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
近年来,江津区委、区政府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大力推进科教兴区和人才强区行动计划,在项目规划、资金安排、人才供给等方面做到了教育优先、重点保障,有力助推了教育改革发展,令城乡学校不断展露新颜。
2011年以来,江津新建、迁建、扩建学校34所,建成农村寄宿制学校70所,实施129个“全面改薄”建设工程,教育信息化标准化水平跻身全市一流。
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今天的江津踩着激昂的鼓点奋勇前进,大力实施深化教育内涵发展的“五大行动”,擘画出发展新蓝图。
1 以更高站位发展优质教育
打造“腾讯智慧校园”,将七八十万群体连接起来,把学校装入管理者、老师、学生和家长的口袋!这幅宏大的图景正在江津铺展开来。这是江津构建新时代“互联网+教育”新模式的扛鼎之举,折射出江津举全区之力、聚四方之智,办优质均衡教育的坚定决心。
“腾讯智慧校园”折射出江津推进教育信息化的大手笔,特别是以“11235”工程开启了让教育更智慧、更优质的新征程。
教育信息化“11235”工程是指构建“1”片云,让学校像用水电气一样方便快捷地使用信息系统,打造“1”张网实现“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全域网络环境,建设教育门户系统和教育业务系统这“2”大系统,推进微信智慧管理平台、微网站、微信公众号“3”个微信应用,并配套完善机制体制、提升信息素养、示范引领、安全防护、督导评估“5”项支撑措施。
事实上,提升教育信息化水平也只是江津教育内涵发展的一个侧面。
以更高的站位和更远的眼光去发展教育,江津教育迈开新步伐,从去年开始启动实施了教育内涵发展“五大行动”。
“五大行动”包括科学管理行动、特色办学行动、教师发展行动、课堂提质行动以及信息化提升行动。在信息化提升行动中,江津明确提出要以“三通两平台”建设为抓手,深化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推进基于“互联网+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变革,有效促进教育服务供给方式、教学和管理模式的变革,充分发挥教育信息化对教育现代化的带动作用。
“五大行动”高屋建瓴、高瞻远瞩。通过实施“五大行动”,江津将着力提升软件水平,推进教育内涵发展、均衡发展、科学发展;着力提升办学质量,引导学校出名师、育英才、创特色、塑品牌;着力提升社会效益,主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增强人民群众的满意度和获得感。
2 为立德树人注入更多内涵
百年名校江津中学,在时代更迭中坚守教育初心,培育出开国元帅聂荣臻、“白屋诗人”吴芳吉、“国画大师”张大千、“两弹元勋”邓稼先等等栋梁英才,办学口碑蜚声内外。逐梦路上不忘初心,也不忘创新,基于立德树人探寻教育特色,江津中学用德育塑造灵魂、体育强健体魄、艺术陶冶性情,形成特色文化浸润、引领着每个学生获得最好发展。
像江津中学这样的优质学校、特色学校还不是江津的一枝独秀。
近年来江津高中教育普及优质发展,高中阶段学校毛入学率提高到96%,12所高中学校7所为省市级以上重点学校。素质教育的特色之美更是百花齐放,从首批4所特色学校开始,发展壮大到82所,区级及以上特色学校占比达62%。
是什么造就了江津学校在特色、优质发展中的整体向上?
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江津大力实施德育品牌创建行动,推动学校德育工作向高水平、品牌化、特色化方向发展,培育出“聂帅精神进校园”“山里孩子有梦想”、江津五中“新孝道教育”、菜市街小学“少年交警校”等一大批享有盛誉的学校德育品牌。
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因此在教育内涵发展“五大行动”中,江津突出了特色办学行动,引导学校主动追求、发展、强化自身特色,突出“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新”,以德育特色、艺体特色、管理特色、教学特色等促进学校育人质量提升。据了解,特色办学行动分“三步走”,第一步是按管理类、教学类、德育类梳理特色办学类型并完成动员部署,第二步是邀请专家、教研员定点指导,组建特色建设联盟,设立特色办学论坛等推动学校特色化建设,争创市、区特色学校,第三步是启动并深化特色学校评估命名工作。
江津的目标是,到2020年所有学校均形成鲜明的办学特色,评定100所区级特色学校,区级及其以上特色学校达到70%。
3 让教育公平惠及每个孩子
从十五年前开始,江津区几江幼儿园就一直面向农村幼儿园、薄弱幼儿园开展手拉手帮扶、送教等活动,培训农村幼儿园教师的课题更是获得了重庆市政府教学成果二等奖。教育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是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立足教育民生、教育均衡,几江幼儿园再显“头雁效应”,通过集团化办学引领更多城乡幼儿园各美其美,一定程度缓解了入园难、入园贵的问题。
教育,是城市发展之基,事关老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归属感。
为了能让更多幼儿在家门口上到优质优价的幼儿园,江津不断加大投入,办好普惠性学前教育和学前教育营养改善计划。
今年,该区通过新建、剥离、回收、认定普惠性幼儿园等举措提高学前教育资源占比、提升学前教育普惠率,新建、改扩建、回收公办幼儿园41所,新设立独立法人单位公办园、小学附设幼儿园44所,认定普惠性幼儿园185所,学前教育普惠率达到91.28%。此外,该区还实施第四届公办园、民办园“手拉手”互助发展活动,帮助民办园提升规范办园水平;自筹资金实施学前教育营养改善计划,惠及幼儿3万多人次。
