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牛杯”选题涉及领域广泛。对历届作品标题进行词频分析,发现教育类选题数量位居第二,“小学”“大学”“学生”等关键词高频率出现。(图中词语字号越大代表出现频率越高)
学生在确定“子牛杯”选题时,更倾向于联系时事热点。
2018年
改革开放40周年
第12届“子牛杯”入围作品中,2篇涉及该话题
2017年
“媒改气”在北方持续推进
涉及该话题的作品获第12届“子牛杯”一等奖
2016年
河长制全面推行
涉及该话题的作品获第12届“子牛杯”一等奖
2015年
家庭医生话题备受关注
涉及该话题的作品获第12届“子牛杯”二等奖
2014年
共享单车出现
第12届“子牛杯”入围作品中,1篇涉及该话题
2013年
“精准扶贫”概念提出
第12届“子牛杯”入围作品中,2篇涉及该话题
数据来源: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新传时报》融合新闻组
每逢寒暑假,大批高校学子都会走出校园,奔赴全国各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与课堂教学不同,社会实践将学生放在实际情境之下,通过具体问题的解决,提高他们的综合素养,因此日益受到重视。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5月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就对广大青年提出了“要力行,知行合一,做实干家”的希望,强调“不论学习还是工作,都要面向实际、深入实践,实践出真知”。
如何使高校社会实践成为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让社会实践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共同实现育人目标?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子牛杯”社会调查征文比赛,或许能够给予我们启发。——编者
回顾“子牛杯”的创立,镜头要拉回12年前。
2007年,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1985级校友、央视著名主持人白岩松回访母校,向新闻学院教授曹璐、陈作平提出了举办社会调查征文比赛的希望。“我们聊的时候觉得,现在的孩子不接地气。”白岩松回忆,当时的方向很明确,希望教育能使学生了解国情、接地气。而让这个“方向”落到实处的“方法”,就是社会调查。
此后,学院落实设想,为这项活动取名“子牛杯”,倡导学生学习“俯首甘为孺子牛”的踏实精神,并于当年启动征文。截至目前,“子牛杯”已连续举办12届,收到的参赛作品累计千余篇,成为大学生关注国情民生、社会热点,锻炼调查、研究和写作能力的平台。同时,“子牛杯”也因其科学的运行制度和与专业规律、育人目标的高度契合,成为新闻传播学专业课堂教学的有效助力。
1 建立行之有效运行机制
“子牛杯”创立之初,采取学生自愿参与并提交作品的形式。陈作平现任中国传媒大学党委常委、党委宣传部部长,据他回忆,首届“子牛杯”征集作品95篇,本着宁缺毋滥的原则,当年仅评选出二等奖一个,一等奖空缺。
令主办方没有想到的是,到了第二届,学生参与热情下降,自主提交作品仅有62篇。“我们反思管理机制上的问题,决定从第三届开始,学院所有新生都必须参与。”陈作平介绍,2010年,学院将“子牛杯”纳入新闻学、传播学专业本科培养计划,要求学生在4年中至少完成一篇社会调查报告。凡参与社会调查并提交报告者,可以获得两个学分。
学生参与度、作品数量有了保证后,学院开始在提高质量上下功夫。
中国传媒大学的暑期实践小学期由来已久。在新闻学院,大一新生进校学习一年后,首个小学期实践项目就是“子牛杯”。
让大一新生做社会调查,优劣势都非常明显。一方面,大一学生时间充裕、热情高,能够全身心投入社会调查当中;但另一方面,他们缺乏实践经验,特别是对社会学研究方法的了解和应用。为此,从2009年起,新闻学院为大一学生开设“社会学研究方法”必修课。
该课程主讲教师、新闻学院教授王锡苓说,“社会学研究方法”共计32课时,是新闻学院多个专业的核心课程。在课上,她会讲授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理论和具体方法体系,为学生布置包括选题、问卷或访谈大纲设计、数据收集及报告成文3次大作业,并进行讲评。
“课程这样设计的目的,就是让学生跟着我走一遍,知道每一个环节应该怎么去做,到了暑期他们正好做‘子牛杯’。”王锡苓说,课程首次开设就看到了效果,2008级学生上过课后再做社会调查,提交的报告比前两届质量更高。
为了给予学生更多的指导和帮助,新闻学院众多教师都参与进“子牛杯”,成为学生团队的指导老师。指导老师与团队不是固定搭配,学生可依据调查方向和兴趣自主选择。通常,指导老师要为学生的数个备选选题给出意见,选题确定后帮助学生分析调查方向,并在实地调查结束后指导报告写作。
“指导老师在大方向上提纲挈领,在小细节上又无微不至。”2017级传播学(媒体市场调查与分析方向)学生、第12届“子牛杯”一等奖获得者郭航说,“我所遇到的两位老师,方毅华老师在我们时间安排出现问题、截止日期前一天才拿出最终版的情况下,仍耐心地逐字逐句读完了2万字的报告并给出详细修改意见;李煜老师身在日本,当我们遇到困境时和我们打了一个多小时的语音电话,给出指导意见。”
