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3-61520695 举报电话:023-61520697

变田土旧貌 换农村新颜

——重庆市长寿区按“七化”标准,建设新型高标准农田
2018-08-14 15:18:45  来源:中国城乡统筹发展网  作者:孟玉山

为进一步推进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新型高标准农田的建设,提高开发质量,重庆市长寿区坚持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民增收,助推现代农业发展”为宗旨,按照“高标准、高起点”的原则,紧紧围绕水利化、机械化、便民化、产业化、生态化、长效化的“六化”标准,大力推进农业综合开发新型高标准农田的建设。

一、按“涝能排、旱能灌、渠成网、沟相连”的标准,建设新型高标准农田

十二五期间,长寿区委、区政府整合水利、国土等资金,通过推进新材料、新技术的应用,推行灌溉管网化等节水措施,大举推进基础设施的建设,实现排灌自如、旱涝保收。一是科学规划灌溉管网,以灌排通畅为核心,大力完善“蓄、引、提、灌、排”的相关配套设施,因地制宜布设“塘、堰、池、渠”等工程,确保灌排功能高效便捷。二是大力推广微灌、喷灌等先进节水技术,实现以自流灌溉为主,提灌管网等措施为辅的原则,大幅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二、按“耕种收全程机械化”的标准,建设新型高标准农田

紧抓农业供给侧改革的重点(去库存、降成本、补短板),努力推进新型高标准农田项目区的建设。

针对目前大批农村劳动力走向城市,农村长期缺乏劳动力的现状,长寿区大力实施新型高标准农田项目的建设,积极破解“谁来种田”、“如何种田”的难题。一是紧紧围绕“六机”( 机育、机播、机插、机耕、机收、机烘)的标准,按照“科学合理、经济适用”的原则构建好连接田间地头的农机化道路系统,充分发挥农机抢农时、省劳力、增效益的作用。二是充分利用田块归并“小改大”的优势,全面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大力推广粮食生产耕种收全程机械化服务,帮助农业生产实现提效降本。同时,从机耕机播到机收全部机械化运作,极大缓解农村劳动力季节性紧缺压力,为农业增收、农民致富提供新路子。

三、“以人为本”,按便民惠民的标准,建设新型高标准农田

长寿区近年来在规划设计上下功夫,深入现场实地踏勘,广泛征求群众的意见,把生产耕作道与群众生活出行的便道有机结合,注重规划设计的科学性、适用性以及可操作性。一是加强宣传,尊重民意。在规划设计的时候,以召开院坝会的方式,向项目区群众宣传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政策,设计的标准,充分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二是结合项目区的实际情况,合理布局田间道路的走向和规格,实实在在的为项目区群众的生产、出行提供便利,彻底改变了几十年来雨天泥滑路烂,晴天尘土飞扬的局面。同时,田间道路在规划时,避免形成断头路,耕作路要与机耕路或乡村公路连接,支路与干道、田间院坝相连,保证畅通,满足农产品运输和中型以上农业机械的通行,便于农机进出田间作业和农产品运输。三是从细节入手,充实完善项目的功能发挥。在排灌沟设计建设中,结合项目区地形地势,充分发挥能排能灌的作用,并在每块田边上设计放水缺口和挡水板,利于群众排水和灌溉,且给每块田预留一个下田墩,便于机械化操作;同时在合理确定灌溉管网的走向时,充分考虑群众的操作使用,在实际生产需要(每隔50米左右)的地方设置一个出水接头,并安置水龙头,便于群众灌溉。四是合理安排施工组织,不误农时。在施工过程中,按照作物生产规律,合理安排施工工序,认真制定施工计划,倒排工期,不误农时,确保农业生产顺利进行。

四、推进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促进现代农业产业化发展

长寿区秉承着“产业发展在哪里,高标准农田配套建设就到哪里”的理念,综合运用“良种、良法、良技、良具”等措施,加快优势特色产业发展步伐,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推动项目区产业向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高效化的方向发展。一是在项目规划设计时,注重两类项目的有机结合,将高标准农田建设和柑橘、榨菜、粮油等产业的发展相结合,努力做到“高投入就要有高产出”。二是推进生产方式转变,项目区积极引进和培育业主承包经营。项目区鼓励土地规模流转,改变传统的一家一户的种植模式,大力推进农业产业适度规模经营,增加农民就业人数,以及打造规模化、集约化、高效化的示范基地。三是进一步推进农业生产模式的转变,积极推广“稻+N”模式。如推广农田“稻、鳅、虾、蟹”复合种养模式、稻菜连作模式、设施农业、立体农业,实现钱粮双增。

五、按“田园变公园,空气变人气”的标准,打造生态化田园

长寿区按照“三生”(生产、生活、生态)系统统筹规划,走生态循环的开发路子,打造层次分明、业态多元、宜居宜业宜游、生产生活生态功能相融合的最佳结合体。按照绿色发展理念,一是在高标准农田项目区种植绿化树,绿化护坡,这样不仅有利于水土的保持,同时营造出绿色、生态、宜居宜业的美丽田园景象。二是立足自身区域特点,在已经完成的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区内引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生态、绿色产业,让人感受到产业与生态、人与自然高度融合带来的魅力。如清迈农业有限公司在云台八字高标准农田项目区建设的集种植、养殖和发展乡村体验观光农业于一体的清迈粮食种植园,现发展形成了新型农业产业业态,实现园内土地、水体无污染,产品无公害,生态可循环,发展可持续,生活生产可相融的目标,使其俨然成为了“绿色净土园”、“生态高效园”、“休闲游乐园”,努力实现“田园变公园,空气变人气”的“三生”系统融合,从而提升农业附加值的作用。

六、全力建设“永续”工程,打造高标准农田建设长效化的“标杆”

抓好项目工程建设质量,建设“永续工程”,积极探索有效的管护机制和办法,打造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标杆”。长寿区一是坚持择优选址,优先选择发展潜力好、群众积极性高的区域。按照“集中连片、提档增效”的思路,加大高标准农田的投入力度,做到“建一片,成一片,发挥效益一片”,建设一批永久性的高标准农田。二是创新“互联网+现代农发”的管理模式,实施项目的动态监管。长寿区自2015年度农综项目实施以来,创建“土地治理项目动态监管” 微信群,加强对项目的动态监管,以求实现对项目建设过程的实时监控和全方位管理,进一步确保项目建设质量和进度。三是切实加强建后管护工作,项目工程竣工后,及时与项目乡镇办好移交手续,划定工程设施管护范围,明确管护主体和管护责任,确保项目工程设施长期正常发挥效益。

七、全面推进农旅融合发展,努力为乡村振兴战略行动计划当好“试验田”

为推动长寿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打造农旅结合优质试点项目,盘活农村资源,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我区成立了以区政府分管领导为组长的专职工作组,以清迈良园、橘香悦动村、紫耘花海、乡村画卷四个农旅结合项目为试点,以龙河镇“橘香福地、长寿慢城”为引领,全面推动乡村文化兴盛、乡村产业融合发展、农业农村改革、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乡村组织振兴、乡村人才振兴。大力推进邻封田园综合体试点项目,努力发扬农耕文化,留住乡音、乡情、乡愁,建成产业兴旺区、生态宜居区、绿色食品区、乡村旅游区、乡风文明区、治理首善区、城乡融合区。

重庆市长寿区农业委员会 孟玉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