2013年江津成功举办了全国学前教育宣传月启动仪式。目前该区拥有市级示范园2所、一级幼儿园26所,随着全市学前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区的加快建设,“广覆盖、保基本、多形式、有质量”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正在加快形成。
教育是不让一个孩子掉队,同时能让每个孩子通过教育走向幸福。
自2012年开始,江津率先在全市建立了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全覆盖的学生资助政策体系,2008年起率先在全市实施生源地贫困(优秀)大学生资助政策,并充分调动和发挥教委、学校、教师“三个主体”作用拓展共助渠道,近年来每年投入约1.4亿元实施13类学生资助项目,惠及贫困学生23万余人次。
同时“六位一体”关爱体系也让2.1万名农村留守儿童得到暖心关爱。
4 用产教融合助城市转型升级
2017年,重庆工商学校以3金3银2铜的骄人战绩跻身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奖牌榜第六名。作为首批国家中职示范学校,中国—澳大利亚职教合作项目学校,重庆工商学校从江津这片工业热土出发,围绕产业发展需求不断调整人才培养路径,始终以一颗“匠心”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锻造出闻名全国的“工商技工”品牌,为江津职业教育注入了鲜活动能。
全国教育大会强调,要大力办好职业院校,坚持面向市场、服务发展、促进就业的办学方向,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更多高技能人才。
如何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江津对接五大优势产业集群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成立科教园区,设立职教创业园,打造职教聚集区,培育了中国西部最大的跨区域、跨行业的重庆工商职业教育集团和全国首个农民就业创业培训集团——重庆市江南农民就业创业培训集团。
重庆工商职业教育集团探索创新的“园团融合、服务产业”集团化办学模式更被教育部作为全国7个典型模式之一向全国推广。
近段
近段时间江津还根据区域产业转型升级方向调整或新增了智能制造(工业机器人方向)、环境保护(给排水)等5个中职专业,进一步推进全国“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建设,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同时建设市级校企联合培养基地,将智能制造(工业机器人方向)实训基地落户重庆工商学校。
提高职教的吸引力和影响力,人才培养质量是关键。
江津职业院校高度重视学生“德艺双馨”教育,学生持双证上岗、获职业资格证书率达100%。数据显示,目前全区12所职业院校每年培养江津籍学生1.3万余人,有力推动了江津产业转型升级。
就在近日,重庆工商学校和重庆市江南职业学校双双入选全市高水平职业学校建设项目,拉开了新一轮职教改革大幕。江津职教,未来可期。
5 促高素质专业化教师再成长
教师是教育的脊梁,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决定了教育能走多远。在师能方面,2012年以来江津教师有7项教学成果获国家级奖励,23项教学成果获市政府奖励,教师现场赛课、“一师一优课”获国家一、二等奖160人次,居全市前列。在师德方面,讲好“师德楷模”“最美乡村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等的故事,让教育变得更有温度。
心系教师队伍发展,江津不断为教师送上“福利礼包”。
将厚植师德作为福利,大力开展师德楷模、师德标兵、“十做十不做”好教师、最美乡村教师等评选活动,高扬师德师风正能量。
将提升待遇作为福利,自筹资金1.5亿元建成投用覆盖138所农村学校的2400余套教师周转宿舍,农村教师比同级别城镇教师月收入最多可达1300元,农村教师从“留不住”到“不想走”。
将提升能力作为福利,足额预算教职工培训经费,目前已超过1100万元每年,推动了“四级”教师培训制度化、密集化、高端化,培育出重庆市“未来教育家”、重庆市名师、重庆市特级教师、市级学科带头人在内的高水平教师队伍。
深化教育内涵发展“五大行动”,江津教师队伍还将提档升级。
据了解,“五大行动”中的教师发展行动以培育“四有好教师”和“四个引路人”,到2020年培养和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规模适当、结构优化、富有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为目标,将“四个一”工程作为教师发展行动的载体。
江津正在建立一项师德考核机制、健全一套教师管理制度、建好一个教师发展中心、培养一批高端专业人才,力争到2020年市级名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数量比2017年增加20%,区级以上骨干教师达到1300人以上,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占比达到85%以上。
育时代新人,炼精良之师。江津教师正豪情满怀,牢记嘱托再出发,植根帅乡育新人,迎来教育优质发展的春天。
文秀月 辜文凯 柳卫 图片由江津区教委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