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郑州12月27日电题:北京“愚公”穿太行:“把太行像糖葫芦一样串起来”
新华社记者 李鹏
12月26日,58岁的刘心胜一大早便来到“愚公故里”——河南省济源市太行山深处的太行特长隧道施工现场。随着挖掘机捅破最后一块儿土石方,一股凛冽的山风扑面而来,两支北京的“愚公”队伍终于“会师”,洞穿了济阳高速(河南济源至山西阳城)晋豫省界的最后一座大山,将两省相连。
刘心胜是总部位于北京的中交一公局的济阳高速项目书记。而济阳高速则是河南省在建的桥隧比最高、最复杂的公路项目。26日,这群北京“愚公”在愚公故里完成了“像糖葫芦一样”把太行山串起来的梦想。
济阳高速从晋豫交界的济源市牛角洞出发,一路向南经焦树坪大桥、焦树坪隧道、营盘河大桥、太行隧道、张庄隧道、桃园岭1号隧道、桃园岭2号隧道、前庄大桥、秦岭山隧道、张河隧道,穿过茫茫太行,进入中原腹地。尽管穿越太行的1标工程只有12.56公里,但桥隧比高达93.4%。
“路线自北向南一路下坡,首尾落差460米,要兼顾高速对坡度的要求,只能在半山腰打洞,把太行像糖葫芦一样串起来。”2016年中秋节,为建设这一高难度工程,中交一公局把荣获全国公路建设行业“科技创新英才”和“隧道优秀工程师”的赵慧君派到愚公故里,担任项目经理。
第一次看到陡壁林立的太行山,北京来的“愚公们”还是有些犯愁。赵慧君说,为了施工,工人们只能把路修到每座山脚下,然后再修上山,“一般项目的线路和便道长度比是1:1,但这个项目高达3.5。”
工程施工,电力先行。施工前,工人们手扛肩挑沿太行山顶修建了动力电网。许多工点10公里内无稳定水源,工人们还要打许多600多米的深井。“正线还没开工,已经干了1个多正线的工程量。”项目协调经理韩文生说。
开始挖洞架桥,工人们又发现许多半山腰的陡壁上根本站不下庞大的施工队伍。北京“愚公”又按照双隧道设计“反出洞”:先在山谷搭个平台,挖一个隧道,然后挖到山中间,再横打一个洞,从中间再往山两端挖出另一条隧道。
复杂的施工条件和工法,最怕隧道线路偏差。项目总工程师富志强说,为了确保在太行山里“穿针引线”的精度,项目利用BIM可视化建筑模型,反复比对图纸和施工进度,同时利用北斗定位、地质雷达给施工装上“千里眼”,可以准确探测前方30米到150米距离。
“科技越来越发达,但愚公精神不能丢。”赵慧君说,“不是每个工程人都有机会在愚公故里穿越太行,我们要留下一座工程。”(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