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生态还是要发展?曾几何时,这是一个非此即彼的选择题。而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句脍炙人口的话语不仅入脑入心,更在大江南北的探索实践中不断落地生根,结出累累硕果。
日前,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北京大学共同主办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有效实现途径研讨会”上,与会代表们分享了一系列典型案例与经验。在这些交流中,可以看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更多有效实现途径。
福建省沙县:探索林业普惠金融推动资本进山入林。
“敲开银行门,盘活万重山。”在福建省沙县县委书记杨兴忠看来,福建省沙县近年来取得了林业增效、林农增收、生态保护多赢的局面得益于沙县坚持问题导向,勇于破解难题的探索。
首要就是围绕破解“钱从哪里来”,推动资本进山入林。
杨兴忠说,为解决林农林权小而散、交易难、流转难、周转难等问题,沙县建立了由政府牵头、林银联手的协调推进机制。围绕“一评二押三兜底”,探索林业普惠金融。
“一评”即建立一套评价机制,评信用等级、评林木价值;“两押”即基金担保、林权抵押;“三兜底”即基金兜底、保险兜底、收储兜底。截至目前,累计发放林权抵押贷款8.83亿元,贷款余额5.62亿元。
沙县还创新推出了普惠林业金融产品“福林贷”;实施林业PPP项目,以县国有林场和森林资源收储有限公司为主体,吸纳各乡镇街道林场,实施国家储备林、森林质量精准提升、重点生态区位商品林赎买等建设项目。
围绕破解“树要怎么砍”,解决生态保护和采伐利用的矛盾问题,沙县探索林业多种经营模式。一是推行“四共一体”共享经济模式。通过“股权共有、经营共管、资本共享、盈利共分”,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提高生态效益和经营效益。二是创新赎买机制。针对重点生态区位林分的不同情况,推行直接赎买、定向收储、改造提升三种模式,重点推进“我出钱,你来改”模式,既保障林农合理收益,又提升林分结构和质量,目前已投入资金1725万元,完成赎买面积1.2万亩。三是积极发展林下经济。结合沙县小吃产业发展,建成沙县小吃配料林下示范种植基地面积达3万亩,产值5亿元。
长期以来,“单家独户”,林权结构小型化、林地状态分散化、林业管理复杂化的问题都困扰着林业做大做强。
为了破解这个问题,沙县建立和完善了林地经营权流转机制,推动林地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经营。
据杨兴忠介绍,沙县致力于培育新型林业经营主体,拓展新型经营模式,深化“三权分置”改革。出台鼓励扶持意见,发动能人大户带头组建家庭林场或林业专业合作社,每年评选10个县级示范家庭林场和林业专业合作社,分别补助奖励3万元和5万元。推广“四共一体”模式,让国有林场与农户合作,提高木材蓄积量,确保亩产达到12立方米以上。扶持和鼓励林农发展特色种养殖林场或专业合作社。出台《林地经营权流转登记管理办法》,开发管理系统平台,为林地经营权登记办证,赋予实际经营人权属证明、经营权登记、经营权抵押等权益,目前累计发放415宗、4.16万亩。
据悉,着眼于产业兴旺,沙县发展木竹加工、林产化工、生物医药等产业,林业产值保持年均增长14%以上,2017年产值已达185.71亿元。
山西省岚县:一个战场打赢两场攻坚战。
山西省岚县地处吕梁山区,一方面,缺林少绿、生态脆弱,是吕梁山生态脆弱区重点建设县,有30万亩宜林地需要治理;但另一方面,随着当地苗木产业迅速发展,2015年全县优质苗木达到3.8亿株,却出现了滞销现象;同时,岚县还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有大量有劳动能力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就业困难。2016年底,仍有建档立卡贫困户约3.1万人。
在这种状况下,如何走出一条生态建设与扶贫攻坚共赢的道路就成为岚县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
基于生态治理与脱贫攻坚任务都十分艰巨的现实,该县经过调研论证,决定把荒山治理作为扶贫主战场,把贫困劳力变成林业工人,就地消化滞销苗木,探索生态建设与扶贫攻坚紧密结合的新模式。
2016年,岚县启动小规模试点,引导贫困群众先后成立了47个扶贫攻坚造林专业合作社,其中有31个合作社承揽了3.3万亩造林任务。在试点取得显著效果的情况下,2018年,全县共成立造林合作社102个,覆盖12个乡镇121个村。
