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本文分析了人文精神的内涵,指出了农业综合开发与人文精神的内在联系,论述了培育重庆农业综合开发人文精神的成绩和不足,分析了农发人文精神的新内涵,对于弘扬重庆农发人文精神,推进重庆农业综合开发跨越发展,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人文精神是群体在长期的生产及生活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共同的理想信念、思想观念、心理倾向及价值取向等精神品质,亦即人类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过程中体现出的共同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这种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反作用于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具有超越性、内在性、时代性、传承性和动力性的特征,体现了人类对于真善美的追求。它是一个历史发展中的动态概念,从古代到当代,人文精神的历史内涵不断丰富扩大,包含了以人为本、个人的自由与尊严、人的精神文化品格和价值观、道德感等层面。人文精神不仅是精神文明的主要内容,而且影响到物质文明建设。它是构成一个民族、一个地区文化个性的核心内容;是衡量一个民族、一个地区的文明程度的重要尺度。
农业综合开发人文精神作为精神文明的一种具体体现,是农业综合开发的根与魂,是农业综合开发文化的核心。它作为精神文明的一种具体体现,表现在农业综合开发实践中所反映和折射出来的农发精神、奉献意识、争先观念、道德情操,以及整个农发系统的外在形象、团队品牌、精神风貌等,是农业综合开发创新发展的精神支柱,是农发人共同的精神追求。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决定精神,精神反作用于物质,两者相互影响,密不可分。同理,农发事业的健康快速发展推动着农发人文精神内涵的丰富和完善,创新培育农业综合开发人文精神也必将促进农发事业实现更好更快的发展。本文结合重庆农业综合开发人文精神培育实践,作相关探析。
一、重庆农发人文精神培育的主要成效与经验
重庆市位于中国内陆西南部、长江上游地区,幅员面积8.24万平方公里,总人口3300多万。大山大江纵横全境,有“山城”之名,含三峡之美,是国家重要中心城市、长江上游地区经济中心、西部内陆开放高地,域内农业资源丰富,涪陵榨菜享誉世界,柑橘产业久负盛名,也是全国中药材主产地之一。自1990年以来,重庆农业综合开发改革创新,奋发有为,为加快重庆农业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经过20多年的发展和推进,重庆农业综合开发已经形成丰厚的项目成果积累,农发人文精神随着项目成果的积累,也已逐步形成一套脉络清晰的文化精神雏形,有力推动了农发项目建设。
坚持“三个导向”引领。重庆农业综合开发紧紧围绕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农业农村工作的战略部署,与时俱进地调整开发思路和扶持重点,始终与农业农村发展需求合拍共振。坚持“三个导向”,引领农业综合开发科学发展:一是理念导向。围绕中央决策部署、现代农业发展趋势和全市“三农”任务要求,立足农业综合开发基本职能,更新开发理念,以新发展理念引领农综工作。在抓好农发路、水、林“老三篇”的同时,积极向三产融合、农文旅结合、特色产业链“新三篇”拓展,推动农发项目区向“全域开发、全链建设、全面融合、全年体验、全民受益”方向发展;二是市场导向。坚持“基础跟着产业走、产业跟着市场走”,推进基础建设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着力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形成致富链。尤其在抓重点产业方面,突出“建基地、强装备、促融合”。以高标准农田建设为平台,重点推动柑橘、茶叶、榨菜、柠檬、莼菜等产业链建设。目前,已建成特色产业基地20万亩,柑橘、茶叶、柠檬等产业的部分加工装备在川、渝、黔已处于领先地位;三是问题导向。以项目区生产、生活、生态协调发展为目标,强化项目的精准性、功能性、可持续性,破除制约农民增收、产业增效、生态增值的障碍性因素,积极探索构建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项目与农民之间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让农民共享产业融合发展的增值收益,让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享现代化成果。
