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合肥2月26日电(记者王圣志、董雪)一杯清茶化解村民纠纷,“道德红黑榜”点评是非曲直,村规民约遏制低俗之风……在安徽淮北,由党组织负责人兼任理事长的村民理事会,集聚乡贤能人参与乡村治理,打通联系群众的“最后一米”。
这种“一组一会”基层治理新模式,提升了服务效率,促进了移风易俗,探索出一条党组织领导下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善治之路。
“一组一会”凝聚乡贤“五老”
地处苏鲁豫皖四省交界的淮北市农村人口稠密,人口最多的镇有13.98万人,人口最多的村有1.3万人。此前伴随行政村合并、管辖范围扩大,有时会出现农村管理不到位、服务有缺位、矛盾调解不及时等乡村治理难题。
为此,淮北市2017年开始探索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一组一会”新模式:“一组”是在村民小组或自然村建立党支部或党小组,“一会”是在党组织的引领下,把威信较高的老党员、老村干、老教师、老工人、老干部等乡贤能人动员起来,民主推选组建5至7人的村民理事会,原则上由党支部或党小组负责人兼任理事长。
“要不是队长,就没我这个人了!”淮北市石台镇梧桐村74岁的留守老人孙彩芳回想起去年8月那场台风引发的洪涝灾害仍感到后怕。
孙彩芳口中的队长是村第二理事会理事长武书敏,他是个当了十几年生产队队长的老党员,清楚每家每户的情况,是群众信任的“热心肠”。那天晚上八点多,水没上了孙彩芳的胸口,她却守着老房子不肯开门。武书敏趴在窗前连说带劝,终于砸开大门,把她背上了高地。
梧桐村党委书记孙乔告诉记者,梧桐村背靠大山,地势低洼,全村5500多人中需要转移的就多达3000多人,只靠村两委很难应对,多亏5个理事会全部出动,提前挨家挨户转移群众、清理河道。一连三天暴雨,房子塌了,路也被冲断了,梧桐村却做到了零伤亡。
“给老百姓办事,我们有存在感,也有成就感。”刘桥镇刘桥村前陈自然庄理事会成员陈洪江原是刘桥一矿的工会主席,如今他把过去家访做思想工作的经验带回村,在调解纠纷、移风易俗方面继续发光发热。
“以村民理事会形式开展的基层自治必须在党组织的领导下进行,否则就缺失了引领方向的‘主心骨’。”淮北市委书记黄晓武表示。目前,淮北市共调整设置2267个党组织,组建2274个理事会,1963个“党群微家”“党群连心站”延伸了党在农村工作中的“手臂”,村民党小组长和理事长“一肩挑”达74%。
“党群连心”移风易俗换新颜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记者在淮北市走访发现,“一组一会”打通连接群众的“最后一米”,让许多乡村移风易俗换新颜。
从邻村参加一场喜事回来,铁佛镇道口村中蒋自然庄党小组长兼理事长蒋守坤急忙召集理事会成员开了个会。“人家办事没有烟,几个大菜都没了,桌数也明显少了!”蒋守坤对成员蒋久山说,“再过3天就是你家嫁女儿,镇里都推广移风易俗,咱也要实行!”
“以前都有烟有菜,从我这戒掉了,人家不说我吗?女儿也不高兴,这咋弄!”经历了不少思想斗争,2018年4月25日,蒋久山成了全村第一个“吃螃蟹的人”——25桌变15桌,一桌菜从600元变400元,无烟无糖。
蒋守坤作为操办事的“大总”拿着喇叭跟村民们解释,“办事从简这都是我们理事会要求的,跟户主没关系,咱村以后都这标准,要移风易俗!”
自此,大操大办的陋习在中蒋自然庄消失了。
烈山镇华家湖社区的党总支书记高淑芳切实感受到了“一组一会”对社区工作的补充作用。从村民日常纠纷中抽出手脚后,她腾出时间和精力,着手改造闲置的老村部,拆掉了废弃的危房,还清理出土地,新增了村民的公共活动场所。
党建引领推动基层“三治融合”
“‘一组一会’探索不到半年时间,就有约70%的村民小组和自然村依实际情况自愿实施,现在已经覆盖了全市91%的村民小组和自然村。”淮北市委组织部副部长梁巧没想到“一组一会”这一基层治理新模式会这么受欢迎,党建引领下的基层自治赢得了民心,也提升了基层组织力,正逐渐推动基层自治与法治、德治紧密融合。
各镇派出所、城管所、司法所等基层执法单位在“一组一会”建立执法服务联系点已在淮北市铺开。法律工作者陈文章常年担任临涣镇的免费法律顾问,这个小镇有着“到茶馆评理”的传统,“一组一会”的144个连心茶室实现了全镇19个行政村全覆盖。
陈文章经常在连心茶室指导老党员依法调解村民纠纷,通过讲法律讲事实,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基本做到小事不出庄、大事不出村。
“以往一个行政村一个党组织,党员分散在各个自然村,难以发挥先进模范作用,现在有3个以上党员的自然村便可成立党小组,凝聚力更强。”宋疃镇和村社区的党总支书记李居全感受到了党员带头对以德治村的推动,“挖掘群众身边可亲可敬可学的先进典型,设立‘道德红黑榜’‘善行义举榜’……在党群微家、党群连心站等载体里,党员在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弘扬传统美德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