自己一开始是住客,因为真的喜欢某个民宿的风格,所以自己参与投资,成了民宿主人。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主人角色好像渐渐被弱化了,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很多民宿实际上都是“店长”在打理。
这一方面是民宿经营的客观需要,把民宿作为一种投资的民宿主人自然在民宿的“人情味”方面关注较少;而把民宿作为主业的民宿主人在有一定经验积累后又希望开更多新店,打造不同风格的民宿,没办法兼顾。
另一方面,因为民宿越来越多,吸引到的游客也不再只是原来的小众群体,在社交需求下,不少游客住民宿更在乎的是装修如何,是否适合摆拍发社交平台,民宿主人和他的故事不那么重要了,这也回到了一开始说的网红化的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民宿主人又该如何保持初心呢?
将几位民宿主人的回答总结起来,现在其实是从“人设”到“店设”的阶段,将民宿主人的个性、故事、价值观融入到民宿经营的准则中,复制主人文化。店长可以选用当地人,因为现在很多地方民宿的投资人不是当地人,这样反而可以增加在地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