坚持求真务实作风。重庆农发系统坚持“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务实作风,奋勇争先,力争一流,充分发挥农业综合开发在现代农业建设中的优势作用,在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推进农业产业化、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2017年重庆农业综合开发投入财政资金14亿元,高效务实地推动各项工作:抓核心产能,建设高标准农田50万亩;抓田园综合体试点,确定忠县为国家级田园综合体试点建设县,潼南、南川、梁平为市级试点区县,形成“1+3”两级田园综合体试点布局;抓融合发展,推进万州、大足、开州、秀山、石柱5个三产融合重点项目区建设;抓重点产业,建成柑橘、茶叶、榨菜等特色产业基地20万亩,扶持各类新型经营主体168个;抓创投项目落地,助力农村金融改革。与8家银行、5家担保公司建立合作关系,目前全市45个创投项目落地,银行贷款落地3亿元,成为全市农村金融改革的一个亮点。重庆在2016年度全国农业综合开发综合考核中名列全国第一名,重庆市农综办作为先进代表在全国农业综合开发工作会议上作了大会交流发言。
坚持改革创新之策。重庆农发系统立足自身职能,积极探索新的着力点和突破口,不断推进政策、制度和机制创新,改革创新之举激发无限发展活力。编制出台了“十三五”规划和“3+2”产业专项规划(《重庆市农业综合开发“十三五”规划》《重庆市“十三五”农业综合开发柑橘产业专项规划》《重庆市农业综合开发推动茶产业链开发专项规划》《重庆市百亿级榨菜产业链发展规划》《重庆市柠檬百亿级产业链发展总体规划》《重庆市农业综合开发莼菜产业专项规划》),在规划中坚持因地制宜、注重特色、突出重点、政策引导,探索形成了以发展定规划、以规划定项目、以项目定资金的管理方式,为农综推动全产业链和品牌农业建设提供了科学遵循。2016年重庆农业综合开发工作取得了六个第一,领跑全国农发系统:全国首单民企创投项目贷款960万落地,评审立项项目34个,银行贷款总额达5.92亿元,居全国第一;率先探索融合发展的新型现代农业综合开发重点项目区,取得可行经验,国家农发办推广这一做法在10个省市开展了创新试点;重庆作为全国首批两个省市推进产业投资股权基金改革试点;《中国农业综合开发》杂志第一次出版重庆专刊宣传重庆;在全国农发系统工作大会上第一次作为先进单位代表交流发言;第一次组织全市农综系统干部赴清华大学培训。通过近年来大力推进创新开发,经国家农发办力荐,财政部将重庆市作为全国开展田园综合体建设试点省市之一,未来将投入财政资金2亿元用于试点建设;国家农发办将重庆列入亚行贷款推动长江绿色生态廊道建设实施单位,投入7000万美元用于项目建设;成为国家10个高标准农田建设模式创新试点省市,每年安排4800万财政资金支持潼南柠檬、石柱莼菜产业发展。
坚持团结协作共进。农业综合开发是一项系统工程,投资大、涉及面广。重庆农业综合开发工作经过20多年的发展和推进,形成了丰硕的项目成果,这得益于上下齐心、左右合力的发展环境,得益于团结进取、密切协作的团队精神。重庆农业综合开发工作,在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的关心指导下,在市委市政府的强大领导下,市级有关部门、各农发机构、项目实施单位和广大农民群众共同参与、密切协作,建立了政府主导、上下联动、左右配合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凝聚各方力量协同攻坚,形成了推进农业综合开发的强大合力。2017年,全国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发展项目管理工作会议在重庆召开;国家农发办主任卢贵敏同志、副主任何兆斌同志先后来渝调研农业综合开发工作,对重庆近年来的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市政协第65次主席会议听取了农综专题汇报,市政协主席徐松南和其他领导同志给予了农综高度评价,进一步营造了重庆农业综合开发的良好氛围。重庆农综办要求全体干部职工发扬团结协作精神,在学习教育活动中,从领导到职工都在工作中形成了相互尊重理解、相互信任支持、相互协作共进的良好氛围。在推动落实上做到思想上合心、工作上合力、行动上合拍,打造了一支团结务实、素质过硬的干部队伍。
坚持职能职责担当。农业综合开发作为财政支农的重要方式,是推动精准扶贫的一支劲旅。重庆市农发系统勇于担当,认真贯彻落实涉农资金整合政策精神,积极配合做好涉农资金整合工作,促进涉农资金发挥集聚效应。2016年重庆农业综合开发投入财政资金14.5亿元, 2017年重庆农业综合开发投入财政资金14亿元,每年投入贫困县的财政资金均占全部财政投入资金的50%以上,为全市精准扶贫工作作出了积极的贡献。重庆农综办教育引导机关干部进一步增强宗旨意识、担当意识,切实做到察民情、用真功、办实事,为民谋利、推进发展,让群众享有更多的获得感。结合农业综合开发特点,着眼强基础和扶产业,安排19名处级以上干部对接18个深度贫困乡镇,制定了助推深度贫困乡镇脱贫攻坚的3年推动方案及年度实施计划,推进项目落地、产业上山、工商下乡、游客进村、农民入股,助力脱贫攻坚。
二、存在的不足及其原因分析
