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3-61520695 举报电话:023-61520697

江津再获中宣部表彰!这个事情很多人都参加过!

2018-12-13 22:02:04  来源:江津网

喜报

好消息!好消息!

江津又一次获中宣部表彰

我区基层理论宣讲稿《共产党员的样子》

获评中宣部2018年度“基层理论优秀理论宣讲报告”

这是继2014年“江津区院坝宣讲团”

获中宣部“基层理论宣讲先进集体”后的

又一殊荣

▲王昌旭正在讲解《党员的“样子”》通讯员 肖小玲 摄

今年全国仅19篇受表彰

全国基层理论宣讲工作先进集体、先进个人和优秀宣讲报告评选表彰由中宣部组织,每年一次,是基层理论宣讲工作的最高奖项。今年,中宣部对全国39个“基层理论宣讲先进集体”、38名“基层理论宣讲先进个人”和19篇“基层理论优秀理论宣讲报告”进行了表彰。

以身边人身边事勾勒“共产党员的样子”

由我区基层理论宣讲员王昌旭撰写的宣讲稿《共产党员的样子》,从党员要学会“慧眼看路”、党员要挺起红色“脊梁”、党员要勇于奉献“担当”、党员要主动“接地气”四个方面,从小处着眼,从大处构思,用朴实的叙事、精炼的语言,以群众“身边人”与“身边事”为典型,深入浅出地勾勒出新时代共产党员应该有的责任与担当,通篇文字读来让人倍感振奋。

▲周泽琴在农村宣讲党的十九大精神

近年来,我区创新运用“333”机制开展基层理论宣讲工作,增强了理论宣讲的吸引力、说服力和感染力,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周泽琴在农村宣讲党的十九大精神

“333”机制即以通俗易懂、可亲可近作为突破口,组建区委讲师团、院坝宣讲队、乡土宣讲员“3支队伍”,解决宣讲工作“人手少”“谁来讲”等难题;采用普通话、行业话、乡土话“3种话语”来讲述,让群众觉得宣讲“有听头”“有学头”“有想头”。同时,在管理、培训、评比激励等方面建立完善的运行机制,保证宣讲工作长效化、常态化。

▲王昌旭正在讲解《党员的“样子”》通讯员 肖小玲 摄

数据显示,党的十九大以来,我区先后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基层宣讲6000余场次,组织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微宣讲小分队巡回宣讲、“新时代·新思想·新作为”微宣讲比赛等特色宣讲活动30余次,受众55万人次。


江津区基层理论宣讲稿《共产党员的样子》原文

共产党员的“样子”

王昌旭

有同志说:党员,又不多个鼻子,又不多张嘴巴,有啥子不一样?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

普通人可以,但共产党员,不行。

党员,代表着党的形象,党员像个样子,群众就会拇指一翘:共产党,好!党员不像样子,群众就会嘴巴一撇:共产党,哼!

党员的样子,大家说:重不重要啊!重要!

那么,党员,应该有个什么样子呢?

我们的习近平总书记,不但是一位英明的领导人,还是一个高明的“画家”,只用了寥寥几笔,就生动地为我们勾勒出了新时代的党员,该有的样子。我们就一起来欣赏总书记的这幅“作品”。

一、登高望远:党员要学会“慧眼看路”

要画好五官,哪里最关键?

眼睛最关键。那么,习总书记,是怎样为党员“画龙点睛”的?

在十九大报告中,习总书记开门见山,用24个字告诫全党:登高望远、居安思危,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其中前四个字,就是“登高望远”。

今年1月,习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再次将“登高望远”作为对全体党员的要求。

为什么习总书记要反复强调“登高望远”?

原因可以用一句俗话概括:走路,要看路!

这个人:五假干部,卢恩光。他的经历,听起来很“励志”:从一名私营企业主,一步步爬到了副部级领导的位置。但是,这种“励志”的背后,更是一种讽刺,因为他升官的秘诀竟然是——造假:他的年龄是假的,学历是假的,入党材料是假的,工作经历是假的,就连家庭情况,也是假的——一句话,除了性别,就没有真的,以至于人们给他送了个外号——五假干部!

他一共有七个子女,为了怕丢官,硬是把五个娃儿挂在亲戚的户口上,在屋头,要是哪个不小心喊了声“老汉儿”,他上去就是一巴掌:喊啥子老汉儿?!说了好多回了,喊伯伯!

