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前,西部某省出台精准扶贫贷款政策,全省建档立卡贫困户几乎零门槛即可获得一笔小额信用贴息贷款。如今,贷款期限已到,当地却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还款问题。一些负责办理过贷款的基层干部反映,正是当年步子迈得太快,过于强调覆盖面,对贫困户的发展能力评估不足,导致今天出现了一些还款问题。
资金瓶颈是制约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发展的关键因素,通过财政贴息、政府担保、风险补偿等方式出台形式多样的政策性贷款措施,解决农村融资难题,是各地在精准扶贫过程中通用的做法。不可否认,扶贫贷款在脱贫攻坚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有力地助推了贫困地区富民产业发展。但需要明确的是,政策性贷款本质上还是属于金融产品,如期偿还仍是其天然属性,要与有公共服务职能的财政资金区分开来,更不能将其狭隘地理解为具有公益性质的慈善资金。
因此,在落实精准扶贫贷款政策时,切忌将这一“造血”工程变成“输血”工程,不能为了追求覆盖面和贷款额,忽视金融风险,更不能为了尽快完成贷款目标,不顾贫困户有无产业计划和贷款需求,甚至动用考核问责手段让扶贫干部挨家挨户上门动员贷款。政绩驱动下的普惠式精准,既违背了金融规律,也容易让群众产生“天上掉馅饼”的错觉,不利于顺利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
在简单机械“全覆盖”式地盲目推广中出现问题的,不仅仅是扶贫贷款。近年来,各地在脱贫攻坚战中立足自身实际,探索出了一大批可供借鉴的模式和经验。比如,电商扶贫的陇南经验,农村“三变”改革的六盘水经验等,这些经验在当地大获成功,是否意味着在别的地方照搬复制之后也能取得有效成果呢?未必。目前,很多地方却在学陇南电商扶贫经验,培训电商人才,搭建电商平台,鼓励开办网店,但其网销产品却寥寥无几,投入大量资金,以乡镇、村社为单位“全覆盖”式地修建各种电商服务场所,运行一段时间却成了空架子。
贫困的表象是大同小异的,但致贫的原因却千差万别。无论哪种成功的扶贫模式,都有一个最基本共同特征,就是因地制宜。个体条件不同,脱贫路径必定有差异。世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也不存在完全一致的贫困地区。这些探索出成功经验的地方,都是充分利用自身主观层面的先天条件和资源禀赋,然后通过一些政策资金、基础设施改善等客观条件相助,从而挖掘贫困主体的自身动力和潜力,形成一种各类因素综合作用下的成功模式。所以,可供借鉴并非意味着可以完全照搬,更不能复制之后罔顾个体差异盲目地“全覆盖”式推广。
打赢脱贫攻坚战,所剩时间已经不多了,没有太多试错空间可容挥霍。推广已被实践检验过的成功模式,是条捷径,但不能因此就完全盲目地照猫画虎。精准扶贫既要找到普遍规律,更要深刻分析个性化差异。找准病因,才能对症下药,推广扶贫经验亦是如此,要透过表面和形式,学习本质和精髓,生搬硬套盲目推广,只能陷入东施效颦的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