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刘久锋
“一衣带水连川渝,两山(乌蒙山、武陵山)困境待突围。脱贫亮出精准剑,甩掉穷帽奔小康。”这是近段时间以来,记者在贵州省遵义市采访期间的感受。
地处黔北的遵义,集西部地区、内陆山区、革命老区、“两山”片区为一体,欠发达、欠开发、欠开放是当地最为特征明显。2014年初的时候,全市识别建档立卡贫困人口92.22万人,贫困发生率高达13.75%。
2015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考察,召开部分省区市党委主要负责人会议,作出“精准扶贫”的重要部署。总书记指出:“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各地都要在扶贫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上想办法、出实招、见真效。”
遵义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行动指南和根本遵循,坚持把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贯穿于脱贫攻坚的全过程、各环节,书写了一幅幅克难攻坚、战天斗地的壮丽诗篇,办成了不少比过去历史的总和还要多的大事,初步探索出一条具有遵义特色的产业扶贫、减贫、脱贫之路。
产业发展断穷根,强了产业,富了百姓
多彩贵州绿色为底,而闪耀其间最靓丽的那片红,非遵义莫属。
遵义的红,不仅是那段彪炳史册、光耀千秋的红色历史,还有那艳装斗阳、火辣芳香的200多万亩红色辣椒,它不仅占据了贵州种植面积的40%,而且还助推65万农户增收致富,面积之大、范围之广,可谓黔北大地到处一片红。
走进位于播州区的新品种新技术展示基地,红黄绿紫,遍地彩椒夺目。这里是全省优质辣椒主产区,常年辣椒种植面积稳定在40万亩以上。
椒农们心里都有一笔明白账:以前种植粮食,每亩毛收入只有1000多元,除去种子农药、人工投入等成本后,纯收入所剩无几。而种植辣椒,除去成本,每亩纯收入可达2000多元。
一个个火红的辣椒,铺出了一条致富路。可观的经济效益吸引了不少农民从事辣椒产业。2018年,遵义辣椒产业覆盖全市227个乡镇、1567个村,辣椒产业带动12万贫困人口增收致富,贫困户户均增收8500元,人均增收2260元。
眼下,正值干辣椒交易的好时节,在遵义虾子镇中国辣椒城,一片繁忙的景象,椒农们正在忙着剪把、分类、袋装。这个占地600多亩的地方,是目前全国最大的干辣椒交易市场,来自全国15个省(区、市)以及印度、东南亚地区的辣椒,在这里集散,发往全球。“中国辣椒、遵义味道、虾子定价、全球采购”,在这里得到了淋漓尽致地体现。
辣椒产业的发展是遵义农业产业发展的一个典型,更是遵义依托生态优势进行产业扶贫的一个缩影。
产业扶贫“靶向”出击。遵义市把产业扶贫作为主攻方向,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突出“贫困群众有股可入、有事可做、有利可获”导向,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覆盖了50%以上的贫困乡镇、70%以上的贫困村、80%以上的贫困人口。
通过产业结构调整、组建专业合作社、“公司+基地+农户”等形式,带动数百万群众致富。从遵义市农委提供的数据看,以湄潭、凤冈为主的茶产业达到200多万亩;以播州、新蒲、绥阳为主的辣椒产业达到226万亩;以赤水、习水、桐梓、正安为主的竹产业达到200万亩,全市中药材180多万亩,农业产业总产值达到660亿元。
“一县一业、一乡一特、一村一品”产业格局基本形成。培育市级以上龙头企业634家,农民专业合作社7000多个,家庭农场1500多个。
“我们建成了道真药业园区、正安吉他产业园区、务川绿色食品加工园区等一批特色产业园区;培育了赤水石斛、桐梓方竹、务川山羊、湄潭翠芽、凤冈富硒茶等一批特色优势产业;形成了茶叶、辣椒、中药材、食用菌和生态家禽等五大扶贫主导产业;通过企业、合作社、基地、种养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与产业扶贫项目建立连接机制的扶贫人口达到30多万。”遵义市副市长廖海泉说。
产业撬动一个地方经济腾飞,带动一方群众就业和增收致富。看一组数据就得知:2017年,遵义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达到11130元,贫困县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达到9647元。
踩准“跳蹬”上岸,避免好心办错事
“发展产业是群众脱贫致富的根本之策,只有来一场振兴农村经济的深刻的产业革命,才能让农村群众的钱包加快满起来、持续鼓下去。”采访中,廖海泉说,遵义市以调减低效籽粒玉米、调高经济作物为抓手,念好“山字经”、种好“摇钱树”、唱好“林草戏”、打好“特色牌”,大力建设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以高效农业的大发展,推动产业扶贫的实效性。