重庆农业综合开发人文精神培育成果丰硕,得益于组织领导坚强有力、各级各部门共同努力、人民群众支持参与和全市农发系统干部艰辛付出。在取得巨大成绩的同时,还应看到目前农发人文精神培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一是偏重于农发项目建设,忽视人文精神的培育,现有人文资源利用质量和程度不高,表现能力不足;二是重眼前工作,轻长远发展,农发人文精神培育与农发项目建设结合不够;三是重专项活动,轻系统设计,将人文精神培育片面理解为各种专项文化活动,缺少系统顶层设计。产生上述不足主要原因在于:一是重视程度不够。长期以来,偏重于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建设,对培育农发人文精神重视不够,这导致宏观上缺乏农业综合开发人文精神战略性决策和长远规划,具体上缺乏推进机制和措施;二是宣传力度不够。对农业综合开发人文精神宣传不到位,广大群众缺少认识和了解渠道,造成知之甚少;三是经费支持不足。这是瓶颈因素,致使一些较好的创意和设想无法实施,甚至已开展的项目也无法达到较高标准和档次;四是人才支撑乏力,建设一支素质高、能力强、技术硬的人才队伍迫在眉睫,是顺利推进创新培育农发人文工作的关键所在。
三、强化农发人文精神培育保障工作
(一)提高思想认识,把培育农发人文精神摆上战略性全局性位置
在目前宏观形势的发展变化加速、机遇挑战的交叉叠加而至、党委政府的标准要求提高等新的时空背景下,如何提升农业开发层次、加快转型升级,如何发挥好人的主观能动作用、推动农发事业的跨越式发展,我们不仅要持之以恒地抓实抓好农业的“有形”开发,应该也必须同步推进农发人文的“无形”创新,把农发人文精神的挖掘、整合、传承、利用、创新与农发项目的实施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做到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推进,要把培育农发人文精神摆上战略性全局性位置,加大经费投入,努力以农发人文的繁荣进步为农发事业的大跨越、大发展提供更加强大的智力支撑和精神动力。
(二)深入调查研究,不断完善制度体系和工作机制
创新培育农业综合开发人文精神,既需要有形有效的活动载体加以推动,也需要有丰富实在的内容给予支撑,更需要有不断完善的制度安排提供保障。一是加强调查研究。调查研究是制定政策和完善制度的基础。要深入基层了解情况,问计于民、问需于民,为完善政策、修订制度和强化管理提供依据和参考。二是创新运行机制。要整合社会各方力量,特别要全力协调争取地方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在政策措施和活动经费上得到有力保障;整合利用农发系统资源,通过与国家农发办及兄弟单位、相关科研机构的紧密合作、上下联动,实现人力、物力、文化创意、理论研究等资源共享,形成创新农发文化的整体合力;引入市场运作机制,按照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律,将政府扶持和市场运作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联动合作和科学运行,合力推动农发人文精神的可持续发展。三是完善规章制度。制度最具强制性、规范性和长效性。要把“培育农业综合开发人文精神”纳入重庆文化强市建设的总体布局,以农发人的特有方式参与文化强市建设,切实做到与全市文化发展同部署、同落实;建立培育农发人文政府量化投入、考核激励制度以及联席会议制度等,解决好培育农发人文发展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以此促进和推动农发人文创新培育工作的健康快速发展。
(三)加大宣传力度,提升人文精神影响力和辐射力
要不断创新农发人文精神宣传工作的理念观念、手段方法和载体内容,充分利用微博、微信等平台,提升宣传内容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力求宣传舆论更接地气;要深度挖掘农发人文精神内涵,与当前农发工作有机结合,强化针对性和科学性,着力打造人文精神建设品牌,抓出亮点和特色;要注重宣传队伍建设,着力打造信息员工作队伍,发挥广大志愿者的作用,完善宣传工作学习培训和激励机制,持续提升队伍素质和战斗力。
(四)加强作风建设,打造高素质干部队伍
作风强则事业兴。人是历史的推动者、文明的创造者,也是培育农发人文精神的实践者。农发人文精神是推动农发事业跨越发展的内动力,而农发人的综合素质高低决定着农发事业发展的快慢优劣。因此,加快推进农发事业发展最根本的还是要着力抓好农发人思维的创新、知识的丰富、本领的增强和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要巩固“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成果,扎实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着力打造学习型机关,不断提升农发干部队伍的政治素养、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要加强干部锻炼培养,大力倡导奉献精神和“工匠精神”,大力弘扬求真务实、勇于担当的优良作风,积极营造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因此,只有推进人的全面发展,我们才能抓住培育农业综合开发人文精神的根本点。
