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是不可逆的时代潮流,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才能把各类资金、先进技术、管理理念、高端人才和优质商品更好地“引进来”,优化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的资源配置,充分释放发展的动力与潜力,进而推动重庆高质量发展。
各区县都把招商引资作为当前经济工作的重要抓手,作为培育发展新动能、推进供给侧结构改革、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他们主动走出去,上门精准招商,以滚石上山的劲头,扩大引智、引资、引企数量,提高质量效益水平,在全市范围内掀起新一轮招商引资工作热潮。以北碚区为例,截至2018年5月底,全区新签约项目72个、签约金额超过630亿元,同比增长22%、523%,已提前完成年初下达的目标任务,为该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的强劲动力。但同时,区县招商引资工作也存在不少问题,需要在体制机制上予以解决。
一、区县的主要做法
(一)思想重视,推进有力。牢固树立“抓招商就是抓发展”意识,几乎所有区县都成立招商引资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部门、园区、街镇招商引资任务,压紧压实责任,切实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区县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带头赴外考察、对接项目,直接参与项目商洽、谈判,协调解决项目招引中具体困难和问题已是常态;相关区领导全程参与分管领域招商引资工作,对遇到的问题第一时间研究,努力推进项目签约落地。
(二)重点突出,主动招引。区县都能围绕本地的优势产业,聚焦全国以致全球重点区域进行招商引资,以北碚区为例,围绕电子信息、汽车及汽车零部件、高端装备制造、文化旅游等产业,锁定北京、上海、深圳等重点目标城市,主动出击寻求商机,积极“走出去”,努力“请进来”,着力在引进具有全局性、战略性、品牌性和引领性的高端项目上求突破。
(三)全程服务,推进项目。大力优化政务服务,全面推行全程代办制、联审会审制、缺席默认制等制度,全力压缩项目审批时限,努力为入驻企业提供一流的发展环境。完善项目跟踪服务机制,当好项目建设的服务生,对重大招商项目自签约引进至投产运行期间实行全程联系跟踪服务,及时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推动签约项目尽快开工建设。
(四)建立制度,激发动力。各区县都优化调整本地的产业扶持政策,编制并公开发布。以北碚区为例,编发《北碚区企业扶持政策一本通》,实现产业扶持政策一次告知、公开透明。修订完善“招商引资工作考核办法”,突出结果导向,实行全过程考核,优化考核激励细则,切实激发招商引资工作动力。建立招商引资工作例会制度和定期通报制度,定期听取招商引资工作情况汇报,每半个月摸排通报在谈项目、已签约项目进展,推动在谈项目尽快落地、落地项目尽快开工。
二、普遍面临的问题
(一)产业招商结构明显失衡。以北碚区为例,今年以来签约项目大多为服务业和房地产项目,重点产业上发力不够,工业和金融业招商相对滞后。
(二)储备项目签约落地偏少。很多区县深入跟踪对接项目数量较多,但是签约落地的数量比例较低,对接洽谈效率不高,储备项目成为落地项目转化率较低。
(三)外商投资形势不容乐观。区县普遍面临着外资项目信息来源面窄,引进运作外资手段不够丰富,利用外资规模小的问题,北碚区虽然是主城区,但今年以来该区外资项目也仅有1个。
三、原因分析
(一)管理体制尚需健全。大多区县的管理体制是:区委区政府设立区招商引资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招商办,负责统筹协调考核,并设立专业招商小组,相关行业主管部门一把手作为组长,管委会除自行招商以外,也作为专业小组的成员单位,负责全区面上重点招商项目的跟踪引进。但由于招商专业小组领导和成员的组织关系、工资发放仍在原单位,无论是行业主管部门还是园区管委会,除了承担招商引资工作任务以外,还承担着行业管理、基础设施配套、规划建设、征地拆迁、安全信访稳定等各方面的工作任务,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往往是顾此失彼。
(二)队伍专业化程度亟待加强。大多区县虽然成立了专业招商小组,但人员配置基本换汤不换药,人员并没有得到实质的充实和补强。而发达地区的招商工作者多数都是海外留学归国人员、知名企业管理(专业)人士等,大多具备与中外500强深入谈判交流的经验和底气,而重庆大多区县招商人员是由部门、园区的人员临时组合搭配,缺乏懂商务谈判、法律知识、英语、产业发展、项目策划、规划建设、电子商务、对外贸易的专业型人才,复合型人才更是稀少,专业招商小组并没有真正“专”起来。
