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部分乡镇单位、村委社区、企事业单位门头被各种牌匾、匾额占据,“某某工作领导小组”“某某工作管理中心”“某某工作实践基地”等不胜枚举,但其所起到的效力或已经过期,或空留痕迹,并被很多老百姓所诟病。究其原因,或因形式主义抬头,挂块牌子便可显示许多文件精神已传达和落实;或因功利主义作祟,此举能得到相应的政策扶持。一些人以“牌子挂好工作才能做好,牌子挂正工作就算完成”的心态来处理,定会造成一些负面的社会影响。
挂牌子,本是作为一种组织保障,向公众宣告组织的成立,保证工作的顺利开展,让大家知晓,方便百姓办事。但是个别单位慢慢发展成为一种形式,组织成员或为兼职,或流于形式。一个办事人员身兼多个小组成员,但是不明其责,更不能尽其所责了。
牌子挂出,本是作为工作落实的一种形式体现,是对上级工作落实的痕迹保留。本来应该以此为起点,开展后续工作,定期进行总结进行回馈,但是某些单位却以挂牌为工作终点,牌子挂出便万事大吉,等上级检查时突击应付。这样,明面上工作开展了,痕迹保留了,但是对于老百姓而言如镜花水月,失去了挂牌的初衷。
更有甚者,一些单位以挂牌为标榜来索要政策,索要补贴,这种行为出发点更应该得到纠正。
当然,还有一种现象,老百姓按牌索骥,却发现机构不在,人员不管,办事不成,内心不满无处诉说。长此以往,保留的是流于形式的牌子,失去的却是单位的公信力。一块牌子存在与否,也不那么重要了。
我们应该以此为鉴,政府相关部门应该下大力气进行牌匾梳理,要端正工作作风,摒除形式主义,不但要看到组织架构,更要考察组织成立后的工作,要看所做的工作是否卓有成效。验收的不是门头上形式的牌子,而应该是老百姓心中的牌子,百姓的评价才是工作成绩的真实体现。
同时,我们还应该科学发展地看待问题,把组织成立的必要性和时效性做科学动态分析,在取得一定的成绩之后,该项工作就应该成为单位常态化的职责范围,并对牌子进行裁撤辩证,看是否真有存在的必要。精简机构、提高效率,才是时代发展所需。
最重要的是,挂牌意义究竟何在?这是每一位基层工作人员应该思考的问题。是为了完成任务?是为了应付检查?是为了落实政策?都不是。“为人民服务”不是一句空话,为人民服好务才是工作追求。老百姓满意、社会满意,才是衡量我们工作最好的尺度。老百姓的一句称赞抵得上十块二十块牌子,老百姓的一次称赞才是我们工作的最好奖励。莫让纷繁众多的牌子让老百姓无所适从,莫让白底红字的牌子成为老百姓指指点点的对象。
对于目前存在的个别挂牌乱象,笔者建议政府相关部门进行清理,对于名存实亡的组织架构进行裁撤,逐渐形成一种意识常态,并让这种常态成为精简机构、改革创新的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