面对镜头,他一把鼻涕一把泪:我就是个官迷!把自己都迷疯了!

这些人,从领导干部堕落成犯罪分子,原因有很多,但有一点是相同的:他们的位置升高了,眼界却降低了,圈子扩大了,眼光却短浅了。

不看路,就要走错,而一旦走错,后果是惨痛的。

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了新时代。在我们的面前,既有“两个一百年”建设的宏伟目标,也有崎岖、坎坷、阻挠和诱惑。

这就要求每一位党员,要“登高望远,慧眼看路”,只有这样,我们党才能充分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带领全国人民走上“正路”、少走“弯路”、不走“邪路”、更不走“回头路”!

如何才能做到“登高望远”?六个字:学理论,跟党走!

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登上理论制高点,把握实践主动权,你就晓得该“怎么走”;

坚定不移地跟随中国共产党的脚步,不忘初心,放眼未来,你就晓得“去哪里”。

掌握了方法,明确了方向,我们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一定会越走越稳、越走越好、越走越快!

画好五官点亮眼睛,接下来,该画身子了。在习总书记的画笔下,党员又有什么不一样?

二、意志如钢:党员要挺起红色“脊梁”

人,要立得起、站得直,靠的是什么?靠的是背后的脊梁。

同样,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站得稳、站得久,也离不开那一根红色的“脊梁”。习总书记指出,共产党员的脊梁,就是要“信念如磐、意志如铁、勇往直前,遇到挫折撑得住,关键时刻顶得住,扛得了重活,打得了硬仗,经得住磨难。”

今年5月,四川航空公司的一架飞机在从重庆飞往拉萨途中,驾驶舱的右挡风玻璃突然爆裂脱落,一时间,机舱内险象环生。有开车经历的朋友都知道,在时速120公里的情况下把窗户打开,风噪让人震耳欲聋。在时速800公里的飞机上,风噪极有可能造成耳膜穿孔。

然而,这种风噪,只是机组人员面临的困难之一。除此以外,他们还面临着高空缺氧、低温寒冷、剧烈抖动、仪表失灵、视线不清等多重考验,一旦操作不慎,后果就是机毁人亡。危急时刻,这趟航班的机长刘传健,临危不惧,凭借着丰富的经验和过硬的技术,成功让飞机在成都安全降落,挽救了100多位乘客的生命,创造了民航飞行史上的奇迹。

当飞机停稳,他被抬下飞机的时候,很多人都流泪了:他的双手已经冻僵发紫,脸上肿胀发青,连说话都很困难。

危急关头豁得出、关键时刻顶得住,在生与死的考验面前,刘传健用钢铁般的脊梁,托起了乘客们生的希望,用自身的实际行动,为新时代党员的样子,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接下来,该画双手了。

三、真抓实干:党员要勇于奉献“担当”

习总书记指出:我们共产党人的忧患意识,就是忧党、忧国、忧民意识,这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担当。

肩上有责任,手中有担当,这就是总书记为我们勾勒的党员的样子。

习总书记本身,就是“担当”二字的最佳诠释者。

1974年,年仅20岁的习近平担任了梁家河村大队支部书记。为了解决当地缺煤少柴的困难,他自费到四川“取经”,学习沼气技术。回来后,他又亲手建成了梁家河、乃至陕西省第一口沼气池。

习总书记后来回忆:这口沼气池要通气的时候,遇到了问题:气出不来!他就和大家一起找原因,最后发现,是导气管堵了。于是他就拿根棍子捅,结果一捅开,“砰”的一声,沼气和里面的粪水一下子就喷了出来,喷了他一头一脸。习近平顾不上清理,马上喊大家把管子接灶台上,一点火,火苗一下就起来了。

村民们动情地说:“近平敢担当,能做事,心里装着老百姓,又有一股闯劲,他克服困难,最终把一件件事情都办成了。”

“敢担当、能做事、念群众、有闯劲”,就是青年习近平在梁家河打磨出来的“样子”,也是他一如既往的初心,更是全体党员应该有的“样子”!

然而,现在却有少数党员,面对担当,顾虑重重:做的多错的多,万一做错了怎么办?