(三)激励机制尚显不足。各区县的招商竞争激烈已成常态,好的企业和项目都成为各地区重点争取的对象,作为引进企业及项目的一线招商人员,除了具备招商专业能力水平之外,能否具有顽强、坚韧、饱满的工作热情激情和内在动力,已成为能否吸引项目落地的先决条件之一。而目前重庆相当一部分区县从事招商工作的人员工资普遍较低,没有奖金待遇,也没有事业上升的预期,全靠工作热情,加上日常工作任务繁重,“让拿着几千元工资的人操心几十亿元的重大项目”,实在是勉为其难,招商人员的内生动力不足,招商效果自然不佳。
四、政策建议
(一)区县级层面
1、聚焦重点抓招商。紧紧围绕当地优势产业以及电子核心零部件、智能化装备、大数据、云计算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瞄准世界500强、国内500强及行业龙头企业,集中精兵强将,全力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全方位、多渠道收集招商引资项目信息,充实丰富招商目标项目库,积极“走出去”招商,着力争取和引进一批带动能力强、发展前景好的大项目,加快形成一批技术领先、产业链条长、核心竞争力强、支撑作用大、集聚效应明显的产业集群。
2、提升效率抓落地。提升在谈项目对接谈判效率,加快推进跟踪项目尽快签约落地。加大已签约项目服务力度,加快协调解决项目落地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推动项目早日建成投用。
3、摸清家底抓保障。在本辖区范围内开展闲置低效用地清理整治,优化土地资源配置,切实解决土地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为优质产业项目落地拓展空间。全面摸排闲置老旧厂房、学校闲置物业等资产,分类分批制定开发利用规划,积极引入文化创意、休闲旅游、科研及总部经济、商贸服务等业态,着力盘活现有资源。
(二)市级层面
应推动无序竞争向有序招商转变、全民招商向专业招商转变、招商引资向招商选资转变、招商引资向引资与引智并重转变、政策招商向环境招商转变。
1、建立三大统筹协调机制。一是建立市级协调机制,成立市级招商引资政策协调联席会,负责研究提出全市招商引资政策,协调解决招商引资重大问题和招商争议。二是理顺招商引资机构体制。尽快成立招商引资市级主管部门,参照四川省成立重庆市投资促进局。或对接国家商务部对外开放职能,在市商务委下设重庆市招商引资局,统筹内外资招商工作,切实解决对内对外招商机构分设的问题。并理顺区县招商机构,解决市、区(县)机构不一的问题。三是完善市区联动机制。进一步强化区县政府招商引资工作主体作用,明确市级行业部门牵头及指导职责,强化市级两级招商联动,进一步理顺国家级开发区与当地政府招商工作边界,形成合力。实行重大项目市级统筹布局,对主动招商、主动报备的区县给予保护。
2、健全三大管理体系。一是建立健全政策体系。尽快研究出台全市促进招商引资工作实施意见,研究制定市级招商引资普惠政策,指导各区县依据全市招商引资普惠政策因地制宜制定本辖区内招商引资支持政策。二是制定“两张清单”规划体系。加强正向规划引导,分区域、分行业制定鼓励类产业目录。加强负面清单管理,坚决把住招商引资底线。三是建立考核评估激励体系。制定招商绩效考核激励办法,对年度招商引资成绩突出的市级部门、区县给予表彰,对招商引资工作推进不力予以通报。把招商引资工作成效作为锻炼干部、考察干部、选拔干部的重要参考依据。
3、推进三项重点改革。一是招商队伍公司化改革,整合园区管委会招商职能,组建平台公司专业招商,变行政招商为企业化、市场化招商。二是金融资本投放方式改革。优化产业股权投资基金管理办法,更好地发挥各类基金对产业发展的带动作用。进一步深化财政资金改革,实现“拨款变投资、资金变基金”,提高财政性资金使用效益。推行基金投入、“借转补”、财政补助、金融支持、事后奖补等多种方式,助推企业落地和发展。三是招商引资核算机制改革。建立并严格执行税源合理流动补偿机制,引导市内企业合理有序转移。改革招商引资到位资金统计办法,促进现代服务业、战略新兴产业及区域性总部、功能性总部及研发机构的引入。
4、优化三大营商环境。一是打造政务服务“升级版”。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进“六个一” 投资便利化改革,完善政府守信践诺机制。二是畅通企业服务“绿色通道”。设立统一的企业服务机构,统一企业服务标准,落实好外来投资人员落户、住房、子女入托入学、医疗服务、职称待遇等服务工作。三是营造良好的人才环境。贯彻落实好“鸿雁计划”,重视高端人才引进。针对创新人才引进出台专门政策。高度重视专业服务及高技能人才的引进及培养培训,依据企业需求提供人才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