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酒城”,泸州近几年按下了智慧城市转型的快进键,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智能制造……这些前沿的科技名词正转变成驱动泸州发展的新内核,昔日“酒城”也酿出了大数据的芬芳。
扫一扫瓶盖中
藏着大数据的密码
虽已入冬,12月的泸州却还有些暖意。
记者参观泸州老窖池时发现,这里已经变成世界了解泸州的一道旅游窗口,游览人群里甚至有不少是海外面孔。
“泸州市拥有约1000余座百年以上的老窖池。”泸州市委常委、副市长刘春透露,白酒产业是泸州三个千亿产业计划的其中之一,目标是到2020年,白酒收入能达到1000亿元以上。
而实现千亿目标的一个关键环节,就是为其装上智慧大脑,实现智能化。
比如把传统固态酿造工艺和智能制造结合起来,智能酿酒车间已投入使用;同时数字化时代到来,泸州人还尝试让信息上云。
一名酒窖负责人向记者介绍,公司已将其万人口碑系统迁移至华为云大数据中心,以实现员工内部之间的通信及文章发布,因此丰富了老窖员工的信息获取渠道及文化交流途径。
这种智能化的转型也被推广在泸州相关的产业链上。
海普智联是泸州当地一家专门生产瓶盖的企业,记者在参观时发现,他们新推出了智慧e盖,即在瓶盖内外赋加特定算法生成二维码,经手机扫码和移动互联,一方面帮助企业数字化营销,另一方面也获取了海量的用户画像。
“瓶盖扫一扫就能抢红包,手机可以立马使用。同时还能帮助企业获取客户信息,集纳大数据需求,目前在市场上很受欢迎。”海普智联总经理林喜坤说道。
全国第一个适宜人口
500万的全光网大城市
泸州传统产业的智能化改造,也是泸州数字化转型的一个缩影。
作为国家“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交汇点,泸州如今正在争创四川省经济副中心。
记者了解到,泸州在2014年就成立了智慧城市和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统筹开展智慧城市和信息化建设工作。
经过几年努力,泸州入选国家智慧城市试点、省级智慧城市示范城市、“宽带中国”示范城市等智慧美誉。
在建设智慧泸州方面,刘春透露,泸州已经完成了四项信息化建设工程:一是公安系统的天网工程;二是远程医疗,让每个村的卫生站都能够跟人民医院互联互通;三是智慧交通,对所有公交车辆特别是长途公交车安装了视频系统;四是安全小区。
如今,一条新时代的信息高速公路已经在泸州打通:2015年泸州成为全国第一个适宜人口500万的全光网大城市;2016年实现所有行政村村村通光纤宽带,村村通移动信号;2017年在全省率先完成了千座城市智能官网建设一期,全市57万城市互联网用户实现了千兆到户,4G网络村村通。
据刘春介绍,目前泸州的互联网出口带宽已经达到3000G,下一步正在推进宽带乡村、高清泸州的工程建设,同时推进5G商用和IPV6规模部署。
推动“最多跑一次”
政务云背后的“数据金矿”
随着智慧城市建设如火如荼地展开,扮演“核心大脑”角色的政务云能否在各地落地并顺利运转,是考验城市数字化的首要一环。
国务院发布的《“十三五”国家信息化规划》中,明确了这一目标:到2020年,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形成无处不在的惠民服务、透明高效的在线政府、融合创新的信息经济、精准精细的城市治理、安全可靠的运行体系。
放眼全国,由于政府数据涉及民生、水电等众多公共事业领域,政务云也被视作“数据金矿”,前景可期。
在泸州,华为成了政务云的联姻伙伴。2015年12月,泸州市政府和华为签署战略协议,共同打造四川华为大数据中心,前期规划30000平方米,部署3000个机柜。
记者走访了解到,目前数据中心一期已建成投用,面积13000平方米,容纳1032个机柜,基本实现泸州市级部门非涉秘政务信息系统全部“云化”。
据负责人介绍,该数据中心立足泸州服务全省,为西南地区提供一站式基础设施服务,已经成为四川规格最高、规模最大的绿色云数据中心。
大数据上云,最直接的体现是可以提高行政效率,推动最多跑一次的改革。
“从政府服务能力来看,实际上基础数据都已经有了,关键是要实现跨部门数据互联互通,真正实现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不断提升营商环境。”刘春在采访中表示,目前已经启动了泸州市容灾备份中心建设,开展政务服务泸州通、泸州市民一卡通等泸通工程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