不足。这是瓶颈因素,致使一些较好的创意和设想无法实施,甚至已开展的项目也无法达到较高标准和档次;四是人才支撑乏力,建设一支素质高、能力强、技术硬的人才队伍迫在眉睫,是顺利推进创新培育农发人文工作的关键所在。
三、强化农发人文精神培育保障工作
(一)提高思想认识,把培育农发人文精神摆上战略性全局性位置
在目前宏观形势的发展变化加速、机遇挑战的交叉叠加而至、党委政府的标准要求提高等新的时空背景下,如何提升农业开发层次、加快转型升级,如何发挥好人的主观能动作用、推动农发事业的跨越式发展,我们不仅要持之以恒地抓实抓好农业的“有形”开发,应该也必须同步推进农发人文的“无形”创新,把农发人文精神的挖掘、整合、传承、利用、创新与农发项目的实施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做到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推进,要把培育农发人文精神摆上战略性全局性位置,加大经费投入,努力以农发人文的繁荣进步为农发事业的大跨越、大发展提供更加强大的智力支撑和精神动力。
(二)深入调查研究,不断完善制度体系和工作机制
创新培育农业综合开发人文精神,既需要有形有效的活动载体加以推动,也需要有丰富实在的内容给予支撑,更需要有不断完善的制度安排提供保障。一是加强调查研究。调查研究是制定政策和完善制度的基础。要深入基层了解情况,问计于民、问需于民,为完善政策、修订制度和强化管理提供依据和参考。二是创新运行机制。要整合社会各方力量,特别要全力协调争取地方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在政策措施和活动经费上得到有力保障;整合利用农发系统资源,通过与国家农发办及兄弟单位、相关科研机构的紧密合作、上下联动,实现人力、物力、文化创意、理论研究等资源共享,形成创新农发文化的整体合力;引入市场运作机制,按照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律,将政府扶持和市场运作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联动合作和科学运行,合力推动农发人文精神的可持续发展。三是完善规章制度。制度最具强制性、规范性和长效性。要把“培育农业综合开发人文精神”纳入重庆文化强市建设的总体布局,以农发人的特有方式参与文化强市建设,切实做到与全市文化发展同部署、同落实;建立培育农发人文政府量化投入、考核激励制度以及联席会议制度等,解决好培育农发人文发展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以此促进和推动农发人文创新培育工作的健康快速发展。
(三)加大宣传力度,提升人文精神影响力和辐射力
要不断创新农发人文精神宣传工作的理念观念、手段方法和载体内容,充分利用微博、微信等平台,提升宣传内容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力求宣传舆论更接地气;要深度挖掘农发人文精神内涵,与当前农发工作有机结合,强化针对性和科学性,着力打造人文精神建设品牌,抓出亮点和特色;要注重宣传队伍建设,着力打造信息员工作队伍,发挥广大志愿者的作用,完善宣传工作学习培训和激励机制,持续提升队伍素质和战斗力。
(四)加强作风建设,打造高素质干部队伍
作风强则事业兴。人是历史的推动者、文明的创造者,也是培育农发人文精神的实践者。农发人文精神是推动农发事业跨越发展的内动力,而农发人的综合素质高低决定着农发事业发展的快慢优劣。因此,加快推进农发事业发展最根本的还是要着力抓好农发人思维的创新、知识的丰富、本领的增强和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要巩固“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成果,扎实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着力打造学习型机关,不断提升农发干部队伍的政治素养、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要加强干部锻炼培养,大力倡导奉献精神和“工匠精神”,大力弘扬求真务实、勇于担当的优良作风,积极营造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因此,只有推进人的全面发展,我们才能抓住培育农业综合开发人文精神的根本点。
二、存在的不足及其原因分析