具体来说,县里的造林任务以议标的形式全部安排给“扶贫攻坚造林专业合作社”。合作社将贫困劳力组织起来,打通贫困户参与造林的渠道。这样实现了林业建设由以生态建设为主向生态建设与脱贫攻坚紧密结合转变;贫困县造林组织形式由造林公司承担任务向全部由合作社组织实施转变;造林收益由市场分配为主向市场分配和“以工代赈”扶贫相结合转变;造林施工主体的牵头人由单纯追求经济利益向追求经济收益和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转变“四大转变”,使群众近期有造林收入,中期有管护收入,长远有资产收益,持续增收稳定脱贫有了保证。
合作社的管理也具有科学性和针对性。例如在确保贫困群众参与方面,岚县通过入社审查、出工检查、劳务台账复查、工资兑现核查、社员回访抽查等“五查”严格把关,出台合作社百分制管理考核办法,确保入社贫困户真正受益。在确保造林成活上,县政府统一制定造林规划,确定造林树种和标准,采取集中培训、现场实训、跟踪指导方式,提高合作社成员造林技术水平。造林结束后,还规定由合作社继续管护,分片管理,责任到人,确保成活成林。此外,在确保脱贫增收上,科学规划合作社布局,确保每个乡镇都有。变招标为公开议标,让吸纳本乡镇本村贫困户多且造林质量高、社会信誉度好的合作社优先承担造林任务。
山西省林业厅厅长任建中介绍,这种模式使贫困户改变了以往单打独斗的局面,在合作社学到了技术,提高了脱贫能力,实现了有活干、有钱赚,使贫困群众脱贫内生动力显著增强。另一方面,加快了造林绿化步伐。
据悉,2018年,岚县预计实施造林工程13.87万亩,涉及贫困人口5155人,预计收入2000万元。“十三五”期间,岚县将完成造林绿化30万亩,造林劳务收入、管护收入、苗木销售、林业资产收益几项叠加可实现收益6亿元,可使1.2万贫困群众增收脱贫。
四川省泸州市纳溪区:做足“竹文章”竹林铺“金路”。
四川省泸州市纳溪区地处四川南缘,是新中国最早建立的天然气化工基地。一度纳溪以化工城闻名,因化工而兴,但也因化工而困。近年来,纳溪迈入绿色发展新路,提出“生态+”理念,依托竹林资源,走出了一条山清水秀、富民兴区的竹产业发展之路。
在纳溪大旺竹海景区登高望远,面前是翠竹如海,碧涛起伏,竹林中鸟儿欢唱,竹蛙鸣声可闻,名贵的山珍竹荪也经常可见,成为让游客流连忘返之地。
这其实是纳溪通过绿色发展,采取林旅融合,共享竹生态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根据自身的资源禀赋,纳溪围绕恢复绿水青山和建成长江上游生态屏障重要节点目标,实施了“百里青山翠竹工程”。每年整合资金1亿元以上,以5万亩以上的速度推进竹林基地建设。目前,竹林总面积达到77万亩,林木覆盖率从38.2%增加到57%。纳溪区也先后获得了“全国生态文明先进区”“中国生态魅力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区”等称号。
除了发展竹林旅游,纳溪区做足“竹文章”,从卖原竹到进原竹、从用竹竿到用全竹、从分散加工到集聚发展,让一根根竹竿摇身一变成“金条”。
据纳溪区区委书记徐利介绍,纳溪采取种养结合,组建各类竹业专业合作社10多个,采用先行补助、农民种植、订单收购的方式,重点打造“种苗繁育+标准种植+竹下种养殖”产业链。目前已建成标准化竹下种养殖基地18个,带动1100余户养殖林下鸡、种植竹荪600余亩,亩产值达3万元以上。
同时,以国际竹藤中心合作园区泸州高新林竹产业园和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大旺现代竹林基地为引领,纳溪着力做大基地、做强龙头、做优品牌、做长链条,大力发展“基地种植—深度加工—生产废料—林下种养—回归竹林”的循环经济,突出发展竹制新材料、竹家居用品、竹食品药品、科研培训等竹类高新产业。
例如,四川银鸽纸业醋酸级溶解浆项目已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填补了国内无醋酸级竹溶解浆生产企业的空白;“活之酿”公司生态竹酒获得国家专利并建成全国唯一竹酒博物馆;竹缠绕复合管道、竹浆工艺餐盒等新产品也层出不穷。此外,在纳溪还建成了西南林竹产业交易中心,发布林竹产品价格指数等。
受益于发展竹产业,仅2017年,全区竹产业产值达到20亿元,直接和间接从业者达4万余人,竹业助农人均增收1785元,有力地推动了生态建设和乡村振兴。
群众的幸福指数也不断提升。徐利说,依托竹林资源发展乡村旅游,不仅带动和完善了乡村公共服务体系,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也明显改善;更重要的是,在这过程中,“风过不折、雨过不浊”“顽强生长、一往无前”的竹精神正依托农民夜校、村规民约等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每一个人。