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幅青山绿水、江山如画的生态文明建设美好图景,正在荆楚大地铺展。
一场以畜牧业环保问题整改和畜禽粪肥资源化利用为中心的绿色变革,已经开启征程!
创建3个全国畜牧业绿色发展示范县;2017年底,完成了湖北省109个县(市)“三区”划定、销号关闭搬迁4764个规模养殖场,地方投入补偿资金超11亿元;每年省级分配1.4亿元,实施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工作。截至今年12月,全省畜禽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为72.1%,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率为70.78%……
继往开来的荆楚畜牧人,用心血、汗水、用科技、智慧,为湖北“绿色畜牧 生态强省”的崛起谱写出春潮涌动的绿色牧歌。
生态兴则畜牧兴。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湖北畜牧业将围绕推进畜牧业供给侧结构改革和畜牧业绿色发展两个主题,主动作为、砥砺奋进!
绿色兴牧谋发展
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四次会议指出,加快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处理和资源化,关系6亿多农村居民生产生活环境,关系农村能源革命,关系能不能不断改善土壤地力、治理好农业面源污染,是一件利国利民利长远的大好事。
确立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的路径,多年来,畜牧人一直在探索,用智慧与汗水破解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的矛盾,以战略性眼光、谋科学化发展,探索现代化绿色牧业之路。
落实中央精神,一步一个脚印地向“绿色畜牧”跨进。环保大于天,绿色决定生死。2017年12月底,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湖北省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工作方案》,以绿色生态为导向,确定分三年完成湖北省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总目标。省农业农村厅也制定了《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行动方案(2018-2020年)》。《湖北第十二届人大常委会关于大力推进绿色发展的决定》明确提出,要加快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工作,促进种养结合,并将畜禽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列入对地方政府“三农”考核目标。湖北省高度重视各级部门对养殖环保问题的检查督办,制定了《湖北省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工作考核办法(试行)》。强化宣传培训,不断强化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工作的责任意识。
财政支持,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2017年省级财政安排1700万元用于开展畜牧业绿色发展示范县创建活动。从2018年开始,省政府将按照“全面启动、整县推进、分年实施、三年完成”的要求,每年安排资金1.4亿元,连续3年共4.2亿元,用于全省39个非调出大县实施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工作。截至今年10月,湖北省39个畜牧大县已有20个争取到国家整县推进项目支持,资金总额超过8亿元。
一场一策,创新畜禽养殖粪污资源化利用技术模式。湖北省坚持农牧结合、种养平衡、综合利用的总思路,以“一场一策,因场施策”为主线,在设施配套上体现突出源头减量,突出过程控制,突出末端循环利用。参照农业农村部9种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主推技术模式,湖北省结合实际,收集整理20余种粪肥资源化利用典型模式,形成了以生猪异位发酵床、蛋鸡“124”传送带清粪、肉牛产床一体化、区域化PPP模式、农田水肥一体化模式为典型代表的技术路径。
数载磨砺结硕果
湖北畜牧发展美景逐步织就。由传统畜牧向现代畜牧阔步迈进,畜牧业供给侧结构改革和畜牧业绿色发展的战略,如同一幅锦绣画卷,在湖北这片沃土之上舒展。
层层把关,指导各地合理划分养殖“三区”。
湖北畜禽养殖最大的价值在生态、最大的潜力在生态、最大的责任也在生态。目前全省已对“三区”划定的工作流程和时间要求作出了具体规定。同时,针对部分县市出台的三区划定方案中,对“禁养区”“限养区”概念认识不清,划分尺度把握不准,做到逢会必讲。配合省农业农村厅在仙桃召开养殖业污染综合治理现场推进会,并制定畜牧养殖业整改方案。截至目前,全省109个县市区已经全部完成三区划定,划定禁养区共计2141个,总面积超3.4万平方公里。
督查指导,按时完成禁养区关停搬迁任务。
湖北省认真履行牵头职责,主要采取“七督”的方式,强力推进关停搬迁。通过定期督导、领导督导、分组交叉督导、发文督导、约谈督办、视频督导以及抽查督导。对禁养区关闭搬迁养殖场进行抽查,现场核验督导。2017年,各地关闭搬迁任务完成后,及时在网上进行了公示,按程序进行了销号。
大力推广,资源化利用工作初见成效。湖北省按照“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的原则,大力推行“农牧结合,入地利用”,使畜牧业与种植业、农村生态及能源建设良性互动,协调发展,走农牧结合的资源化利用道路。一是清洁能源大循环模式。如以公安前锋、宜城绿鑫等为代表的专业处理公司集中收集中、小型规模养殖场(户)的畜禽粪便,发酵生产的沼气提纯为生物天然气或发电入网,沼肥还田利用。二是合作互利中循环模式。如松滋新果源,江夏中粮等第三方企业或合作社,将其周边区域内中、小型规模养殖场(户)的粪肥,转化成沼肥或有机肥后,与种植者对接还田利用。安陆市有46个农户购买吸粪车,并成立收粪合作社,专职从事畜禽粪便收集、运转和专业施肥,通过从养殖场、种植户两头收费,人年均收入8万元以上。三是种养结合小循环模式。养殖企业、养殖合作社、养殖大户、家庭牧场产生的粪肥,在自我流转的土地或自有土地上消纳利用。如武汉金林“养殖+沼气+种植”三位一体生态农业模式、仙桃市的黑水虻产业链模式、生猪异位发酵床模式等等。
立足创新,资源化利用产业形态不断涌现。
湖北省因地制宜、因场施策,依托第三方处理机构和社会化服务组织,延伸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产业链条,积极促进农牧循环、种养结合发展,以肥料化、能源化为主攻方向,总结了一批整县推进的典型模式,探索形成了一批市场化运行模式。如天门市现有农牧结合项目14个,采取养殖户分户修建存贮池,合作社派专班收集,经发酵后输送到田间的方式,将畜禽养殖废弃物转化为作物肥料,达到农牧结合、循环利用的效果。潜江市在全市建设8个粪污集中处理站,按照PPP综合处理模式运行,可年处理畜禽粪污200万吨。仙桃市利用鸡粪、猪粪养殖黑水虻,黑水虻幼虫作为优质饲料蛋白,用作畜禽和水产饲料,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武穴市采取PPP模式建设“5站6中心2基地”畜禽粪污集中收集处理系统对全市进行资源化利用,即建设5个粪污集中收集中转站,6个种植基地收集利用处理中心和2个大型粪污集中收运处理基地。
荆楚畜牧再起航
“十三五”是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是适应新形势,促进现代畜牧业转型升级的攻坚时期,也是抢抓机遇,全面建设湖北现代畜牧业强省的决胜时期。
蓄势待发、砥砺前行的湖北畜牧人目标更加坚定——进一步强化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着力推进绿色发展:统筹谋划畜牧养殖生产布局,强力推动整县推进项目实施;支持规模养殖场发展生态养殖,强力推进畜牧业转型升级;协调畜牧发展与环境保护关系,强力推进养殖污染执法监管。
时不我待、只争朝夕,到2020年湖北将实现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率达到75%,规模养殖场养殖设施装备配套率达到95%的目标。留住绿水青山,释放生态红利,湖北绿色畜牧的蓝图已绘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