为了让“子牛杯”成果辐射更广,新闻学院整理、编辑了历届优秀作品,先后出版《民生与社会调查》《见证与关注》两部作品集。每部集子内,作品按选题类型收录,配有教师点评,方便后来的学生参考。
2 顺应专业人才培养规律
新闻传播学来源于实践也作用于实践,该学科的专业教育历来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子牛杯”鼓励学生深入一线进行实地调研,顺应的正是新闻传播学专业人才培养规律。
白岩松认为,新闻传播学专业的学生应该具备四个方面的“核心力量”,它们包括:第一,在一件事情发生时,能够迅速判断出最核心的新闻事实;第二,提出问题并试着解答问题,这不仅意味着浅层次的提问,还包含对一个变革的国家和时代提出问题并试着解答;第三,拥有很强的写作能力,特别是各类型新闻的写作能力;第四,以口语表达为主要载体的表达能力。
“一件事情你要去提炼它最核心的东西,接下来选题就是提出问题,调查的过程就是试着回答,而写作是一种表达。”白岩松说,“‘子牛杯’社会调查把这四方面全部包含起来。”
新闻学院2012届本科毕业生付瑜,对“子牛杯”培养专业能力的作用感受颇深。她当年的选题是艾滋病患儿的教育模式调查,在出发之前,就为艾滋病患儿的教育问题预判了结论。“到了那儿发现,事实是非常复杂的。”付瑜说,后来从事新闻工作,她经常会提醒自己不要预判,做到真实和客观。
新闻学院院长隋岩则从学生对专业的认知和个人成长角度来阐释“子牛杯”的作用。
他认为,在社会科学中,新闻传播学与人类生活距离最近,对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推动作用是更直接的。当下纷繁复杂的媒介环境正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新闻传播学专业面临的变化和挑战也是最大的。同时,本科生正处在特殊的人生阶段,迈入18岁有了法律义务,离开父母的保护开始接触社会,又因为大学校园这个缓冲地带的存在没有完全进入社会。
“在这个阶段,你们怎么理解你们的专业,怎么理解这个社会?社会调查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隋岩寄语学生,“在社会调查过程中去接触社会、接触生活,你可能会有惊讶、不理解、感动、伤感等,但那就是生活。”
3 坚持建设性价值观
为了鼓励学生的参与热情,“子牛杯”对征集到的作品进行评比和奖励。评比采用两轮盲评方式,每届作品通常评出一、二、三等奖和鼓励奖若干。
作为终审评委之一,王锡苓每年都会在“子牛杯”颁奖典礼上向即将参与社会调查的大一新生阐释评比标准。“有的同学想做娱乐节目,这样的选题可能比较有趣,但它对解决社会现实问题关照不够。”她说,“子牛杯”的选题要具有引领作用,能够深刻反映社会现实并指导问题的解决,“选题价值是我们评判的第一要务。”
在研究问题的引领下选择科学的研究方法同样重要。“当下技术手段变革迅猛,能够为我们提供的各种研究手段越来越丰富,如何选择研究方法是需要思考的。”王锡苓说,“获奖作者几乎都进入了实地,收集了大量鲜活的一手资料,在此基础上写成了报告。”
此外,调查结果呈现的实事求是、报告中逻辑的清晰和语言的流畅、统计图表的正确使用和致谢的周到温馨等,都是评委考虑的因素。
对选题的重视反映着“子牛杯”一直以来所坚持的建设性价值观。“同学们走入社会基层,会看到学校、家庭生活中接触不到的一些情况、现象和问题,要能够用积极、阳光、健康的心态正视它,用建设者的目光来做事情。”在近日举行的第12届“子牛杯”颁奖典礼上,陈作平说,“学院的领导、指导老师和同学们,都应该有推动社会进步的意识。”
多年实践,“子牛杯”呈现了一大批优秀作品。截至目前,共有4篇作品获得“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二等奖。
在《大学生短期支教效果调查——以西部阳光行动为例》中,4名学生对大学生短期支教旨在帮助落后地区提高教育质量的定位提出了疑问,认为活动宗旨应该调整为对大学生志愿者进行历练。报告引起了活动主办方——北京市西部阳光农村发展基金会的重视,他们随即对支教活动的宗旨进行了调整。在《北京市“非典”后遗症患者生活现状调查报告——以非因公病患为主》中,3名学生通过对57位“非典”后遗症患者的调查走访,记录下他们的生存困境,并反思了目前的社会救助机制,提出了一系列改进建议。报告被央视《新闻1+1》栏目报道,随后《新京报》也发表评论,呼吁对“非典”后遗症患者进行“后救援”,形成了较大的社会反响。
2010年12月,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新闻学与传播学专业委员会、教育部新闻学教学指导委员会联合授予“子牛杯”社会调查征文比赛“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教学创新项目”。而如今,“子牛杯”已成为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一流学科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