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

安徽:在脱贫攻坚中闯出“安徽新路”

2019-01-18 10:33:32  来源:安徽日报

【改革备忘录】

40年前,一场发轫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历史性变革,拉开了我省大规模减贫的序幕。“土地流转”,林权制度改革,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我省农村生产力的持续解放,不断打破束缚发展的桎梏,为反贫困提供了强劲的动能。多年来,我省通过“抓金寨促全省”,扶贫开发取得巨大成就。特别是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在安徽的落地生根,我省创造了一个个可复制的扶贫模式:创新实施的光伏扶贫走向全国,全省装机容量居全国第1位;全国率先出台健康脱贫“351”兜底保障制度和“180”补充医疗保障政策、全国率先实行对当年拟出列贫困村和拟脱贫户第三方监测评估全覆盖、全国率先对未出列贫困村实现县处级以上第一书记全覆盖……

如今,贫困地区翻开崭新一页。2018年初,我省制定的“1877”(即18个贫困县摘帽、700个以上贫困村出列、70万以上贫困人口脱贫)年度减贫计划,实现72.6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和725个贫困村按标准出列,10个国家级贫困县和8个省级贫困县正在履行退出程序,贫困发生率有望由上年的2.22%降至0.93%。

【代表委员说】

省人大代表崔黎:

濛洪洼地区蹚出一个发展新局面

“我在贫困地区工作30多年,以前搞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很难拿到,钱也不够花。”1月15日,省人大代表、阜南县委书记崔黎接受采访时说,“现在一年修的路是以前五年的总和都不止,贫困地区迎来脱贫攻坚的好政策。”

濛洼地区是淮河流域设立的第一个蓄洪区,系沿洪淮深度贫困带。阜南县防汛重点在濛洼,防守难点在洪洼。洪洼位于阜南县西南部。建国以来,濛洼曾12个年份、15次开闸蓄洪,洪洼有15个年份发生较大洪涝灾害,先后3次破堤进洪、2次奉命炸堤进洪。每次蓄洪之后,濛洪洼地区经济多年不能恢复,这里是我省脱贫攻坚的“坚中之坚”。崔黎说,“十五”和“十一五”期间,国家和省实施县乡道路改造、农村安全饮水、农村电网改造工程,由于阜南财力紧张,不敢申报项目,导致一步赶不上、步步赶不上,其中,濛洪洼地区基础设施最为薄弱,历史欠账最为严重。

作为贫困程度最深的淮河蓄洪区,濛洪洼地区在履行好蓄洪这一“国家使命”的同时,如何让几十万群众在全面小康路上不落一人?“针对行蓄洪区这片牺牲奉献、深度贫困、充满希望的土地,省委、省政府确立了‘奔小康、促振兴’两步走基本思路,形成支持行蓄洪区脱贫攻坚政策‘组合拳’。”崔黎说,阜南县从全面梳理、摸排濛洪洼行蓄洪区存在的问题入手,编制了涵盖易地搬迁、路水电“三网”设施和“三大革命”、公共服务设施、产业发展四个方面2018-2020三年脱贫攻坚行动计划。2018年9月起,在濛洼庄台开展集中攻坚行动。截至目前,投资5.8亿元实施净化、硬化、绿化、亮化、美化“五化”整治,完成131个庄台6个保庄圩环境整治。

如今,濛洪洼行蓄洪区闯出一条脱贫攻坚新路,初步形成“深水鱼,浅水藕,滩涂洼地栽杞柳,鸭鹅水上游,牛羊遍地走”的发展新局面。“希望从项目、资金等方面,进一步加大对濛洪洼地区的倾斜力度,改善基础设施现状,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崔黎说,“我相信濛洪洼地区一定能如期摆脱贫困、走出困境,与全省人民一道步入小康。”

省政协委员聂磊:

“千企帮千村”帮出增收新动能

阜阳市颍东区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多年来,这里的青壮年大多“东南飞”,到东南沿海务工。如今,“千企帮千村”帮出增收新动能。一大批劳动密集型企业“驻村”,建立起田间地头的“扶贫车间”,村民就近就业增收脱贫。

“‘扶贫车间’是‘千企帮千村’活动创造出来的扶贫亮点。”省政协委员、阜阳市工商联主席聂磊介绍说,阜阳民营企业目前建成扶贫车间898个,带动1.85万人就业,吸纳贫困劳动人口6775人,实现农民“足不出户、就地致富”。

“自2016年3月我省实施‘千企帮千村’精准扶贫行动以来,广大民营企业积极参与脱贫攻坚。众多民营企业根据企业自身实际选定帮扶项目,通过土地流转、订单农业、合作经营等多种方式,与贫困群众建立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让贫困户直接受益,为农民群众脱贫致富增添了新动力。”聂磊表示。

“实践中,我们注重引导民营企业发展电商,促进贫困村农产品‘上线上网’,引导群众学习应用现代互联网手段,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聂磊举例说,阜阳市瓦大公司利用京东、北京农商1号区域代理的优势,创建电商扶贫小站,目前已建成农村网店124家,其中颍东区50个贫困村实现全覆盖,精准服务贫困户3673户,为当地农民带来实实在在的收益。

“未来几年,将是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并存和交汇的特殊时期。可以继续通过‘千企帮千村’,形成企业与乡村‘优势互补、互惠互利、长期合作、共同发展’的新格局,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之间建立一个长期稳定的联动机制,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相互支撑、相互配合和有机衔接。”聂磊建议。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