其实,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上,习近平总书记早就给大家准备了“定心丸”:坚持严管和厚爱结合、激励和约束并重,完善干部考核评价机制,建立激励机制和容错纠错机制,旗帜鲜明为那些敢于担当、踏实做事、不谋私利的干部撑腰鼓劲。各级党组织要关心爱护基层干部,主动为他们排忧解难。

“激励机制”,就是在鼓励我们:加油干!有付出就有收获;“容错纠错”机制,就是在保护我们:放手干!对于失误和错误,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党,不会让大家流汗又流泪!而且,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

四、服务基层:党员要主动去接“地气”

现在,画最后一个部分——双脚。

习近平总书记,是一位从人民中走出来的领导人。不管走到哪里,不管身居何职,他的心,始终牵挂着基层、牵挂着人民。

今年3月,习总书记在参加重庆代表团审议时,语重心长的说:“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必须夯实基层。要有千千万万优秀基层骨干,结合实际情况落实好各项工作。”这就要求我们党员的双脚,要立足基层、服务群众,做到“脚底下有泥,心里面有底”。

他,是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时代楷模”廖俊波同志。

1998年,廖俊波临危受命,接任邵武市拿口镇党委副书记、镇长。财政收入少、农民收入低、加上百年不遇的水灾造成的损失——摆在他面前的,是一份艰难的“考卷”。

怎么办?“到群众中间去,干!”廖俊波迈开了步子。

100多座楼房修起来了,受灾群众有了新家;600多亩的工业园来了,工业税收从2001年的不到70万,升到了2003年他离任时的260余万;对了,还有那条他主持修建的公路,到了18年之后的今天,还没有出过一点儿问题……

2007年10月,廖俊波调任荣华山产业组团管委会主任。这一次,他手上的,是一份“白卷”:一片荒山,没有土地,没有规划,没有人员。一切都要从零做起,“白手起家”。

廖俊波还是那句话:走下去,干出来!

四年的奋斗,铲平山头13个,新造平地3732亩,完成征地7000余亩;签约项目51个,开工项目23个,前期投资28.03亿元。

最“苦”的,还是他的汽车,4年跑了36万公里,平均每天250公里,生生把一部新车,跑成了“老车”。车子旧了,但是荣华山的面貌新了;金山银山建起来了,但是他却黑了,瘦了……

2011年6月,廖俊波调任政和县委书记。有人开他的玩笑,说他当上了“省尾书记”。为啥子这样说?他手上的,是一份名副其实的“差卷”:全县只有两条省道过境,没有国道,更没有高速公路。全年财政收入只有1.6亿元,全省倒数第一。最让人惊奇的是,整个县城,没有一个红绿灯,没有一条斑马线,没有一根独杆路灯,没有一家规模超市。高压电缆和弱电线路布满天空,密如蛛网。居民用水,时时瘫痪。

怎样才能把“差卷”做出好成绩?

廖俊波的心中,早就有了答案。俯下身子、撸起袖子、甩开步子,加油干!仅用两年,他就带领这个长期位居福建倒数第一的贫困县迅速攀升至全省前十,彻底摘掉了“省尾书记”的帽子。

“廖书记不是在基层,就是在去基层的路上”。

这是他工作状态的真实写照,甚至在他生命的最后45天,他都有有22个晚上在开会,14个晚上在外出招商或赶路。

2017年3月18日,廖俊波同志在赶往一次会议的途中不幸遭遇车祸,牺牲在了工作的岗位上,年仅49岁。

4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对廖俊波同志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廖俊波同志任职期间,牢记党的嘱托,尽心尽责,带领当地干部群众扑下身子、苦干实干,以实际行动体现了对党忠诚、心系群众、忘我工作、无私奉献的优秀品质,无愧于“全国优秀县委书记”的称号。广大党员、干部要向廖俊波同志学习,不忘初心、扎实工作、廉洁奉公,身体力行把党的方针政策落实到基层和群众中去,真心实意为人民造福。

廖俊波走了,他完成的三份“试卷”,为他走过的每一片土地留下了宝贵的物质财富,更为我们新时代的党员,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党员不是不会算账,党员算的是党的事业账、群众的利益账,自己的人生价值账!习总书记这幅作品,已经全部画完。新时代的党员,就是要学会登高望远、挺起红色“脊梁”,双手实干担当、双脚扎根基层,努力创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新业绩。


(江津日报)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