重庆农业综合开发人文精神培育成果丰硕,得益于组织领导坚强有力、各级各部门共同努力、人民群众支持参与和全市农发系统干部艰辛付出。在取得巨大成绩的同时,还应看到目前农发人文精神培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一是偏重于农发项目建设,忽视人文精神的培育,现有人文资源利用质量和程度不高,表现能力不足;二是重眼前工作,轻长远发展,农发人文精神培育与农发项目建设结合不够;三是重专项活动,轻系统设计,将人文精神培育片面理解为各种专项文化活动,缺少系统顶层设计。产生上述不足主要原因在于:一是重视程度不够。长期以来,偏重于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建设,对培育农发人文精神重视不够,这导致宏观上缺乏农业综合开发人文精神战略性决策和长远规划,具体上缺乏推进机制和措施;二是宣传力度不够。对农业综合开发人文精神宣传不到位,广大群众缺少认识和了解渠道,造成知之甚少;三是经费支持薄弱。这是瓶颈因素,致使一些较好的创意和设想无法实施,甚至已开展的项目也无法达到较高标准和档次;四是人才支撑乏力,建设一支素质高、能力强、技术硬的人才队伍迫在眉睫,是顺利推进创新培育农发人文工作的关键所在。
三、强化农发人文精神培育保障工作
(一)提高思想认识,把培育农发人文精神摆上战略性全局性位置
在目前宏观形势的发展变化加速、机遇挑战的交叉叠加而至、党委政府的标准要求提高等新的时空背景下,如何提升农业开发层次、加快转型升级,如何发挥好人的主观能动作用、推动农发事业的跨越式发展,我们不仅要持之以恒地抓实抓好农业的“有形”开发,应该也必须同步推进农发人文的“无形”创新,把农发人文精神的挖掘、整合、传承、利用、创新与农发项目的实施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做到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推进,要把培育农发人文精神摆上战略性全局性位置,加大经费投入,努力以农发人文的繁荣进步为农发事业的大跨越、大发展提供更加强大的智力支撑和精神动力。
(二)深入调查研究,不断完善制度体系和工作机制
创新培育农业综合开发人文精神,既需要有形有效的活动载体加以推动,也需要有丰富实在的内容给予支撑,更需要有不断完善的制度安排提供保障。一是加强调查研究。调查研究是制定政策和完善制度的基础。要深入基层了解情况,问计于民、问需于民,为完善政策、修订制度和强化管理提供依据和参考。二是创新运行机制。要整合社会各方力量,特别要全力协调争取地方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在政策措施和活动经费上得到有力保障;整合利用农发系统资源,通过与国家农发办及兄弟单位、相关科研机构的紧密合作、上下联动,实现人力、物力、文化创意、理论研究等资源共享,形成创新农发文化的整体合力;引入市场运作机制,按照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律,将政府扶持和市场运作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联动合作和科学运行,合力推动农发人文精神的可持续发展。三是完善规章制度。制度最具强制性、规范性和长效性。要把“培育农业综合开发人文精神”纳入重庆文化强市建设的总体布局,以农发人的特有方式参与文化强市建设,切实做到与全市文化发展同部署、同落实;建立培育农发人文政府量化投入、考核激励制度以及联席会议制度等,解决好培育农发人文发展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以此促进和推动农发人文创新培育工作的健康快速发展。
(三)加大宣传力度,提升人文精神影响力和辐射力
要不断创新农发人文精神宣传工作的理念观念、手段方法和载体内容,充分利用微博、微信等平台,提升宣传内容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力求宣传舆论更接地气;要深度挖掘农发人文精神内涵,与当前农发工作有机结合,强化针对性和科学性,着力打造人文精神建设品牌,抓出亮点和特色;要注重宣传队伍建设,着力打造信息员工作队伍,发挥广大志愿者的作用,完善宣传工作学习培训和激励机制,持续提升队伍素质和战斗力。
(四)加强作风建设,打造高素质干部队伍
作风强则事业兴。人是历史的推动者、文明的创造者,也是培育农发人文精神的实践者。农发人文精神是推动农发事业跨越发展的内动力,而农发人的综合素质高低决定着农发事业发展的快慢优劣。因此,加快推进农发事业发展最根本的还是要着力抓好农发人思维的创新、知识的丰富、本领的增强和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要巩固“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成果,扎实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着力打造学习型机关,不断提升农发干部队伍的政治素养、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要加强干部锻炼培养,大力倡导奉献精神和“工匠精神”,大力弘扬求真务实、勇于担当的优良作风,积极营造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因此,只有推进人的全面发展,我们才能抓住培育农业综合开发人文精神的根本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