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西安12月7日电 题:以歌交心--“山歌书记”的致富歌
新华社记者张斌
“杨大哥,在家吗?”爬了一段缓坡,还没到杨大恩家门口,驻村第一书记杨远忠就远远地喊了一嗓子,嗓门很高,嗓音很亮。
杨远忠今年52岁,是陕西安康市紫阳县残联副理事长,2014年他被选派到紫阳县蒿坪镇双胜村当驻村第一书记,因为常在田间地头给群众唱民歌,又被当地人称为“山歌书记”。
位于陕西南部秦巴山区的紫阳县贫困程度很深,全县的贫困发生率达到30.6%。当地人常用“紫阳一根桩,关中一栋房”形容这里建设和发展的艰难。
杨大恩一家有多人残疾,是杨远忠的重点帮扶对象, 刚坐下,杨远忠就询问起这家人的近况。
别看如今老杨一家跟杨远忠如此亲密,可刚来时,杨远忠也曾经“热脸蛋贴了个冷屁股”。
“以前有的干部从我家门口过,我喊人家,人家耳朵像掉了一样,头都不回。”杨大恩的老伴儿王庆兰说,“我们就认为这新来的干部肯定也架子大,所以我们也不搭理。”
对于刚刚驻村时的景象,杨远忠记忆犹新,他说:“刚开始,村里人都不咋理我,有时候到老乡家里了解情况,你刚坐下,人家起身就走,把人打击得不行。”
在驻村之初,吃了多次闭门羹后,杨远忠发现,比谋划发展更难的是首先让乡亲们接受自己这个“外人”。他说:“那时候我就想,既然说话没人听,不如用唱的,还要唱大伙儿喜欢听的。”
在紫阳,人人会唱民歌,而且唱歌时大家伙儿的声音暖,眼神喜悦,感觉很亲近。这个打小扯着父亲衣襟学唱民歌的第一书记决定开始“以歌交心”。在一次村里举行的晚会上,杨远忠自告奋勇上台,唱了一首紫阳民歌《郎在对门唱山歌》。“哎呀,你是没看到,唱完了都给我鼓掌,让我再唱一首呢。”杨远忠说。
这次公开演出让村民们慢慢接受了这个新来的第一书记。“走在村里,大家见我开始打招呼了,后来再去老乡家拜访,他们还要留我吃饭呢。”
歌都是老歌,情可都是真情。杨远忠的真诚开始让老乡们感动,他们不但主动配合工作,还会和杨远忠一起筹划自家产业发展。
在和杨大恩一家商量后,杨远忠帮忙给这家建了3亩茶园,养了两头猪,帮其大儿子找了在村里当保洁员的工作,还修建了家门口的水泥路,翻修了房屋。王庆兰高兴地说:“现在茶园每年能收入8000多元,我儿子当保洁员每月能收入600元,日子真是慢慢好起来了。”
在省市县各级的帮助下,杨远忠和村干部一起通过争取资金为村里引水架桥修路,不断完善村里的基础设施,带领群众成立了茶叶和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组织村里富余劳动力参加养殖、烹饪、月嫂、足浴等技能培训,村里一些五保户和低保户也有专人负责结对帮扶。双胜村的脱贫之路越走越宽,并且已经在2017年整村退出贫困村序列。
眼下,杨远忠还是忙得停不下来。针对村里一些可能返贫的脱贫户,杨远忠会定期上门拜访,并且找来专家一起入户查原因,解难题,制定新的发展计划。因为村里养殖的土鸡、黑猪供不应求,他也正谋划着带领群众进一步扩大养殖规模,增收创收。“脱贫不是目的,要让群众稳得住、能致富才行。生活好了,歌才会越唱越美。”杨远忠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