遵循这一理念,遵义市在市级层面上重点培育发展茶叶、辣椒、竹子、生态养殖、中药材五大主导产业,蔬菜(食用菌)、精品水果、绿色“稻+”等特色产业。县级层面上,按照“一县一主业、一乡一特、一村一品”思路,明确“一长两短”扶贫产业全覆盖(每户贫困群众发展一个长线主导产业、两个短线增收特色产业),坚持长在山上、短在耕地、立体种养、循环利用,因地制宜培育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优势产业。
“产业扶贫这场硬仗,是脱贫攻坚战中最难啃的一块‘硬骨头’,客观面临诸多现实风险,容易出现好种(养)不好卖、质优价不优问题,稍不注意就会好心办错事,伤农民群众的心。其如同过河,须踩准‘跳蹬’,避免掉到河里。”遵义市农委主任任云忠说。
为最大限度规避产业发展风险,提振群众信心,遵义市通过发展设施农业、改善灌溉条件、推广生物防治、推行“四种”(种子、种苗、种畜、种禽)工程、提升农技服务、开展全员培训、完善利益联结、扩大农业保险等措施,全力避免技术和自然风险,防控规避市场风险。
种的好,还要卖的好。遵义市在满足本地市场需求的同时,按照“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思路,通过组织农业企业参加农展会,推进遵品入沪、入渝,抱团抢滩外地市场,推动遵义绿色优质农产品走出大山、风行天下,目前累计已发展订单农业300多万亩。
绿水青山、纤尘不染,绿色产品风行天下。今年5月,遵义湄潭翠芽、凤冈锌硒茶等特色产品直销上海。一片片清香四溢的茶叶,进一步拉近了山海相隔间两地的距离,为两地带来了源源不断的人气、财气、商气,激活了遵义农产品销售、展现遵义魅力的一池春水。
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遵品入沪”等扶贫协作模式开启了扶贫创新新未来。
产业扶贫不走“独木桥”,不唱“独角戏”。遵义市通过建设农业园区,发展乡村旅游多业态发展等模式,推动农业“接二连三”。桐梓县马鬃乡红苗客栈名扬川渝、九坝镇避暑旅游地产经济一路凯歌、杉坪村群众种花当饭吃,务川县研学旅游带动一方发展的探索,让绿水青山变成了金山银山。今天的遵义,青山藏不住、红绿正芳华。
破立并举,输入“软智力”、激发新活力
今年3月31日,湄潭县核桃坝村与正安县石志村结对帮扶启动仪式在核桃坝村举行,来自石志村32名村民与核桃坝村部分农户同吃同住同劳动,现场手把手交流学习茶园管理、采茶技能、制茶工艺等经验。
正安与湄潭比邻而居,同为贵州省遵义市下属县。正安县是贵州14个深度贫困县之一,石志村更深度贫困村,茶产业刚刚起步,村民产业技能亟待提高。而核桃坝村依托茶产业的支撑,成为“中国西部生态茶叶第一村”,全村茶园面积1.2万亩,综合产值2.24亿元,村民人均纯收入1.64万元,是典型的“小康村”。
“地域相近,产业相似,原本不相识的两个村的结对联姻,形成帮扶伙伴,更能促进新一轮脱贫攻坚。”任云忠说。
这些年来,遵义构建大扶贫格局,脱贫攻坚气势恢宏。市委市政府高位领导、强势推进;人大、政协齐抓共管,献计出力;集团帮扶,上海援助,企业支持,社会参与;8个县市成立8个战区,党政统帅,部门协作,把时代楷模黄大发精神作为推进脱贫攻坚的精神动力,以“贫困不除,愧对历史;群众不富,寝食难安;小康不达,誓不罢休”的信心和勇气,举全市之力,集全市之智向贫困发起总攻。全市数万名干部职工奔赴各个战区一线,一场声势浩大的脱贫攻坚大决战在黔北大地打响。
“把改革创新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抓手,鼓励全市紧扣目标、找准问题、因地制宜、改革弊端、创新方法,既注重过程把控、更注重结果管理,大胆为改革创新、干事创业者撑腰鼓劲儿,各地区、各领域革旧鼎新,有特色、有个性、有开创性的经验、做法百花齐放。”廖海泉说。
“责任在村落实、组织在村建强、干部在村成长、资源在村整合、成效在村检验”的“五在村”工作机制;“多个渠道进水、一个龙头出水”实现“大水漫灌”向“精准滴灌”转变;在全国地级市中第一个成立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遵义工作中心,为遵义脱贫攻坚、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高端的智力和技术支撑……
在产业扶贫的大道上,遵义一直在探索。汲来江水烹新茗、买尽青山当画屏。“以茶兴县、以茶富民”的湄潭县,一片绿叶撬动一片产业、富裕一方群众,全县60余万亩的茶园惠及群众8.8万户35.1万人,“走,到湄潭当农民去”成为时尚。
余庆县首创以富、学、乐、美为主题的“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建设经验,成为西部地区新农村建设的样板。正安县无中生有发展“两头在外”的吉他产业,远销国际市场,成为脱贫攻坚中路难行行将至、事难办办则成的最好诠释。
在习水,十面合围治十穷,美丽乡村改穷貌,演绎了一出四渡赤水出奇兵的精彩传奇。26个战区指挥部,打了5场硬仗,攻克一个个堡垒。精准识别、基础设施、产业就业、住房保障、政策落实一个不落下,红城绿都鱼水情深!
贵州省委常委、遵义市委书记龙长春表示,脱贫攻坚已到了决战决胜的关键时期,我们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凝心聚力,苦干实干,以一往无前的气魄,不胜不休的决心,坚决打赢遵义精准脱贫攻坚战。
精准脱贫的长征路,任重道远,遵义正在路上,阔步迈向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