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述史研究团队负责人郑新蓉对第一代乡村教师陶发生(右)进行访谈。 资料图片
第二代乡村教师高福臣(左)在接受访谈时写下“我热爱教育事业”,并送给访谈者。资料图片
“我的学校在一座山顶上,我是这里唯一的教师。”
“1977年,我放弃了上大学的机会,1978年我放弃了回城的机会,1980年我再次放弃了回城的机会,因为我走了孩子们就没人教了。”
“那时候,没有黑板,我就用木板;没有三角板,就用木条钉;没有圆规,用树枝做;用太阳光教孩子认识‘度’的概念。”
……
循着朴实无华的絮絮私语,乡村教师这一形象丰满、鲜活地从历史中走来。北京师范大学教师口述史研究团队集合教育社会学、民族教育、教育史和教师教育等多方面专业力量,用5年的时间,走进山区、高原、边疆,寻访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至今的乡村教师,挖掘整理而成五卷乡村教师口述史,近日由广西教育出版社结集出版并举行新书发布会。
讲述乡村教师的生命故事
据介绍,这套书涉及的乡村教师从地域上来说覆盖了全国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从教师的出生年代来看覆盖了20世纪20年代到90年代的每个阶段,从民族构成来看包含了14个民族,从时间维度上看包含“新中国第一代乡村教师”“新中国第二代乡村教师”和“乡村青年教师”三个群体,从身份维度上还包含了“乡村女教师”和“少数民族乡村教师”两个群体,基本上覆盖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各个历史时期和各种类型的乡村中小学教师。
在书中,通过这些教师对各自生命历程、职业生涯、学校与乡村社会的关系、教师与乡民关系等方面的口述,以往或淹没在宏大叙事之中,或被宣传报道剪裁的具体的人得以舒展,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个普通却不平凡的人生。
第一代和第二代乡村教师,面对的是教育资源的匮乏。他们会用自己微薄的工资给上不起学的孩子交学费;会在粮食短缺的年份省下自己的口粮补给学生;会因为山路遥远不放心学生安全,每日放学送学生回家;会在学生不慎掉入水中时,不顾水流湍急救起年幼的生命。他们还会在学生与家长剑拔弩张的时候,和声细语地做学生工作,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家校关系;会请求乡政府辟出几分地,业余时间带领学生除草、种菜,使学生告别咸菜就剩饭的日子;他们还会凭借朴素的情感和公关能力,让上级部门和企业批给他们紧缺物资来改善学校办学条件,把四面漏风的教室建成窗明几净的教学大楼,为学校建当时最好的实验室,把学生上学的泥泞路铺成柏油马路,使校园成为当地亮丽的风景线。
新一代的乡村教师,则在城乡发展不平衡的条件下,为乡村乃至国家的建设贡献着自己的智慧。乡村教师用和城市孩子一样的教材,给乡村的孩童打开现代文明的窗口。他们教给学生现代的自然科学知识、农业知识和公民意识,使他们能用这些知识指导自己及家人的生产、生活。他们把自己在城市、在大学接受的新知识、新观念、新文明传授给学生,让学生知道了互联网、高速铁路等现代知识,知道了知识的力量和现代公民意识。他们中的一些人,利用自己的工资收入,带孩子外出看世界,让孩子在心中树起远大理想。
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钟秉林认为,乡村教师是党的教育方针、政策的最基层落实者,更是新中国教育的开拓者和建设者。教师自身的生命经验和作为教育亲历者的叙述,可以从更细微、更具体的层面深入反映新中国教育发展、演变的历史脉络,反映新中国教师的气质和精神面貌。
教育历史的抢救性保护
纵观教育史研究,更多地关注制度、思想、重要人物、教育普及等大历史,很少关注教师,尤其是乡村教师个体的历史。
谈及研究初衷,教师口述史研究团队的两位负责人——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郑新蓉和胡艳有一个共识,“在快速现代化、城镇化的过程中,乡村和乡村教育的脉络与历史被快速更替和遗忘,需要被挖掘和记录”。
“由于对史料认识的狭隘化,教育资料的保存范围有一定的局限,即便是与我们很近的当代社会亦是如此。除了颁发的政策文件、领导人讲话,以及改革开放以来学校发展的统计数据,很多重要的资料是缺失的。”在发布会上,郑新蓉教授代表团队解释说,“例如,在经济文化不发达的当时,各地的乡村学校是如何建设发展起来的;教育政策是如何在乡间落实并因地制宜的;在师范院校无法提供基本师资保障的时候,乡村教师队伍是如何建设的;我国乡村教师的教育精神和情怀是怎样的;乡村教师的专业发展方式途径有哪些,有哪些独特经验和教训,等等。这些资料对研究当代乡村教育发展的历史、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历史以及中国教师专业发展的经验和理论有很大价值。教师口述史能为教育研究、教师研究提供很多鲜活的、落地的、有价值的史料。”
研究更深远的意义在于寻找中国自己的教师发展和乡村建设的经验与理论。该团队认为,目前教师教育的经验和理论依然是以西方为主导的话语体系。这种话语体系虽然为中国的教师发展打开了一扇窗户,但也的确出现水土不服、浪费资源的状况。
“我国在城乡经济、社会、文化等发展不均衡的条件下,创造了全面普及义务教育的辉煌,实现了让每一个孩子有学上、上好学的目标。在教师队伍建设上,我们建设了一支踏实、肯干、积极奉献的乡村教师队伍。在缺文少教的年代,他们为乡村孩童点亮智慧、文明之光。在工作负荷重、生活压力大的今天,多数乡村教师能恪守教师职业的操守、伦理,在夯实乡村孩子知识基础的同时,尽可能地用教师之爱来温暖和呵护这些乡村的学童,让他们感受到人间的温暖。相信这种教育发展、教师成长的经验应该对世界也是有启发的,同样,我们也可以从中提取中国的经验。”郑新蓉说。
以史为鉴促进教师成长
“以史为鉴。”中国教育学会名誉会长、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顾明远指出,“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我们的教育有了很大发展,现在国家正在制定教育现代化2035规划,可以说没有乡村的教育现代化,也不可能有全国的教育现代化。乡村教师的故事,不只是教育的事情,更关系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未来。”
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周作宇表示,“乡村振兴离不开乡村教育的贡献,乡村教师是乡村教育的中流砥柱。近年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乡村教师,专门出台支持计划。明年,这个计划将告一段落,同时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节点,下一步将向何处去?过去几代乡村教师口述史的研究,将有助于新的国家战略的形成。”
在历史的回望与对看中,还生发出更多的现实意义。口述史的采访和整理者大多是教育相关专业的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在与乡村教师的对话中,这些研究教育的年轻人对教育实践有了更多了解,对今天的教育从何而来有了更深入的认识。据介绍,日本早稻田大学已将口述史研究作为青年学生理解过去、认识社会的一个途径,而在这次研究过程中,团队也有意识地做此尝试。
“每一次访谈都是在深深的感动中完成的。”团队成员之一、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博士生赵兰告诉记者,受益者不仅仅是学生,也包括乡村教师之间的相互影响。“比如,在培训中,乡村教师普遍认为这种普通人的故事更加易学、可接受。而一些最初受访的青年教师,后来变成了团队中的访谈者,他们在访谈老教师的过程中,更好地了解中国教育的今昔变化,感受到老一代乡村教师扎根基层、无私奉献的精神,增强了自身的责任感和使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