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天前,因为小猪佩奇,“中国消防”和“平安北京”在微博上吵了起来。
看到《啥是佩奇》视频里的鼓风机,“平安北京”又犯了职业病,第一时间就想到了春运安全防范话题,很快就发布了一条微博,提醒人们携带鼓风机乘坐火车的时候,一定要将汽油清理干净,携带危险品进站上车处罚最重可能会被拘留。
很快,“中国消防”就转发了“平安北京”这条微博,并评论道:“蜀黍发的这条,阿消仍然有话说:李玉宝大爷家的鼓风机是手摇式的,用汽油的不长这样,看来没见过。但提醒严禁携带汽油等危险品进站上车是对的。你不是病重,你是乱蹭……”
随后“平安北京”回应:“由佩奇——想到鼓风机——想到了携带机器——想到了机器里可能带汽油——带汽油不能坐火车。逻辑不是佩奇=鼓风机。你不是病重,你是乱怼……”
双方掐架的微博,引起了众多网友的围观。“中国消防”称,“为了科普,用心良苦”。
从昆山反杀案到小猪佩奇,从直播“决胜执行难”到直播查酒驾……近年来,紧跟热点并以人们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普法,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网络平台上。
“紧跟热点是为了吸引公众注意,创新形式是为了让普法工作‘润物细无声’。普法工作也要进行供给侧改革,从需求侧考虑,既要注重形式上的创新,也要在内容上有针对性。”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法研究所研究员莫纪宏近日在接受《法制日报》记者采访时说。
打破刻板形象
在互联网时代,受众接受信息的方式有了很大改变。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4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8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8.02亿,手机网民规模达7.88亿,网民通过手机接入互联网的比例高达98.3%。
在腾讯新闻政务中心主编闫国军看来,有必要先对用户群体画像和传播方式、使用场景进行分析,这样才能让普法工作有的放矢。
闫国军认为,移动互联网时代,内容传播和用户群体有几个方面变化:低幼和白发用户进入媒体生态,全年龄段用户的非移动场景均被手机占领;用户在消费资讯时,节省时间和打发时间的需求都比较强烈;用户拥抱视频内容,智能电视资讯消费崛起;用户群化正在加速,网络中的身份认同感已超过现实关系。
用户接受信息习惯的转变,给进行普法工作的国家机关提出了新的课题和挑战。
快手相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通过短视频形式,运用网络化的语言对普法内容再包装,进行表达方式上的变革,可以极大降低普法传播的认知门槛,让普法内容更加直观、立体、易于接受,受到网友的欢迎。
运用短视频进行普法宣传具有众多优势,但同时对作品和形式也有新的要求。快手相关负责人认为,政府机关需要打破原来较为传统、严肃、刻板的形象,运用好短视频语言和互联网表达方式,转变过去高投入、高成本、大制作的宣传片式视频制作思路,让普法宣传更加丰富、生动、活泼、接地气。
中央政法委官方新闻网站中国长安网在2018年3月入驻快手后,树立了“安哥”IP形象,一改政法系统严肃、刻板的传统形象,用有原则、有态度、有温度的短视频内容,得到广大网友的热捧。
去年“双十一”前夕,“安哥”送上了精心录制的安全攻略,警察“掏心掏肺”地为网友们历数各种促销方式中的诈骗陷阱,“连说带比划”的生动演绎方式,让网友们在惊呼“网红潜质”的同时,了解到了很多法律知识。
向受众主导型转变
酒驾不叫酒驾,而是“小酒一喝,跨上摩托,如马踏飞燕”“跃山川河流,如履平地”。
电信诈骗有另一种说法,是“原班人马改头换面,顺应了互联网大时代,在网上做个木马链接,发个假红包”。
每次抓到罪犯之后,警察都会说清楚,罪犯涉嫌什么犯罪,将会受到什么样的处罚,“具体怎样量刑就交给法院了”。
……
吉林省四平市公安局抖音号“四平警事”制作的短视频,经常有一些让网友忍俊不禁的剧情。因为普法内容紧跟热点、普法形式善接地气,“四平警事”抖音号已经成了“网红”。
事实上,“四平警事”抖音号在2018年6月上线时,短视频点赞数并不高,很多短视频仅有一两万的点赞数。随后,“四平警事”开始转变风格,结合网友关注度高的案件,推出了一系列普法短剧,点赞数开始逐步攀升,还出现了点赞数超过300万的短视频。
对于“四平警事”转变普法方式后所取得的成绩,辽宁省本溪市依法治市办专职副主任高宝林很是佩服。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高宝林就经常到企业车间、田间地头等宣传法律。普法这项工作,高宝林已经做了30多年。
“有时候我跟他们这些年轻人开玩笑说,自己做普法工作的时间,比国家普法规划的时间还要长。尽管如此,也要向做新媒体普法工作的同志们学习。毕竟时代在变,原先严肃说教的方式,已经没多少人听进去了,得换个法子。”高宝林说。
浙江传媒学院副教授杨吉认为,在信息时代,重要的不再是信息,而是注意力和观点。普法工作同样如此,公众的注意力尤为重要。
在莫纪宏看来,“四平警事”普法形式的转变,可以称得上是普法工作供给侧改革典范。
莫纪宏认为,衡量普法工作成绩好坏的标准,就是要看群众是否喜欢、是否接受。因此,普法工作有必要进行供给侧改革,国家机关要从以往的政府主导型向受众主导型转变,改变以往无效供给的局面,大力提升普法实效。
强化新媒体宣传互动性
在2018年全国交通安全日,中国长安网在快手发起“今夜,和蜀黍‘吹一吹’你的故事”直播查酒驾活动,吸引了550万人在线观看,公开执法全过程,让法治直击人心。
围绕“基本解决执行难”决战决胜之年,2018年5月17日以来,最高人民法院先后在多地举办了“决胜执行难”全媒体直播活动,借助电视媒体和网络平台,向社会公众全景呈现了人民法院决战决胜“基本解决执行难”的工作进展,超过5亿人次网友在线收看直播。
2018年,政法机关或是在重要时间节点、或是围绕统一主题,在新媒体上进行了多场直播,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
打造亲民IP形象、制作优质原创普法视频、联合发起线上活动、精心策划普法直播……通过不断尝试创新传播方式和表达方式,原本严肃的政法机关在新的移动互联网语境中成功占领主阵地,开创了全新的普法模式,在赢得一片叫好声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将法律知识送进人们心中。
江苏省司法厅副巡视员李长山认为,普法工作要坚持回应受众的需求,着力强化新媒体宣传的互动性,以宪法宣传为例,“宪法宣传既要满足广大受众对基本知识普遍知晓的共性需求,又要针对不同受众群体自身内在的需求,这是我们把握运用新媒体宪法宣传的基本前提”。
莫纪宏认为,用新媒体开展普法工作,要善于抓住公众的兴趣点,还要了解受众的心理特点,要让群众有兴趣主动去学习法律知识。因此,可以紧跟群众关心的热点话题,运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普法,推动“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的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