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年,早春市场上开始出现小龙虾的身影,众多吃货们不用等到五六月的消费旺季,就可以尝鲜。本是夏季消费“主力军”的小龙虾实现了早上市、早销售,无形中延伸了整条龙虾产业链条,让小龙虾打破季节限制,逐步实现四季皆可上餐桌的目标。小龙虾如何提前上市?生产和消费两端发生了哪些变化?为此,记者赶赴安徽省稻虾连作主产区——安徽滁州全椒县进行了探访。
抢抓早市利润高
这几年,小龙虾产业从最初的“捕捞+餐饮”,逐步向小龙虾养殖、加工、流通及旅游节庆一体化服务拓展,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条。目前,小龙虾市场供不应求,发展养殖具有极好的市场前景,尤其是早春市场行情年年看涨。
在全椒县二郎口镇,当地养殖大户王如峰的虾塘里“风平浪静”,除了一簇簇稻茬外,找不到一丝小龙虾的身影。“我们冬季养殖的虾都寄居在稻茬根部,而且一到冬季就每隔7天投喂饵料,待开春后再上肥料,青苔等浮游植物退下去,更有利于龙虾的生长。”王如峰告诉记者,之所以要抓好冬季养殖,还是看中了早春市场行情。
据其介绍,传统养殖旺季在每年的4月下旬至5月,成虾集中上市。一般来说,7钱以上的成虾塘口价是20元/斤;7钱以下的成虾卖不上价,也就十几元左右。“每年到了旺季,成虾规格越来越大,但价格不断下跌。”王如峰告诉记者,不仅是成虾,虾苗的价格也是如此。
去年下半年,王如峰先后在安徽省、浙江、江苏、福建、河南、山东等地了解今年的小龙虾早市行情,“现在,4钱以上的早市虾可以卖到45元/斤,虾苗也是连续3年保持在25元/斤的价位。与传统的四五月份行情相比较,早市虾利润较高。”因此,抓早市,成为了众多龙虾养殖户增收致富的新渠道。
以王如峰开办的赤镇龙虾合作社为例,该合作社如今已流转13500亩土地、共计347户养殖户。去年,合作社养殖户户均实现15万元以上收入,整个合作社实现纯利润5200万元。这其中,冬季养殖带来的可观利润“功不可没”。
龙虾越冬有妙招
小龙虾要实现早上市,养殖技术是关键,尤其是解决龙虾越冬难题。在全椒县,一些能人大户在冬季养殖技术方面进行了探索。
王如峰将龙虾冬季养殖总结为“秋繁冬养”。“我们冬季养殖的虾都是秋繁虾,这些虾全部生长在水底,以水藻、浮游生物为饵料。再加上水草等水生植物的存在,为秋繁虾提供了一个天然栖息场所。”王如峰告诉记者,除了选择好越冬虾外,肥水也很重要。冬季肥水要适当拉长间隔时间,而且选用的肥料最好是有机肥。记者在其虾塘边注意到,田埂上堆满了鸡粪等有机肥,并用塑料膜覆盖。“只要一下雨,肥料打湿后可以更好地进行发酵,方便肥水。”王如峰说。
“秋繁冬养”模式,也是结合了全椒县当地稻虾连作田的特点。记者了解到,每年3月至6月上旬,龙虾一季效益完成后,田块内开始插秧。9月下旬收割后,又实现了一季稻的效益。在9月下旬后,利用田里的稻茬,开始上水养殖秋繁虾。到次年3月份,秋繁虾与早春虾苗一起混养,最终实现成虾、虾苗齐上市的目标。
据全椒县农委渔业局抽样调查显示,该县稻虾连作一般亩产550公斤稻谷、100—150公斤成虾,亩均纯利润1500—2500元以上。在稻虾连作的基础上解决冬季养殖问题,无疑进一步调整了产业结构,让连作模式高产、高效。
不过,全椒龙虾养殖也存在产业组织化程度偏低、养殖先进技术推进不快、单个养殖户进入市场销售产品具有局限性等问题。小龙虾的养殖生产仍以粗放式养殖为主,主要是千家万户的小规模生产,生产手段简单。因此,当地农业部门提出建议,成立产业联盟,创建稻虾产业化联合体,做好信息服务、技术指导、培训服务、保险服务。鼓励各行各业能人领办、创办龙虾养殖基地、加工企业、餐饮服务等相关产业。
三产发力作驱动
“盱眙十三香龙虾”“潜江油焖大虾”……这几年,以地域特色为代表的龙虾美食,火遍大江南北,无形中也拉动了当地消费经济的增长。
中国小龙虾产业发展报告显示,2007—2016年,全国小龙虾一二三产产值比例分别为:第一产业564.1亿元,占比38%;第二产业102亿元,占比7%;第三产业800亿元,占比55%。小龙虾从产业结构特点上看,是典型的以餐饮服务等第三产业发展为主要驱动力的产业。
全椒是龙虾养殖大县,“全椒龙虾”作为一个品牌,获得了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客观上彰显出当地龙虾养殖的影响力。当地龙虾产业结构也在进行调整,正向龙虾深加工和餐饮服务方面发展。该县农委渔业局局长李友和告诉记者,他们和省内两家企业签订了亿元项目,建立全椒自己的龙虾生产基地和加工厂,目前一期200亩地已经征收,正逐步解决龙虾储存、加工等方面的难题。
记者了解到,全椒当地80%龙虾进入南京市场,缺乏自主品牌带动。“江苏盱眙就是从第三产业发力,做龙虾文化,发展旅游。”李友和说。如今,盱眙龙虾节在全国产生巨大影响力,成为节庆著名品牌,“盱眙龙虾”的品牌价值已达169.91亿元。“产得好不如卖得好。”全椒也意识到三产的重要性,今年准备打造自己的龙虾节庆。
眼下,全椒县正在积极引导稻虾产业良性发展,不片面追求经济效益,更加注重生态环保养殖。该县鼓励养殖大户种大虾、精养虾,由单一投喂饵料逐步向种水草等生态环保举措转型。“我们对新建设的稻虾连作田进行奖补。2016—2017年,针对百亩以上养殖大户,一次性奖补100元/亩。同时在农广校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方面,将龙虾养殖大户纳入进来,进行养殖技术培训。”李友和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